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关爱叫沉默 有一种鼓励叫相信 两个家庭的两天高考 2011年高考结束了,对于那些家有考生的家庭来说,两天的高考生活,依然历历在目。十年寒窗,在此转折,考生自是全力以赴,作为父母,更是关爱倍增、无微不至。 6月6日、6月7日,本报记者走进两个高考家庭,全程跟随他们的高考生活,体验他们的酸甜苦辣。 父亲和女儿的高考 这是胡成军的第二次高考,去年因为分数不理想,她选择了复读。 高考前一天:有温馨 6月6日,由于害怕学校安排的酒店影响胡成军,父亲胡立文把她带到自己的侄女家。 侄女家的孩子只有4岁,在胡立文父女到来前就收到了“封口令”,禁止大声说话、禁止到处乱跑、禁止找小姨玩、禁止…… 四岁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高考,但看着大人们一脸严肃的表情,也不敢肆意胡来,平时爱说爱动的她也安静了不少。 胡成军是单亲孩子,母亲在她很小时就离家出走,是父亲一手带大的,胡成军能考个好学校也是对自己多年来最大的安慰。 放下简单的行李,住进表姐收拾好的房间,胡成军除了吃饭,一直就待在房间里看书。原来烟瘾不大的父亲胡立文,烟瘾突然大了起来,侄女特意为他买的两包香烟,不多时就少了一包,烟灰缸里塞满了烟屁股。 到晚上吃饭时,胡成军没有出房间,而是由父亲将饭菜端进去吃的。父亲怕孩子吃不好,时不时的夹些菜送到房间内,但很多次父亲的筷子上的菜,会原封不动的夹回来。 胡成军说,考试时吃点巧克力会好点,这话说过没半个小时,父亲胡立文就买来3种不同的巧克力,虽然看着这些巧克力不太满意,但父亲头上的汗珠还是让胡成军选了一种。 高考第一天:有憧憬 6月7日,父亲胡立文早晨5:30不到就起来了,在阳台上走来走去,手中的烟始终没断。到了7:00他轻轻敲开了女儿房门,看到女儿已经起床了,就又将头缩了回来,继续他在阳台的来回走动。 7:30父亲胡立文把牙膏挤好、洗脸水放好后走进胡成军的房间,小声说:“洗把脸吧。” 8:00胡成军拿好父亲检查了多遍的考试袋,去参加语文考试。出门前父亲站在门前:“别紧张,好好考。”胡成军轻轻的点了点头。 孩子走后,胡立文打开了电视机,手里拿着遥控器坐在沙发上。一个频道没看几分钟,他就开始换台,好像没有一个台令他满意。电视机里的内容很难吸引他的目光,而电视机上的时钟让他一直关注。 语文、数学有些顺利,胡成军回来后也很高兴,自然父亲也有些放松,具体这两门考的怎么样父亲没敢问。 但在6月7日的晚上,他喝了点啤酒,只是一瓶,对于平时有半斤酒量的他,今天这一瓶啤酒的味道比茅台都好喝。 高考第二天:有遗憾 但事情总是有阴晴圆缺,6月8日,上午理综考试后,胡成军有点不对劲,父亲热情的招呼声,没有换来女儿的一丝回应。 胡成军回到房间后重重关上门,父亲急忙敲开门,轻手轻脚走进去,看到女儿已经躺在床上哭,不敢多问,走出房间。负责接送女儿考试的侄女婿也说不清楚,但感觉考的不太好。 没办法,下午还有英语,父亲胡立文还是硬着头皮,走进房间,他想安慰安慰女儿,给她打打气,女儿并没有领情,丝毫没有理会他。 中午吃饭了,胡立文还是老样子为女儿准备好饭菜,端进房间,但女儿没有动一筷子,父亲在饭桌和女儿的房间来来回回跑了不只多少趟,就是没有劝动女儿吃一口饭。 8日的中午饭,父亲也没动一筷子,但烟抽了有小半包。没吃饭的胡成军,带着一瓶父亲准备的饮料走出了家门。 