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合肥一个特殊的车队赶往舒城县万佛湖边的管岭村,帮汪传运兄弟以及村里其他五保老人实现重阳节心愿。本报之前独家报道84 岁的汪传运照顾残疾弟弟半个多世纪,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报联合阙店乡ZF、安徽善之源公益教育发展中心以及管岭村委会,共同发起实现五保老人重阳“微心愿”募捐活动。一时间,众多爱心人士都在为此努力。
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汪传太老人坐上了期盼已久的轮椅。本报记者项春雷/摄
爱心车队准时集结
昨日清晨6 时30 分许,天还下着雨,温州籍的商人陈余文先生就带着爱人开车来到了高速路入口附近,后备厢放着夫妻俩为汪传运老人准备的轮椅和棉被。“84 岁哥哥照顾弟弟半个多世纪,还把3 个外甥、外甥女拉扯大,太不容易了。”陈余文正说着,一辆青松集团的商务车已经跟在了身后,车上满载爱心物资。
随后,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郭湘如教授、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王彦朝主任、蜀山区文化馆薛辉馆长、蜀山区教体局教研室主任李德山等爱心人士纷纷坐车到了,他们的车组成了一个爱心车队。
老哥俩坐上新轮椅
7 点半,爱心车队准时出发,9 点半左右来到舒城管岭村,看望住在这里的汪传运、汪传太兄弟。
“看到你们的报道后,我就专程去买了一台新轮椅,捐赠给需要轮椅的汪传太。”来自合肥的施新春先生告诉记者。
在院子里,施新春将轮椅抬出来,推到小屋门口。陈余文夫妇也将一床崭新的棉被和一辆新买的轮椅抬了出来,“两位老人都是80多岁,行动不便,两台轮椅都捐赠给他们吧!”
81 岁的汪传太拄着拐棍,在大家搀扶下从屋里出来,坐上了轮椅,84 岁的汪传运也坐上轮椅试了试。大家将老哥俩推到小院门口,合影留念。老哥俩的亲戚汪家仓感动地说,“谢谢大家,没想到他们的愿望这么快就实现了。”正在这时,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颁发的5000 元正能量奖金,也开始汇给老人。
五保老人领到物资
上午10 点半,一场名为“牵手你我他,善心‘微心愿’”的捐赠仪式在管岭村村委会拉开帷幕,来自管岭村各村民组的30 多位五保老人,齐聚会议室内,由众多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则堆在座位前的水泥地上。每件爱心物资都用塑料袋包好,标注上受捐助人的姓名以及物资品名。汪传太的“微心愿”是一双棉鞋,47 岁的盲人鲁培稳则获赠一年的治疗药物。
除此之外,现场的爱心物资还有电饭煲、大米、食用油、轮椅,拐杖、棉被等。在“微心愿”发放现场,爱心人士和管岭村干部一道,将物资发放给五保老人。
鲁培稳还拿到了一床棉被,他轻轻按了按棉被,脸上写满了感动,“真是很谢谢你们,让我感到了大家的温暖。”
五保老人们既满足,又开心。“到了现场,我才知道这些老人太朴实了。一位老人想要一张床,他是穿着捡来的拖鞋来的,结果就不好意思再要一双鞋了。”爱心人士秦品光说,“我想长期关注这个五保老人,未来实现他更多的心愿。”
高校学子参与行动
昨日,在活动现场,当老人们等待领取爱心物品时,主持人掏出一封信,念给大家听。
这封信来自遥远的新疆乌鲁木齐。作者泽林在信中告诉五保老人们,看到新安晚报联合安徽善之源公益教育发展中心一起发布重阳微心愿募捐活动后,她也帮忙呼吁。
泽林写道:“活动一经发布,汇入微心愿活动的第一笔善款,是一位每月只有600 元失业金的妈妈捐出的。当我看着她为匆忙赶来送钱而涨红的脸,以及双手递过来的100 元,我知道这是她能够奉献的全部。”
活动也得到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师生们的关注,9 月30日一大早,一场特殊的拍卖会在该校展开了。朱熹文旅学院的学生们,连续两天发起旧书义卖活动,筹集到的几百元爱心款,专门用于实现老人们的微心愿。
新华学院公益组织的学子们也行动起来。新华学院“七彩向日葵”的负责人周晶老师表示,他们在国庆长假里没有休息,一直为30多位老人募捐。
朱琴 孙琳朋 金亚 本报记者 许佳 向凯/文 项春雷/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