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505
  • 回复3

[六安图鉴] 六安的“九拐十八巷”不是说只有九个“拐”十八个“巷”,原来真相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31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知道六安的九拐十八巷吗?

据史料记载,六安的城区,最早建于1260多年前,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各个朝代,历史上,六安城的名称多次变更,隶属关系也是几易其主。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六安城池多次损毁,而后又在原址上多次新修扩建。经过近千年的演变,到了明清以后,基本形成了近代的模样,南门、北门、西门各一个,东门有两个,大东门和小东门,城中有鼓楼,街道、市场逐渐成型。

11.png
《回望古皋胜景》
由于六安位于丘陵地带,老城区高低不平,鼓楼街地势最高,北门下洼子最低,南北东西走向,都有或大或小的坡坎,因而,过去老城的建设,大多是依照地形盖房修路,很少有宽阔笔直的大马路。随着人口的真多,房屋建设越来越密,道路也越来越窄,最后,六安的城区便形成了众多的拐拐巷巷,所以,对于六安老城区的概况,民间有“九拐十八巷”之说。
22.png
这里的“九”和“十八”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代表很多的意思,九,在古代中国代表最大数字,十八,是九的倍数,所以,这里的九和十八,都是表示非常多。因而,“九拐十八巷”,不是说只有九个“拐”十八个“巷”。事实上也是如此,六安城区的“拐”不止九处,“巷”也远不止十八条,而且随着历年的不断建设,拐和巷,也在逐渐增多。后期人们所列出的九拐和十八巷,只是六安城里比较有代表性的拐和巷,这些怪和巷,建设得比较早或是比较大,在六安也是比较有影响的地方。
33.png
人们常说的九拐是:等驾拐、鱼市拐、茶叶拐、仓房拐、书院拐、潘家拐、上拐头、田家拐、大井拐。

十八巷是: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书版巷、塘子巷、扎笔巷、和平巷、棚场巷、龙须巷、观音寺巷、关帝庙巷、万寿寺巷、城隍庙巷、九拐巷、牛角巷、翠花巷、盐店巷、霍老婆巷。
44.png
其中很明显可以看到,没有列入十八巷就有油房巷、五福堂巷、清官祠巷、天妃巷、西湖庵巷、花井栏巷、铁井栏巷、箭道巷、夏巷子等。

六安的拐、巷,大多以商业特征或者地域特征命名,如鱼市拐就是卖鱼的地方;茶叶拐因那里有三家茶叶铺而得名;扎笔巷是以扎毛笔作坊聚集的巷道;染坊巷有个染坊;大井拐那里有口大井,书院拐那里曾经有个书院等等。
55.png
有些巷子的名称,虽然命名时间不长,但是意义比较大,比如兵变巷。1930年,国共斗争异常激烈,国民党一支部队驻扎在六安,其任务就是守防六安城。其中国民党46师272团的二营营长魏孟贤,暗中参加了GCD,为了策应我党的斗争,在兵变巷这里,毅然发动兵变,最后率部起义参加了红军。

棚场巷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这里是旧时科举考试的地方,清代雍正四年创建以后,一直作为六安州试院所在地,这里是城中心,也是城里最热闹的地方。马场巷则比较早,明代的时候,这里作为收养战马的衙门处所。六德巷是后改的巷名,大约在三十年代中期,国民ZF开展“新生活运动”,六安县长为了响应ZF号召,提倡品德教育,把这条巷子的名称改成了“六德巷”,六德,取自西周大司徒教民的六条标准,“知、仁、圣、义、忠、和”,由此而命名。
66.png
当然,六安大部分的巷子,主要还是根据当地有名的建筑,或是住户的姓氏来命名,例如火神庙巷、大王庙巷、城隍庙巷、关帝庙巷、西湖庵巷等,这些看名称就知道是各个庙宇所在地,而夏巷子、魏巷子、柴巷子、戴巷子、史巷子,甚至霍老婆巷,这里肯定是住着这些姓氏的人家。
77.png
六安九拐十八巷的名称,不论是高雅还是平庸,都代表着这个城市的符号,也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它们是这座城市的根,也是这座城市的魂。非常可惜的是,近年来由于老城区改造,绝大多数的旧建筑都被推倒,九拐十八巷的名字,也基本消失殆尽,这些拐拐巷巷,留给我们的只是美好记忆了,想到这些,心里既伤感又遗憾,真心希望,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能够保留或是复原一些标志性的老建筑,新的街道命名,也最好利用原有的名称,毕竟,这些老建筑和街巷名称,是古老的六安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6-10-31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拐来拐去 头都晕了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31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六安的确是九拐十八巷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 14: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的记忆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