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864
  • 回复1

[六安教育] 我们在新疆当老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30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在新疆当老师
来源:六安新周报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省教育厅决定选派优秀教师赴新疆对口支教。我市教师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报名。经过精心挑选,周以和、段冶、朱长好、赵俊、刘少峰五位秀教师参加援疆支教活动,本期,让我们共同分享他们在新疆的教学和生活。
纯粹地工作 纯粹地奉献
采访者:六安一中段冶老师
支教学校:新疆和田地区实验中学
教授课程:高中化学
  段冶老师所支教的和田地区实验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完中,总共有6个年级,1200多名学生,他一去学校,就担任高三毕业班授课老师的重任,段冶说:“在和田的这些日子,真的可以让人变得很纯粹,纯粹地工作、纯粹地奉献、纯粹地热爱。”
  2010218日,段冶老师作为安徽援疆支教小分队中的一员,将在和田实验中学完成一年半的支教任务。
  到和田最不适应的是当地风沙气候。“在和田每年降水只有50毫升,气候非常干燥。在当地,衣服洗过基本不是晒,挂在卫生间里,2个小时,就算是最厚实的牛仔裤都会晾干的。”段冶说,在和田的这个学期,衣服基本没晒过。
  饮用水也成了安徽援疆支教小分队面临的一个问题,整个和田地区都是用水库储存的雪水,一杯水放两个小时,杯底就会结一层白色的像水垢一样的东西,即便是最好的茶叶,泡一杯都是浑的。“刚去的几个星期,真怀念家里瓜片茶的味道啊!”段冶笑着说。
  他到岗就担任高三毕业班授课的重任,学校教务处没把他们当外人,按照标准统一考核。新疆和田与内地有两个小时的时差,每周只有周日休息。每天早上10点上课,下午2点放学,下午是1530-1950,高三还有晚自习,2030- 2320,每天等回到宿舍,洗澡、备课通常要忙到凌晨2点才睡觉。
  干燥的气候,饮食不习惯,时差的变化……在段冶老师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他说,“刚去的几周,课堂上和同学们交流,成了摆在面前的难题。”
  段冶带了两个班,其中一个双语班,全是维吾尔族的孩子,上课简单的汉语他们还能听懂,语速快一点,或是讲一些成语、典故之类的,他们会睁着大眼睛看着你,完全不理解老师在讲什么。一次,两个同学向段老师请教问题,和老师交谈,他们用汉语,两个同学说话就全用维语。
  为了能尽快融入到同学们之中,段冶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维语,课下,那些双语班的孩子成了他的“小老师”。
  那里的学生基础差,知识掌握不牢固。他就适当调节自己的教学进度,摸索出适合那里学生的教学方法,为此他还经常和当地的老师交流经验,希望能给学生更大的帮助。在半年的时间里,段冶老师表现突出,被和田地区教育局聘为“专职教研员”。
  六安一中唐书钧校长对段冶此次新疆支教给予了高度评价,“段冶老师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克服困难,到新疆支教,在实验中学期间,他吃苦耐劳、勤于教学,是我们六安一中的自豪,同时,也为我们年轻教师树立了典范。”
哪里最需要,我就到哪里教书
采访者:六安二中周以和老师
支教学校:新疆和田地区实验中学
教授课程:高中语文
  新疆和田的条件非常艰苦,六安二中周以和老师主动申请到那里支教书,他说:“哪里最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教书。”
  周以和向我们描述起新疆的教学和生活。他说受自然环境方面,和田气候特别干燥,风沙大,一年中很少有雨水,有时甚至一年都不下雨。但是,去年,当安徽支教队到达时,居然下起了毛毛雨。
  据当地人说,这是很罕见的,还玩笑说:是安徽支教老师把雨带来了。
  刚到和田,最难适应的,还是当地的风沙。关于和田的风沙,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形象:和田人民苦,一天半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
  “空气中灰尘很重,不打伞,衣服干了,发现衣服上有一层灰尘,这在内地是不可能见到的,整天,人身上都是灰蒙蒙的,鼻孔总是充满灰尘……”刚来的时候,周以和老师呼吸都不习惯,只要嘴一张,就感觉有灰尘,出门一趟,身上、鞋上都是灰。
  “皮鞋每天都要擦,擦得再干净,只要出去一趟,回来肯定是布满灰尘。刚开始,觉得不好意思,每天都擦鞋,后来发现,大家都那样,我也不擦了。”周老师开玩笑的说:“如果两天不扫地,地上的灰都能种大白菜。”
