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穿上洁白的婚纱,我穿上笔挺的西装,虽然岁月流逝,容颜也有所改变,但和和美美地走过这么多年头,是杨兴华、谢慧民夫妇的写照,他们这份对待婚姻的认真、专一,是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尤其年轻夫妻学习。
“孩子在外上班,挺好的,我和老伴住在金寨江家店,我俩也挺好的。”电话那头传来的中气十足杨兴华老人声音。“你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自由恋爱吗?”原来,他与老伴的相识、相恋、相守的过程可谓是同窗同学携手成夫妻的一个典型。当年,他们是安徽农业大学蚕桑系的同班同学。说起俩人相爱的过程,那个时候谢慧民可是系里的美女,为了能追到她,自己没少下工夫。因为谢慧民的学习成绩很好,杨兴华就经常向她请教问题,一来嘛,是提高学习的专业知识;二来呢,当然是为了增加谢同学对自己的好感。一来二去,没事儿的时候,杨兴华就喜欢找谢慧民各种搭讪,平时生活上,打水还有搬重物等重活,杨兴华都争着帮谢慧民干,给予她很多帮助,渐渐地,谢慧民也从心里对杨兴华产生了强烈的好感。
1966年夏天,杨兴华与谢慧民一同被分配到了金寨山区。1967年,两人结婚。那时结婚最多就是大家一起吃顿饭,哪像现在这样大操大办。“结婚那会儿真的是太简单了,亲朋好友就几桌人,结婚当天也没新衣服,把以前的衣服洗洗干净穿上了,就算婚服了。唯一添置的新物件,就是一床新被子。虽然物质条件很匮乏,可是打心底里高兴。”这么多年来,因从事相同行业的岗位,在工作中相互扶持,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濡以沫直到今天。后来,俩人从金寨县农委退休后,依旧互相照顾,打理着生活上的“柴米油盐”。可以说,朴实的过日子成了俩人最动情的告白,爱已经融化在他们平平淡淡的日子里。
结束语:《我们的金婚》系列报道画上了句号,记者采访过程受到的感动却有很多。不少金婚老人当年结婚的时候既没有婚纱照,也没有大摆酒宴,甚至没有房子。然而他们却能和和美美地走过了50个年头,谈起婚姻生活,感受他们对待专一、认真的态度,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学习。还有的老人希望告诉年轻夫妻说,婚姻中应该要随时随地发现对方的优点,珍惜爱情,要讲爱,家庭才能和谐幸福。
在每年的同一天纪念结婚的风俗,最早起源于西方。金子很珍贵,而两个人要携手共济50年就像金子一样难能可贵,足够让人羡慕和向往。(记者 邱杨 来源大别山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