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求职招聘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求职招聘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会员之家
›
六安百态
›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1712
回复
0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
[复制链接]
tabty
tabty
当前离线
积分
2495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9-9-21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9月21日电 1964年,袁隆平在水稻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并在国内首次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育性》的论文,开创了我国籼型杂交稻的研究。
经历了6年的探索,袁隆平提出了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该设想的指导下,他和助手于1970年11月在海南发现花粉败育的野生稻(简称“野败”),为培育不育系和“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1972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有13个省区市参加的水稻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被列为全国农林重大科研协作项目,并先后育成了一批矮秆水稻的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并从国外引进品种中筛选到恢复系配成了强优组合。1973年,我国籼型杂交水稻实现了“三系”配套成功。1976年籼型杂交稻在全国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我国的籼型杂交水稻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培育成功的,是继水稻育种史上高秆变矮秆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水稻育种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籼型杂交稻于1981年获得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6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从“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即方法上由繁到简、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1991年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实用型光温敏不育系培矮64S,1994年育成第一个“两系”法强优势杂交稻组合“培两优特青”。1995年我国独创的“两系”法杂交稻技术配套成熟,开始应用于生产,宣告了两系杂交水稻研究成功。1996年,我国超级稻研究计划启动,袁隆平又提出了以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相结合,培育“高冠层、矮穗层、中大穗、高度抗倒”的株叶形态的技术路线,并于2000年和2004年实现了超级杂交稻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育种目标和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育种目标。
1980年和1981年,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先后转让给美国圆环种子公司和卡捷尔公司。这是我国第一个转让国外的农业专利技术。从此,杂交水稻技术走出了国门,开始向世界传播。2007年有7个国家推广杂交水稻面积超过3000万亩,比当地良种增产20%—40%。
从研究初期到现在,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广大科技人员和推广部门的不懈努力,杂交水稻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目前杂交水稻在我国累计推广60多亿亩,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多万人口。
袁隆平因对杂交水稻的杰出贡献于2001年获我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获世界粮食奖和以色列“沃尔夫奖”等16项国内和国际大奖。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