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291
  • 回复0

两种“黑坑”必杀技[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2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常有钓友、网络论坛及各大杂志提说起开放塘有多么不好钓鱼,鱼难开口等憾事。不是东家坑里有木桩,就是西家塘底有大坑。为何如今会有这等怪事?由于大多数开放坑塘的经营者经现实发现,在坑塘里施撒化肥、杀虫剂、卫生球等虽然对垂钓者钓获有所影响,但其做法对自身坑塘比起钓获来说有着更大的危害,时而久之更减少了开放垂钓的投资回报。所以,现在很多经营开放垂钓的坑塘老板,绞尽脑汁想办法、出难题,有的经营者更是不惜千里迢迢到外地去“考研”,学习其他地域经营者的好经验。如此下狠功夫,其目的只有一点:为的就是让前来垂钓的人群少钓鱼、钓小鱼,少投资、多回报。对于此类坑塘,广大钓友不约而同的送给它们一个雅称“黑坑”!
  此类“黑坑”由于经营者将“好办法、难点子”藏于[wiki]水[/wiki]底,前来垂钓的人群虽然看着放鱼、坑塘内水质又好并无污染,从表面上观察难以看出真正玄机,几场下来过足“[wiki]空军[/wiki]”瘾。“黑坑”之厉害,众所周知。黑你没商量,还叫你: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通过多年来的垂钓经验,笔者对于这两种“黑坑”的钓法作以总结,借杂志一角为广大垂钓爱好者拙荐两款垂钓此类“黑坑”的必杀技艺:

  一:塘底坑之钓法

  通常对外开放垂钓的坑塘小则3-5亩,大则10-15亩,20亩以上的开放坑塘极为少见。一般经营者会在你钓竿伸不到的地方挖一个50公分左右深的坑,有圆的、方的、长的。都是根据自己坑塘总体形状来选择。基本上坑塘垂钓的限竿长度都在6.3米,钓者一支6.3米的渔竿加上6.5米的钓线,总长也不过13米。大家不要误以为你的钓具总长13米,你的钓点就可以在13米。水越深,你的钓点就会越近。就拿1.5米水深来说,当你调漂一钩触底、一钩悬底时,那么你的钓点最大满竿只能在11米左右,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大多把暗坑挖在离岸18-20米处。由于限竿长度,是根本不可能将钓饵打到坑里,连坑边都挨不上。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非要把钓饵打到坑里钓呢”?众所周知,大多数鱼儿都有扎堆的习性,[wiki]地形[/wiki]平坦的坑塘鱼儿较分散,垂钓者在任意钓位上很容易钓上鱼。如果坑塘中有上一个略深点的坑,[wiki]自然[/wiki]就形成一个窝,鱼儿当然喜欢在此嬉戏、休息。
  如何将坑窝中的鱼钓起是一大难题,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方法:“直线布窝引诱法”。做法如下:先找一段废旧的[wiki]自行车[/wiki]内胎,长度10公分,取乒乓球一个塞进车内胎一端,另外一端可用大号钓线穿引拴死,钓线中间用炸弹钩上的连接环加以固定。一个自制“打窝器”就作好了,自己作的打窝器要比买来的成品打窝器更容易打出一条直线,而且通过自己制作更带来了钓鱼之外的乐趣。
  到达钓场选好位后,将准备好的诱鱼窝料填进“打窝器”中,诱鱼窝料要松散,最好是成颗粒状。用一个闲置的[wiki]海[/wiki]竿绕线轮把“打窝器”连接好,打开绕线轮[wiki]保险[/wiki],一手持绕线轮,一手持装好诱饵的“打窝器”,直线抛至离岸18-20米处。当“打窝器”一落入水中,就快速收线,每收线一米停顿一下,一直将“打窝器”收回,以此程序5次为好。必须强调一点:每抛投一次,要比前一次近1-2米。否则就不是一条直线布窝带,会出现一个点状窝,也就失去了直线布窝引诱法的效果了。虽然此法很简单,却很实质、非常有针对性,鱼儿久居坑中不出,诱饵又成直线,坑窝中的鱼儿见门前有食可吃,都来争抢,争抢吃诱饵时也是沿着直线而运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钓者的实窝,在有更美味的钓饵面前,那有不食之理。此法运用适当,会有成群的鱼儿排着队前来索饵,其钓法非常刺激。

