|
|
没有高雅的环境,没有像样的工具,只有一把扫帚一把锹,在马路一隅,他们默默保卫守护着公路的环境与安宁,他们是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田云,是他们中的一员——
每日与呼啸而过的车辆为伴、时刻关注路边的杂草和路面抛洒的垃圾,16年,田云从一位青涩的大姑娘到不惑之年,青春在马路边挥汗,她熟知路边的一草一木、感知过车流如织。曾经如花的年龄,她的青春记忆里太多的画面只与马路有关。
青春:工作与一只扫帚有关。
清秀的脸庞、甜美的笑容,初见田云,难以将她与养护工的工作角色联系在一起。可看她在路边劳作的场景,立马转换成女汉子模式:左手撇过路边渐渐长高了的草蒿,右手握一把砍刀,三两下之后,马路沿线便“神清气爽”了,视线也开阔了,注视路上的车来车往,田云擦一把汗。
你若经过省道203线闫店至六安段,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田云这样辛勤劳作的身影。你很难相信,有着如此天真甜美笑容的她,每天做的工作是清扫保洁路面,清理路基边沟,维护公路安全畅通……
2000年,22岁的田云从皖西交通学校毕业,便走进了市公路局直属分局徐集道班。第一次扛上扫把,田云说自己觉得挺亲切挺充实的:公路上车来车往,路面要养护,环境卫生总是需要人来打理养护的,我认为我能干好。
从此工作在马路上,与扫帚、铁锹为伴,一晃十多年。从青年到中年,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公路事业。
哪里的茅草又长高了,哪段路面需要清扫了,哪里就会出现田云的身影:一把铁锹、一只镰刀、一只扫把,闫店至六安段31.6公里范围内,没有田云不熟悉的角落。现在的田云已经是直属分局木厂中心道班的管理员,身边领着一群养护工,每日在公路边“巡逻”、“作战”。
“你看,这蒿子才砍没几天,又长高了。”说话间,田云很麻利地将草蒿砍去。她告诉记者,养护工的工作就是扫除公路上不和谐的事物,包括这些杂草泥土和灰尘。常常觉得手中的扫把就像是自己的战斗武器,和路边的杂草众生、和路面的灰尘、抛洒物“作战”。每次的清扫,换来的是路面的整洁和环境的卫生,她心里就特别有成就感。
无悔:自己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在最美的年龄,当很多同龄人都选择光鲜的行业的时候,田云选择了穿工作服。这一穿就是16年。
只是田云并没有觉得不快乐。相反,田云说,公路建设耗费了国家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如果没有后期的养护管理,公路的损毁便会加剧。一名养路工人,其实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所以常常觉得自己做的是一件关系国家和人民的大事,每每想到这,她干活的动力便更足了。
每日做着同样的一件事情,最难的是坚持。“难道你就没有半点动摇过?”记者问。“刚开始的时候,心里的确有过失落,年轻人总是爱美的,可是既然选择成为养护工,就要做好本份,完成职责,而不是去抱怨。”
冬天下大雪,对养护工作是极大的考验,为可了方便车辆通行,田云甚至经常从凌晨一直干到深夜,用铁锹铲,用推车装,再到运走,手起泡了,衣服鞋子湿透了,可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田云脸上又露出了烂漫的笑容。
田云的婆婆年迈,儿子还在上中学,爱人因为在金融单位上班经常出差,工作之余,照料家庭的担子全落在她一个人身上。
“我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做饭给婆婆吃、送儿子上学,再赶20多里路到道班,下班回家做饭,一边陪儿子做功课,一边抽手给婆婆按摩。”田云的婆婆面部患三叉神经痛,脾气不好,这些年,田云既要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又要考虑家中老人孩子的生活健康,用田云的话来说,所有的时间安排得刚刚好。
“这就是我平凡而充实的生活啊,可能你觉得很累很苦,我自己觉得很好、很幸福。”田云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