父亲没有送她,一个人在阳台上摆弄白兰花,似乎挺认真,但不时发出的叹息声让人知道他心情很糟糕。 时间已经是下午5:30了,坐在沙发上依然拿着遥控器不停调换着电视台,嘴边的烟一下午也没停。 5:40女儿胡成军回来了,结束了她第二年的高考,进门后,父亲没有上前迎接,平淡如常。父女二人一个在房间内,一个在客厅,但各自心中都有遗憾、希望和憧憬。 母亲和儿子的高考 “叮零零零……” 6月7日早上6点40分,闹钟一响,陈继琴便迅速起床,随后儿子陈春瑶也起来了。今天是高考第一天,说是不紧张,但陈继琴的心里多少有点不安,和往常一样,洗漱完毕,陈继琴开始准备早饭,儿子陈春瑶开始洗漱。 考试前:儿子让母亲放心 吃完早饭,陈春瑶坐在桌子前看书,陈继琴则去外面洗刷碗筷,中间两人谁都没有说话。直到8点,陈继琴觉得该去考场了,便叫了儿子一声,“春子,该走了。”“好”。这是今天早上两人的第一次对话。 随后,陈继琴骑着电动车送儿子去考场。一路上也是沉默。陈继琴心里直犯嘀咕,儿子是不是紧张啊,一声不吭,这可怎么是好,要不要找点话题聊聊,聊什么呢,陈继琴在心里估摸着。 所幸车子快到考场时,陈春瑶吹了两声响亮的口哨,这让陈继琴悬着的心立马放了下来。“听这口哨的声音还挺轻快的,应该不是很紧张,这我就放心了。”陈继琴笑着说。 8点10分到达考点。8点13分,陈继琴目送儿子陈春瑶进考场。“原先是8点半进考场的,后来可能是学生和家长太多了,学校就提前让考生进考场了。”陈继琴说。 考试中:母亲让儿子安心 9点,第一场语文考试开始,陈继琴骑着电动车回到了住处。这间20多平方米的房子是陈继琴租来的,每个月500元的房租,里面放着简单的家具和电视机、冰箱等家用电器。 “平时儿子上自习去了,我晚上还看看电视,最近一段时间学校不上自习了,儿子回来的早,电视也不敢看了。”陈继琴一边洗菜一边和记者唠叨。 在陈春瑶的书桌上方挂有一张动漫图,陈继琴说儿子平时挺喜欢看动漫的。除了这个,陈春瑶还喜欢踢足球,打篮球。 陈继琴瞒着儿子买了《重点大学报考指南》和《热门专业》两本书,儿子不在家就自己偷偷琢磨。因为文化程度不高,遇到不认识的字,陈继琴就自己查字典。 “没事的时候看看,等到儿子填志愿的时候,心里能有个底。”陈继琴说,“我文化程度不高,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他能考上好的大学,不要走我们的路。” 11点,距离语文考试结束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陈继琴将电饭锅的插头插上,按下煮饭的按钮,然后锁门,骑着电动车去接儿子了。 考试后:儿子轻松母亲开心 在接下来的三场考试中,陈继琴都是这样,骑着电动车送儿子去考场,等开始考试了回来做好饭,然后提前半个多小时去接儿子。 “数学考完之后,我感觉他的情绪不太对了,说题目难。今天中午吃的也少了。不管最终考试的结果怎么样,只要儿子尽力了就行。我相信他会考好的。”陈继琴说。 6月8日下午5点,最后一场英语考试结束。等人民路小学的大门一打开,陈春瑶就迅速的跑了出来,考点对面的陈继琴早已经在路边张望了。看到儿子满脸笑容的跑过来,陈继琴的脸上也挂上了灿烂的笑容。 “数学确实很难,考偏了,理综物理有点难,其他的应该都还好吧。一本估计不行,数学没考好,好的二本应该可以。”陈春瑶满怀信心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