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城市生活
›
情感空间
›
那年,那月,那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596
回复
1
[转帖]
那年,那月,那事
[复制链接]
haola-ic
haola-ic
当前离线
积分
1316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9-11-14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逮 鱼
收了小季,黔中高原的农村开始打起了水田。我们村前的那条小河,沿岸蹲着汽油机,从早到晚地闹着。
大人们忙着农事,我们就天天坐在小河坎上,看着河水一天天缩下去,盼着那河水早一天被抽干。
小河是季节性河流,它源于青山水库,流进三岔河。
那时,小河里的鱼很多,遇到天干的年头,小河就会断了塘陷了底,这是大人们最不愿意的,却是我们最喜欢的。小孩子是体会不了大人们的焦虑的,他们想到的是小河干了,如何逮几条鱼,美美地吃上几回。
“捞鱼摸虾,饿死全家”,大人们常这样骂孩子。今天哪一塘干,明天哪一段逮鱼,我们都了如指掌。某一处逮鱼时,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聚起来,看的看,玩的玩。这时,所有的人都忘了忧愁,拿着粪箕、漏兜跳进河里逮鱼。大人们摆出儿时的把式,与娃娃们争起了鱼。看到大人们这样,我们更放肆了,在水里像鱼儿一样串来串去。小河成了乐园,人多鱼更多,笑声,叫声,骂声,水声,混成一片。岩花鱼,鲫壳鱼,红鲤,白飘鱼……。吓得早没了魂,四处奔逃,有的知道没了希望,直接跑进了我们的网里,有的作最后顽抗,钻进岩旯旮里。我们岂能让它从自己的眼皮底下跑掉,把手伸到岩旯旮里,把鱼儿揪出来。逮了大鱼,大人们就夸孩子有“出息”,让我们高兴不已。
我居住的村子叫“桥头“,桥脚的水最深,老人们说,这里干陷了底,让村里人逮了鱼,龙王爷就发怒了。雨就下几天几夜不会停,一家人都高兴了,大人们说不焦今年的庄稼了,我们说又能抓鱼了。
小河涨了水,鱼儿又来了。田里,沟里,到处有水,处处有鱼。村里人各自忙开了,大人忙打水田,我们忙抓鱼。
小河边,田野上,沸腾了。汽油机在闹,牛儿在叫,犁田的男人们在造(骂的意思)。我们好像什么也听不到,心里就惦记着水里的鱼。涨水了,田里,沟里的水总往河里跑,鱼最爱抵花水,朔水而上,尽情戏水,自由自在。快乐里,殊不知一张大网早已向它们铺开,红飘飘、酣包鱼……,一条条地陷进了我们的的粪箕,网兜里;当然,有些鱼儿发现了水中的陷井,就拼命地逃,可是,它们毕竟是弱者,经不住我们的吓唬,就自投落网了。捞鱼的时候太快乐了,当回家的时候,总有一种莫明的恐惧,母亲会拿着“荷麻”(一种长着毛毛刺的植物,刺着人会起红疙瘩)在门口等着。屁股最受气,每一次都要起些许大红疙瘩。母亲骂着问我们还敢不敢去,我们一边哇哇大哭,一边大叫,不敢了,不敢了……。我们说了多少次不去了,哭得天都摇了起来,母亲才停下来。
我们还是不长记性,擦干眼泪,就忘记了疼痛,再涨大水的时候,我们还是让鱼儿诱去了。
在河沟里逮到的鱼儿都很小,晚上,我们把它放在铁锅里蹲在火上炕干,做菜时,随便收拾一下,放在辣椒油汤里,那一顿饭都要多吃几碗。
儿时的思想是单纯的,我们没有去想大人们的善变,也从来不怨谁,挨打时就哭,受夸时就得意。
吃鱼没有捞鱼欢。小学毕业后,捞鱼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我离开家到外求学,后来又把家安在了城里,鱼常吃,就是再也没有逮过鱼。
回家的时候,总会到一起逮过鱼的伙伴家去玩玩,大家都到了而立之年,我们常摆起当年的往事,提起捞鱼,他们总叹气,说小河也受了污染,鱼少了。
睡在钢筋混凝土里,我总爱做梦,梦里能到小河里逮鱼。
爆炒玉米花
冬天,鱼儿躲到了水底,小河静下来了,山村显得格外静谧。
大人们围坐在柴火旁摆白,小孩子们也耐不住嘴闲着,总是找些包谷子在柴灰里炮着。姐姐打猪草回来,她不知在哪里弄了些沙,我知道这是用来爆炒玉米花的。就非常听姐姐的话,帮她爬到炕笆上,扭下糯包谷,晚上,就缠着母亲给我们爆炒玉米花吃。
夜里,我们也没告诉什么人,家里竟来了许多人串门。有姐姐的朋友,也有我的伙伴,我知道这些人来玩的目的,心里想着玉米花,口里念着玉米花。大伙坐在格兜火边,都尽说些吃的,让人不禁吞口水。