  记得第一天到达和田地区实验中学,当地学生和老师们夹道欢迎,队伍从校门口一直排到教学楼,让周以和老师非常感动。
  “学校有一半维吾尔族孩子,那些孩子的名字,我记了整整一个星期。”周以和老师告诉记者,记孩子们的名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和田地区,大部分人都是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有哈萨克族等,他们的名字基本上是五个字、姓基本上有三个字,所以如果要记住他们的姓名,“少则五个字,多则八个字。”
  备课、上课、考核……实验中学严格按照学校的标准来考核支教老师。为了能更好地与老师和同学沟通,课余时间,周以和上网了解维吾尔族的生活习惯、民族信仰等,“我们毕竟是汉族人,对于少数民族的生活了解不多,一旦出现疏忽做错的地方就不好了,我们在这里代表的是安徽支教老师和汉族人民。”
  学期结束时,周以和老师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全班同学签名的贺卡,盛满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祝福。
  8月中旬,周以和老师还将回到新疆和田地区实验中学,继续他的支教生活。在结束采访时,周以和说:“支教对一名教师来说,是一次重要的人生磨练,特别是能到遥远的新疆支教,更是人生的一种荣幸,这毕竟打破了一个人原有的生活规律,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什么都要学会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饮食的变化,温差的变化,时差的变化,语言的变化……因此,在支教之前,我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都不会退缩。再苦再累,我都会坚持。” 
可爱的孩子们,让我舍不得走
采访者:梅山路小学赵俊老师
支教学校:新疆皮山县县直九年一贯制学校
教授课程:小学英语
  赵俊老师看起来黑黑的,她说这是在皮山支教时晒的。今年暑假,她完成一年支教任务回家的时候,家人和同事都说她瘦了。但赵俊老师回忆起支教的生活时,脸上不经意露出的笑容告诉我们,支教对她来说是快乐的。
  “学校领导在征求我的意见时,说真的,当时真的很犹豫,因为我儿子才上一年级,但爱人的一句话‘去吧,孩子你不用操心。’坚定了我去支教的决心。”赵俊也知道新疆的条件比较艰苦,但她有准备,不光是准备了生活用品,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当时,对支教的学校一无所知,对皮山的了解,也只是从网上查到干旱、风沙、紫外线强之类的。”
  2010830日,安徽支教小分队从合肥出发了,先是坐飞机到乌鲁木齐,再坐汽车到和田、皮山县,整整24个小时。当到达支教的皮山县县直九年一贯制学校时,赵俊说感觉整个人都被颠散架了一样,但一到学校,所有老师没顾上休息,立马走上了课堂。
  没有教材课本,没有录音机。但同学们却热情很高。抢着回答问题时,小孩子们会下位子,走到讲台,高高举起小手,拽着赵俊的衣服说,“我会,我会,我要回答……”
  在皮山县县直九年一贯制学校,虽然是教英语课,但赵俊老师工作却很繁忙,最忙的时候她曾经教过四个班级,而且是一年级至四年级的跨年级教课。
  学校没有条件,赵俊就自己动手做英语卡片、做教学辅材。尽管苦了些、累了些,但每当那些新鲜的事物出现在课堂上时,那里的孩子都兴奋不已。他们很喜欢赵俊老师,喜欢上她的课,而且每节课上得都很认真,他们喜欢和她在一起。
  在一节公开课上,听课老师都佩服地竖起了大拇指。因为整整一堂课,赵俊没用一句汉语,全英语、互动游戏教学,把孩子的课堂积极性全调动起来了。
  和皮山的老师、孩子相处的一年里,办公室里,经常能看到赵俊和几个维吾尔族老师围在一起讨论教学方案;课间,校园里赵俊会和一群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当赵老师在最后一堂课上说,“孩子们,我要走了!”所有的孩子都舍不得她走,下课时,一个叫虞雯娜的小女孩,来到赵俊的身边,松开紧攥的小手,小声地说:“老师,我请你吃水果。”接过果子时,赵俊感到那小小的果子都沾满了汗……
  赵俊也舍不得孩子们:“我真的想多留几年,把他们带到小学毕业,这些孩子太可爱了。”
  现在,赵俊和皮山县县直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老师们还经常上网联系。谈到支教给她带来最宝贵的东西时,赵俊老师说:“我在那里一年,又多了个眷恋的地方,又多了好多眷恋的孩子。当几十年后回想自己一生的时候,我可以告诉自己:我奉献过。”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1-7-30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啊,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