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779
  • 回复1

[六安事儿] “十二五”以来,六安市小城镇建设总计投入400余亿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六安中心城市、8个副中心城市、50个重点镇和规划布点的中心村为框架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小城镇成了新型城镇化体系中重要的支撑点,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十二五”以来,我市小城镇建设总计投入400余亿元,年均增幅达20%,小城镇道路里程1813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2平方米;集中供水管网长度3996公里,供水普及率90%;151个乡镇建成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年处理垃圾55万吨;绿化面积60平方公里,绿地面积40平方公里。
  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我市在小城镇建设中,坚持规划引领,积极构筑以5县县城为核心,中心镇为骨架,一般乡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小城镇规划编制步伐,全市151个乡镇先后完成总体规划编制,部分乡镇已进行了新一轮的修编,无规划不建设已成为常态。同时,以全国重点镇、省中心镇和市重点镇为重点,加大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力度,实现了重点镇详规全覆盖。完善村庄布点规划,先后完成248个美好乡村省重点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有力地指导了美好乡村和村庄建设。
  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各乡镇围绕镇区核心,持续加大集镇道路、给排水、强弱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街头公园、广场、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小城镇功能逐步完善。加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着力推进“三线三边”、农村清洁工程和农村生活垃圾3年治理行动,小城镇脏乱差状况得到改善。
  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我市坚持建管并重,加大集镇管理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集镇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建设行为。推进城管执法进乡镇,强化违建管控,严格环境管理,对车辆乱停乱放、乱搭乱建行为做到零容忍。推进卫生保洁市场化,政府购买服务,全市乡镇市场化率达80%,建立乡镇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集镇卫生管理水平大为提高。推进文明创建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文明乡镇”、“卫生乡镇”、“生态乡镇”、“美丽宜居小镇”创建,不断提高全民创建意识和文明程度。
  集镇特色日益形成。我市充分考虑每个小城镇的自然环境、历史底蕴、产业发展特点,重点在创特色、重实效、出精品上下功夫。初步形成了以杭埠、姚李、炎刘为代表的工业型集镇,以苏埠、南港为代表的商贸流通型集镇,以万佛湖、天堂寨、独山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型集镇,以黑石渡、大化坪、长集为代表的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型集镇和以毛坦厂、正阳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镇,真正把小城镇建成了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主导产业的“聚集处”、旅游休闲的“目的地”。(潘鑫 来源皖西日报)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5-12-7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讨厌楼主发的一大串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