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还债110万元,差10万全还清
编者:哥哥离世留下百万元巨债,弟弟、妹妹出于道义,毅然决定替兄还债。3年来,霍邱周集镇的张仁强、张仁秀兄妹靠收废品、养猪还债110万元,以自己的勤劳与担当,感动了债主、感染了世人。
一时间,兄妹二人成为国内媒体关注的焦点,1月8日,央视新闻联播用3分16秒时间,报道了“信义兄妹”的感人事迹,称赞兄妹二人为:“最美的中国人”。
本周,记者带你一起走近信义兄妹,去聆听他们感人的故事。
大哥辞世,身后留下百万巨债
在霍邱县周集镇,张仁春曾是当地致富的带头人,办过厂、经营过苗圃,是个生意好手。
2008年5月,张仁春在生意上投了大量资金后,一场大病让他从此卧床不起。在病床上躺了7个多月后,遗憾去世。
张仁春去世,身后却留下做生意借下的155万巨债,这其中包括弟弟张仁强的20万、大妹张仁秀的15万、周集镇信用社的40万,剩下的80万,全都是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的。
家人:人死债不烂,钱一定要还
张仁春去世后,留下了百万巨债,是人去账烂,还是借债还钱?家人仔细商议后决定:人死债不烂,钱一定要还。
张仁春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外打工,收入只能糊口;女儿在老家当幼师,一个月1000多元的工资,也拿不出钱来还债。
张仁春兄弟姐妹四个,他是老大。老二张仁强和大妹张仁秀家境还不错,也因此成了大哥的“债主”。老小张仁兰靠养猪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很辛苦。这时,张仁强和张仁秀毅然站了出来,他们决定替哥哥还债。
张仁强:为哥还债收破烂
为了给哥哥还债,张仁强来到了合肥,干起了小成本生意——回收废品,50多岁的张仁强,比小伙子还能吃苦。逐渐从四处游荡的“破烂王”,变成了废品回收站的小老板。第一年就挣了20多万元,并全部还给了债主,连一点本钱都没留。
每当从账本上划去一个债主的名字时,张仁强就像从心头搬去一个石头。为尽快替哥哥还清巨额债务,张仁强在回收废品的同时,又在肥西县,办了一个600平方米的养猪场,能养400多头猪。2011年,他的养猪场有了效益,挣了15万元,这笔钱也全部还给了债主。
三年来,张仁强一直在为哥哥还债,自己只留下一些零花钱,购置生活必需品。在老家生活还算殷实的张仁强,为了节约生活开支,在省城却过上了苦日子。
在宁国路青年小区一栋三层小楼上,张仁强和妻子带着孙子,就租住在一间十六、七平方的小房子里,房间里两张床,一个做饭的单头灶,还有一台城市里已经很少见到的14寸电视机。
“城里房租太贵了,就这十几平方,每月还要350元的租金,租不到比这更便宜的房子了。这个电视机是我们从废品站里花100元买的,你看就能收到一个台,还都是雪花点。”从张仁强妻子刘孝侠的话语中,我们能深深体味到他们生活的清苦。
张仁秀:也有委屈的时候
120万元巨债,光凭张仁强一己之力,显然非常困难。作为妹妹,张仁秀和张仁强一起,扛起了哥哥留下的这笔巨债。
哥哥去世后,张仁秀就有替哥还债的想法,可是她担心丈夫会反对。 但是,丈夫屠恩朴不但不反对,而且非常主动,甚至在张仁秀为还债而生气、委屈时,屠恩朴比她更坚定。
上世纪90年代,张仁秀就跟丈夫开养猪场,在当地还算是小有名气。可是这几年为了还债,他们付出了所有积蓄。
张仁秀为哥哥还了巨债,自己的生意却欠下20万元的债。而更让她感到窘迫的是,在合肥上班的儿子已经28岁了,没有房子,结婚的事情只能一拖再拖。
张仁秀为儿子的事觉得委屈。为了还债的事,夫妻俩难免经常拌嘴,可冷静下来,又统一的想法:哥哥的钱一定要还,否则做兄妹的没脸做人。两口子就这样吵归吵,在债主面前还是爽快还钱。
兄妹愿望:还上最后10万元,攒钱给孩子买房子
哥哥的债务还有最后10万元,在长期的超负荷劳动中,张仁强、张仁秀兄妹都有些有心无力。这让张仁强兄妹想起了哥哥生前办厂时买下的5亩4分地,要是政府能把它拍卖了,还10万元债务就差不多了。
“不管怎样,我们都会想办法还清哥哥的债,哥哥去世了,即使有人骂他,他也听不见了,但是作为家人,我们能听见。况且能借钱给你的,都是亲朋好友,他们挣得都是血汗钱,不还钱良心上过不去。”张仁强的话朴素却动人。
“今年要是能还清债务,以后就可以攒钱给三个儿子建房子了,老家的房子还是1990年建的,三个儿子都成家了,却没有好的住房,这几年,我亏欠他们的太多了。”为了替哥哥还债,张仁强、张仁秀兄妹都将孩子的事情,抛在了身后。
在采访结束时,张仁强希望:“哥哥的那块地能早日理清,不留遗憾。我们也可以大声地告诉哥哥:我们替你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你安息吧!”
市领导:
要宣传好兄妹俩的事迹
市委书记孙云飞、市长张韶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颖在知道张氏兄妹的事迹后,对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提出了要求,要求尽快通过新闻媒体等不同媒介,大力宣传这一重大典型。
市长张韶春在接受省城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被张仁强兄妹的义举深深感动,这不仅反映了我们六安人民厚德、淳朴和诚信的品格,也反映了我们革命老区人民甘于奉献、甘于牺牲的精神。他们很辛苦,作为六安市市长,我要感谢他们,感谢他们宣传了我们六安人民的美德。”
采访手记
在和张仁强、张仁秀兄妹的对话中,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还钱”二字。他们是再也普通不过的老百姓了,但是兄妹俩一人一边,撑起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字。
他们认为自己做的事,是理所当然的事。
他们认为接受媒体采访“太丑了”。
他们甚至认为接受采访,耽误了他们的时间。因为他们还要挣钱,还钱。
人死账不烂。这是大哥张仁春故后,张仁强、张仁秀兄妹朴素而又坚定的信念。
在诚信缺失的今天,兄妹二人的品格,无疑是这个时代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