  二:坑底桩之钓法

  有些坑塘经营者更为聪明。大家都知道很多鱼儿存在一种习性,喜欢在水下物体上碰撞或是摩擦身体,多为嬉戏、蹭痒。经营者将4-8根、直径20公分左右的木桩成一字形或矩形扎钉在水底,木桩之间再用铁丝连接。这种方法更为精妙,利用了鱼的特性,给鱼儿制造出一个可嬉戏的场所,还可防止少数垂钓者偷用海竿、矶竿放长线钓鱼的现[wiki]象[/wiki],而在规定长度内的钓竿却又伸不到木桩处垂钓,可算是一举多得,给钓者增加了垂钓难度。
  正所谓“你有计策,我有对策”,既然经营者都能利用鱼儿的特性,那么我们也可以灵活运用此习性,用下诉方法将钓获提高。
  通过以下步骤先制作一个器具,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鱼乐桩”。取大型家用[wiki]电[/wiki]器包装泡沫一个,厚10公分、长50公分。用美术刀将泡沫削成直径8公分左右的圆柱体,取同等长度竹筒一节,破开成2公分宽竹片3片,用砂纸将竹片上毛边打磨[wiki]光[/wiki]滑。把竹片成120度等分圆用橡皮筋在两头扎紧在泡沫柱上。取一只香点燃,成45度角向下在没被竹片盖柱的泡沫上从上到下烫一排孔[wiki]眼[/wiki]。最后再在底部固定一块大于100克的铅坠,“鱼乐桩”就算完成了。
  当到达钓场后,先将诱饵放进泡沫上的孔眼里,粘饵、颗粒都行,如在孔眼内放一些“[wiki]麝香[/wiki]米”效果会更好,还是用一个闲置的海竿绕线轮,将线固定在有铅坠处,这样便于回收。打开绕线轮保险,将其抛至符合钓竿长度的钓点上,一般来说这样做出的“窝子”发窝时间大约在40-60分[wiki]钟[/wiki],当发现有鱼星时就可抛竿施钓了。
  此方法的精妙所在是因为此类坑塘中扎有木桩,坑中的鱼儿早已习惯在有木桩的地方嬉戏、停留。虽说鱼有一定的记忆性,也许会对水中多出来个“人造桩”拒而远之。但大家不要忘记,坑塘中原有的桩并非自然形成,那也是经营者刻意制造出的。鱼儿会对白色的新桩好奇,纷纷前来。再加上我们给鱼儿制造的“鱼乐桩”并非“死”桩,桩上有诱人的美味,又能在桩上蹭痒嬉戏,桩内诱饵、麝香米等不时的散发出香味,如此环境,鱼儿一来怎能舍得离去。
  有人会想这样的“窝子”鱼儿还吃钓饵吗?大可放心,因为我们先前在制作“鱼乐桩”时,是将能放置诱饵的孔眼成45度角向下烫出来的,且桩体直立,这就保证了孔眼中的诱饵不会轻易脱落,鱼儿也很难把孔眼中的诱饵吸食干净。闻其味,难索其食。这时如发现桩周围出现更精致美味的钓饵,鱼儿便会不加思索一口吞下。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用此方法需注意以下几点。1:要让“鱼乐桩”在水下直立,制作时将泡沫柱体削成上大下小的锥柱体,这样上部的浮力会大于底部,更有利于直立浮在水底。2:尽量加大底部配重铅坠,避免移位;桩上的竹片最好是[wiki]新竹[/wiki]子,这样竹子原有的清香更能诱鱼。3:在桩体到钓位间的[wiki]牵[/wiki]引线上,最好装3粒小铅坠,让此段线能够沉入水底,避免上鱼后与此线缠绕(不必担心提竿时钓钩会挂在桩体上,因桩体自身是泡沫所制,即使挂上,轻微扬竿便会脱落)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