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855
  • 回复0

台湾钓法之技术动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5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湾钓法在拋竿把钓饵投入水中之后,接着是有一连串的动作。一般的做法是在钓饵、线、浮标落水后住下沉,先稍微上下震动竿尖,使部分母线沉入水中,再将竿身放在竿架的前叉上,等浮标将要立稳时,把竿尖压入水中,令浮标以上的母线全部压入水中,顺势把鱼竿靠身拉回10-15cm左右,稍等浮标下沉立稳后,再向前推送约10-15cm,最后,把鱼竿放在竿加上,保持竿尖入水,手不离竿。
    这个连串动作,由钓者根据实际情况而具体掌握。一般拋竿情况正常,钓饵投到正前方较远的位置,具体就按上述步骤要求进行。如果拋竿动作掌握得不好,或者遇到逆风等原因,不能正常地把钓饵投出去,钓饵入水比较近,浮标以上的一段母线较松,拉不直,如不起竿重投的话,压线和拉线就要竿头提高一些,竿尖入水就要深一些才能奏效。但笔者建议还是重拋的好了。在这动作中,亦可表现出母线的切水性也是很重要,购买时也要留意。其实为何要做此一连串的动作呢? 笔者具体分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被风的影响减到最低。有些人说,台钓不抗风,在风大时不能使用。这根据是不充分的。由于调标后,浮标的浮力与鱼勾、铅坠、鱼饵的重量相等,鱼勾和鱼饵接地很轻,有些人认为在有风的情况下,鱼勾、铅坠、浮标容易随标移。其实,全部母线连同竿尖都沉入水中,只有两目很细的标尾露出水面,风的影响是很少的,只要塘里的水不流动,鱼勾、铅坠、浮标就不容易标移。如把标调钝或钝一点,那就更不容易漂移了!
    使竿、线、标、坠、勾保持在正前的一个重直面上,并减少了母线对浮标以下的一段的水线牵制,令标、线、坠、勾成一条直线垂直于地面,由竿尖到标座的一段母线较松,扬竿时及时把竿向前推出,随即向上举起,竿、线、标、坠、勾都在一个垂直面上移动,勾和坠也近乎沿着一条直线般带鱼往上提,这样,上鱼的效果就会好一些。
    通过这连串动作,能进得钓点定位,使钓饵大致不差地落在预定的钓点上,利于诱鱼聚集,提高上鱼率。所以这动作也要考虑钓点定位的需要。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