母亲把沙放在沙锅里,抬到煤火上,等沙热了,就把包谷放到沙里,拿起包谷糊不停地在沙锅里搅拌。受热膨胀的包谷噼噼啪啪地爆起来,我们就跑到煤灶边去看,母亲说,一个个小谗鬼,快出去吧,怕包谷爆来炸着你们。母亲拿筛子盖住沙锅,任包谷在沙锅里爆着,听着噼噼啪啪的爆破声,我们巴不得母亲快一点儿启锅,好让我们尝到那种美味。
一会儿,母亲把沙与玉米花倒进筛子里,在沙锅上筛几下,沙漏进了锅里,露出了朵朵玉米花。母亲说,玉米花太烫,让我们等它冷了再吃。早就等不及的我们不管它烫否,抓起就往嘴里放,有的被烫得直喝嘴,但还是不住移动嘴皮咯嚓咯嚓地爵着。
用沙爆炒出来的玉米花,大部份都不开“花”的,我们称之为“哑巴豆”。吃了这种玉米花,不仅口渴,还爱放屁。即使这样,要是那一个人兜里装上,就有许多人去巴结他。
要吃上真正的玉米花,是用爆炒玉米花锅爆炒出来的。乡村的冬天,爆炒玉米花成了每个村子的风景,孩子们因为有了这道风景,多了笑声,少了哭声。
寒冷的冬季,爆炒玉米花的匠人就挑着他们的锅与箩筐走村串寨,走到哪里,就要住上两三天。我们的寨子就常有这样的人光临,他是我们最欢迎的人。他来了,我们就有了玩头,有了吃处;他走了,我们就盼呀盼呀,天黑盼到了天亮。
爆炒玉米花是要钱的,一角钱才能炒一锅,还要五分钱的糖精。我家现在的新房子,原来是村里人常在此玩耍的地方,爆炒玉米花的人经常在这里生起火,安上箩筐,架起锅,炒起玉米花来。
村里有人来爆炒玉米花,这里的撮箕、口袋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那时,大人们最心疼那一毛五分钱了。爆玉米花时,一群孩子就整天守在那里,眼睁睁地看着玉米在锅里转,口水就在自己嘴里转,等那匠人提着锅在箩筐上一踩,轰的一声,少许的玉米花从空中飘落,落到了地上,粘了泥,我们争抢着吃。吃完了手中的,下一锅还没熟,就看着,等着。看到有的人把那糖精倒进锅里,就用舌头添纸了,看到他们那美样,我又吞起了口水,实在熬不住,与父母做气,他们拗不过我,就答应了,那高兴劲像是得了天上的星星。
吃着“哑巴豆”,玉米花,我们走过了童年的冬天。
做粑粑
腊月的农村,家家户户就热闹起来。正月忌头,腊月忌尾,一年的艰辛,一年的悲欢离合,再有什么的不快,都告了一个段落,一家人显示出无比的团结与愉快。
快过年了,准备年货是人们最关心的事,给小孩买衣服等是我们最喜欢的,然而,做糍粑更是忘不了。
农民,半年辛苦半年甜,收获了,是庆贺的时候了。糍粑,是我们黔中人美食。五月初五,九月重阳,十月初一,打糍粑;某家取媳妇“发八字送日子”,打花粑粑;过年了,做粑粑是最隆重的。
大米粑,玉米粑,高粱粑,小米粑,那一家都做。
做粑粑,每一道工细,各不相同,都很繁杂。玉米,高粱,都要用石磨推细,用筛子筛,蒸子蒸,石碓舂,有包谷米的,有包谷面的;糯米与饭米磨成面,蒸熟,倒入木筐中,筑好,做成高粑;小米直接蒸熟好,石碓舂,色黄,精细,让人食欲大开。从腊月中旬始,到二十好几结束,走到那一家,这是最好的待人礼物。要是那一个人,人家才拿出来吃。柴火边,烧一块,清甜,可口。
那年月,每一家都有好多人,到了春节,玉米花,粑粑成了人们最好的零食。我家有六姊妹,八口人,每年都做粑粑,母亲说,大人不吃娃娃吃,舍口舍嘴的不好。每年做粑粑,都做上百斤粮食,一个多星期才能做好,在水里泡了几个月,第二年三四月间才能吃完。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人们全都守着自己的祖屋和土地。我家有一个石碓,舂粑粑时,父亲,母亲,姐姐,弟弟,全家人齐上阵,按长幼排着舂碓,有说有笑,热闹至极。记得母亲说过:“这样子,比吃什么都香啊!”
粑粑年年做,可味一年比不了一年。我们长大了,离开了家,父母变老了,留在了家。春节又要来的时候,母亲总是要把老屋里的石碓洗得干干净净,盼着哪一天我们姐弟六人都到齐了,再舂一碓粑粑吃着过年。
转自:
http://www.21huagong.com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hills1979
hills1979
当前离线
积分
7863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0-7-20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的两件事情深有体会的。。。。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游山玩水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