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给电脑编五子棋程序,再跟电脑下棋。”“我的数学解不出来,编个程序键盘一敲就搞定!”日前,在第17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初赛中,经过激烈角逐,最终30名选手入围复赛。记者日前采访了其中的两位“编程达人”,旁人看来无比艰涩的编程,在他们眼中却充满乐趣。
计算机可以这样玩——
编个程序和电脑下棋,数学难题键盘一敲就搞定……
家有电脑小达人
编程,像一次美妙的旅行
别看皋城中学朱昱同学只有13岁,他可是个电脑编程高手。下个月,他将代表六安参加第17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复赛。
小学5年级,一个偶然的机会,朱昱对计算机编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加了一个多月的集训后,朱昱就参加了青少年信息学奥赛,并拿到了全市一等奖、全省三等奖的好成绩。这样的成绩,给了他信心继续学习。
到底计算机什么地方吸引他?朱昱又是怎么做到学习爱好两不误的呢?
说到这个问题,小家伙一下子变得认真起来,“可能是遗传吧!”
朱昱的父亲朱严祥从事计算机信息方面的工作,没事的时候,爷俩交流最多的话题就是计算机。
朱昱还记得第一次独立完成编程的情景……
刚接触到编程,有道题真的把他难住了,“在一群小猴子中找猴王的位置”,要知道,编程全是英语输入,还要运用到数学思维。朱昱便向爸爸求助,可没想到,父亲朱严祥竟提出让他独立完成。
看着别的孩子可以在小区花园里追逐嬉戏,而自己只坐在书桌前,对着冷冰冰的电脑,越想不出答案就越着急。“那一次,我差点有了想放弃的念头。”不过,经过两个小时的反复“调试”这道难题终于解开了,爸爸对朱昱竖起大拇指。“那一刻,我觉得特有成就感。”
现在,朱昱的学习虽然不算紧张,但他很能自制,完成本身的作业之后,他才会花精力在业余爱好上。
许多家长一提到玩计算机就“头疼”,就会联想到网隐,怕孩子会因为摆弄电脑而耽误学习。但在朱昱看来,“玩电脑”没问题,非但没有影响到学习,反而学了PASCL语言后,朱昱的数学和英语都有了很大进步。
朱昱不是个死读书的孩子,三年级时就通过了钢琴6级,小学四年级开始学奥数,五年级接触信息学,朱昱一入门就迷上了。
“其实也没什么,要不是小学6年级时,手受伤了,现在我可能都8级了。”朱昱呵呵地笑了……“课内的学习,我一直都很轻松,很多时间都是花在了我最喜欢的信息学和数学竞赛上。”
朱昱有个理想,长大后,他要当一名计算机编程专家,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计算机带来的乐趣。
玩游戏太小儿科了
15岁的王延森是皋城中学初三学生,高瘦白净,给人一种单薄的感觉,很少有人能想到,这个看上去腼腆的男孩,竟是个不折不扣的电脑达人。
初一暑假,王延森第一次接触到编程,学了5天,他觉得玩游戏太小儿科了,便参加比赛,竟拿到全省三等奖。
王延森说,他要感谢父母,因为从小到大,只要他想尝试的东西,父母都会支持,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父母都一直在他身边为他鼓劲。
还记得第一次成功解题的情景。“输入年份,把日历完整打印出来。”王延森在房间里左试右试,搞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成功。心想再解不出来,就睡觉了。
没想到最后一个回车键敲下去时,竟然成功了,“爸、妈,快过来,我成功了!”王延森迫不及待地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成功的味道。爸爸王平、妈妈阮书华闻声进来,电脑前三个脑袋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今年,王延森在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初赛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而他把这个功劳都归功于父亲。
从小喜欢科研,王延森最感谢的还是爸爸王平。他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里他有一间“实验室”,爸爸任由他在里面摆弄计算机。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上幼儿园时就开始玩电脑游戏了,最简单的扫雷游戏。一年级就会拼音打字。”王延森这么一说,的确让记者很吃惊。
“他是个非常有毅力的孩子,只要想做,一定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这是母亲对他的评价。
小学二年级时,王延森想学电子琴,便和老师学习了两个月五线谱,之后就再也没去。他就抽时间,自己研究各种曲子,终于花了四年的时间自学《致爱丽丝》,现在,只要听过的曲子,他都能会弹。
不仅如此,王延森的动手能力特别强。小学四年级时,他就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将魔方还原。
小小年纪又学琴又玩魔方,还要搞搞编程,王延森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他学的很轻松,没有上过补习班。
现在,已以是初三的学生了,但王延森仍然坚持自己的爱好。但他说“我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做完功课,再研究他的编程。周一至周五,计算机他是不会碰的。周六、周日他会在网上QQ群和论坛里和“圈内朋友”共同探讨编程话题。学累了,他也会上网打打游戏,不过网游他可不喜欢,他最爱有挑战的益智游戏,“‘音乐盒’这游戏挺不错的,推荐给大家!”
结束采访时,王延森说,上初中后,他以自学为主。他还尝试过用编程的办法来解答数学作业。他说,计算机算得快也更会算,但前提是人要先教会它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