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在千余次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战斗中,不顾自身安全,始终冲锋在前,在抗击苏迪罗台风中坚守第一线48小时,救出了百余名被困群众;他,情系大山,省吃俭用为贫困山区学生捐钱捐物,深受社会人士和受助人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他先后帮助3个贫困家庭渡过难关;他,就是霍山中队政治指导员朱佩。 朱佩,男,安徽枞阳人,2007年9月入伍,现任六安支队霍山中队政治指导员,多年来,他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在大学时期,便因训练突出被授予嘉奖,入职以来,多次被市消防支队、省消防总队评为“优秀警官”、“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1次,被省共青团评为全省优秀青年志愿者,他所带中队被霍山县ZF授予集体三等功,被省消防总队评为先进中队。
工作生活中他宽严相济 “犯了错误不可怕,只要看到大家每天都在进步就是好的”这是朱佩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队伍规范化管理上,朱佩首先把情感管理当作队伍规范建设来抓,在管理中平等对待每一位官兵,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他清醒地认为,作为基层带兵人,必须放下“干部”架子,积极地融入到战士当中去,在他手下当过兵的人都与他建立了浓厚的友谊,许多战士退伍之后,还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战士们难以忘却兄长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与此同时,他也有“铁腕”的一面。在战士脱岗漏岗、逾假不归的等问题上,他坚持用部队的条令条例、法律法规来约束。在队伍管理中不怕得罪人,敢于碰硬,对问题较多的战士,不隐瞒、不护短,及时教育引导,该批评的批评,该处理的处理,如实上报,并举一反三,在官兵中开展教育,吸取教训,教育群众,纯洁了队伍,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 小郑是大队的一名下士,他出生于偏远山村的一个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境非常贫寒,从小由他的奶奶带大。到部队后,小郑非常努力,工作积极主动,乐于帮助战友,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并被推荐到总队参加新兵新训工作。一日早晨,家人的一个电话打破了这里的平静,“奶奶生病住院,需要高额医疗费用!”接到消息后小郑像变了一个人,始终郁郁寡欢。 “战友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不能让家里的压力把咱们的战友压垮了!”朱佩了解到小郑家庭情况后,组织官兵纷纷慷慨解囊,积极捐款,向小郑伸出了援助之手。小郑及其亲友对战友们的关心感激万分,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他在日记中写到:“战友的情谊却让我体会到了部队大家庭的温暖,我一定化悲痛为力量,打起精神,努力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的关心和帮助”。
训练场上他身先士卒
“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从入伍的第一天起,他就立志把业务技能练精,争当训练尖兵。在军校的时候,他便因训练突出被授予嘉奖奖励,2011年刚下队的时候,朱佩身体瘦弱,貌不惊人,可要强的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在不断进步着。五年来,朱佩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训练场上的他更是刻苦,他主动给自己强加压力,别人跑5000米,他主动给自己加10000米,别人操作一遍的动作,他要操作五遍六遍甚至更多。长年累月的训练,导致他身体不堪重负,被诊断为膝盖积水、半月板损伤,每次负重训练完,都只能被战友抬下训练场,无法下地走路,每逢阴雨天气,膝盖的刺痛让他上下楼都变得困难。但是他仍然积极报名参加各类打造消防铁军的集训,5年间先后参加了总队、支队各类比武竞赛6次,获得了多项荣誉,2015年在全市比武竞赛中获得个人第三名的成绩。
狂风暴雨中他舍生忘死 2015年8月9日,六安市霍山县境内普降暴雨,降水量百年不遇,山洪、泥石流暴发!河水出槽!道路、村庄、田园被冲毁,造成大面积停电,通讯接近中断,灾区数万名群众被困。 面对台风疯狂肆虐,朱佩闻警出动,第一时间投入到抗击台风“苏迪罗”的抢险任务中。先后转移3个乡镇连续开展救援行动,持续战斗40小时,转移疏散群众500余人,他同战士们一起,战斗在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与人民群众在一起,用必胜的信念和血肉之躯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不倒的生命之堤,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安徽省副省长梁卫国、六安市市委书记孙云飞亲临现场慰问,救援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央视焦点访谈、央视新闻直播间、安徽新闻联播、新闻第一线等10余家新闻媒体第一时间广泛报道,社会反响强烈。 在佛子岭镇山体滑坡救援中,他始终冲锋在第一线,发现山体滑坡将车体完全掩埋住,公路上散落大量的岩石、泥土,悬崖上方不时有泥土及岩石掉落。在侦查完现场后,他顾不得悬崖上不断掉落的碎石和极有可能发生的二次坍塌,冲向被埋车辆,“腰带、安全绳、扩展剪、切割机,救援行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为避免车体受力不均匀跌落悬崖,他一直趴在泥水里,一边同被困人员不断的交流,一边开展救援行动,“一寸、两寸、三寸”,被困人员被压迫的部位一点点的被破拆出来,朱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时间就是生命,朱佩向在场医生要来口服葡萄糖和矿泉水,尽可能地为被困人员补充体力,尽可能的给被困人员带来生的希望。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施救,最终将两名被困人员救出,这名伤员有生命体征!他高喊道,立即把伤者抬上担架,送往医院抢救。 狂风暴雨中,脸上豆大的水珠不断划过朱佩的脸庞,分不清汗水和雨滴。 一方水土上他心系群众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这些《雷锋日记》中的名句,朱佩早已铭记于心。 2013年,朱佩从团县委得知贫困儿童周苗,父母离异,父亲肾衰竭,常年卧床不起,家境非常贫寒,小苗苗从小由她的奶奶带大。在学校中,小苗苗非常努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喜爱,“这么好的苗子,可惜啊,太可惜了”,眼看着苗苗即将辍学,周围老师无不慷慨。得知周苗的情况后,朱佩立即通过团县委联系上了周苗的奶奶,“苗苗不能辍学,她生活学习费用我来资助”,朱佩同志慷慨解囊,每月都向周苗家中打钱,保证孩子能正常的生活学习。朱佩对周苗的关爱令她关心感激万分,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她在日记中写到:“我一定打起精神,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朱佩叔叔的关心和帮助”。 “作为一名消防战士,人民群众需要我的时候我就上。”这朴实的话语就是朱佩的人生格言。在他身上,我们看到最多的还是朴实无华。他用实际行动,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在生和死的考验下,在情与爱的践行中,担当着一名消防兵的使命与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