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六安新周报 于 2012-8-6 11:03 编辑
三伏天,高温下……
来源:六安新周报 进入三伏天以来,皋城天气转入“高温”模式,火辣的阳光、热滚的气温,让这个夏天有点热过了头。就是在这个有点无情的夏季,许多战高温、冒酷暑的行业岗位和一个个坚守的身影、坚定的目光,让这个城市又充满了温情。 近期,本报记者兵分几路,跟随烈日下的劳动者、体验高温下的行业,用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向他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环卫工邹家敏: 一天喝掉七斤水 衣服开出盐花来 时间:7月27日14:00 地点:皖西路 地面温度:43℃ 下午2点,记者准时到达体验地点。当记者从空调车上下来时,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汗珠也开始“前赴后继”往外冒。 正当记者准备拿餐巾纸擦汗时,一位女环卫工人在记者面前挥着扫帚扫着马路,她就是环卫工邹家敏,她每天要负责皖西路西都段约3500平方米地面的卫生保洁,而这块区域的人流量最密集,垃圾量也有增无减。 在体验之前,记者看见短短200米的路面,邹家敏扫了十几分钟。时不时会从过往汽车的车窗里扔出一张餐巾纸或者一个塑料袋,邹家敏要来回躲避着车流,到路中间去扫,当她走到马路中央,却又被来往车辆“困”在了原地。 好不容易扫到了路边,她之前扫的一堆垃圾,又被几辆汽车带起的一阵风吹的“四分五裂”,邹家敏不得不重新再扫一遍。 记者实在“看不下去了”,向邹家敏提出帮她扫。“你还没扫就已经流这么多汗了,这一扫就更热了。”邹家敏打量了一番,看记者不像干活的架势,替记者捏了一把“汗”。 “没事,我试试。”记者硬着头皮挥着扫把扫了一通,不到两分钟,垃圾没扫干净,汗水流了一身。“你们天天都是这样扫吗,不休息吗?”记者问邹家敏。 邹家敏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脸说:“这地方人多、车多,只要路上一有垃圾,我们就扫,难得休息。” 倒完垃圾,邹家敏又拿起火钳在绿化带里捡西瓜皮,捡完垃圾,她又用抹布擦拭着垃圾桶。一遍活干下来,她的衣服被汗水湿透后,又被骄阳晒干,如此反复,她的工作服一天要“干湿”几回。 邹家敏拿起放在路边的大水杯,一杯水足有一斤,她连续喝了几大口说:“像这样天热的时候,一天我都要喝六七杯水。” 记者感言:凌晨4点半到中午11点半,下午2点到6点,这是环卫工人的夏季作息时间表,虽然避开了中午高温时段,但还是全天候作业在烈日下,他们扫的马路,有时地表温度高达50℃。 全市城区还有2000多位环卫工人,每天在高温下美丽着这个城市。 工地工人叶能才: 闷在1.5米深沟“蒸桑拿” 时间:7月31日15:30 地点:三道巷 沟渠温度:39℃ 7月31日下午3点30分,气温已达37℃。记者赶到城区支管网雨污分流五期工程施工工地三道巷时,安徽九州地矿建设公司工人叶能才,已经干了半个小时的活儿了。 叶能才和工友们在一个深约1.5米、宽1米的沟渠中工作着,叶能才戴着一顶红色的安全帽,脖子挂着一条用的已发黄的毛巾,下巴上豆大汗珠早把胸前的衣服浸湿了,一双黝黑的大手,不停的挥动着铁锹,挖掘着沟渠。 正当记者准备与叶能才说话时,突然,哐当一声,叶能才手中的铁锹被滚下来的大石块震落。 “这下面的地层结构挺复杂的,大石块特别多,稍有不注意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叶能才捏着肩膀说。当记者要求下到沟渠时,叶能才挥手说:“下面温度更高。” 记者拿出温度计,放到堆土旁,温度从37℃升到了39℃。“地势低,空气流动慢,温度会比上面高。”叶能才解释说。 记者在现场待了30分钟左右,额头上就已满头大汗,有些扛不住了。“来,把我的草帽拿去戴着,舒服些。”叶能才将他的草帽递给了记者。 叶能才的一名工友告诉记者,施工单位考虑到他们高温施工,除了避开高温时段施工,还特意准备了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 而且在附近也开了几间空调房,如果实在太热了,大伙可以去避避暑。对于这样的考虑,叶能才和工友们打心里感激。 记者感言:看着叶能才和他的工友顶着烈日劳动的背影,感触良多。他们的工作是平凡而艰苦的,在这里没有鲜花和掌声,有的是日复一日辛勤的劳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 供电工人侯青波: 负重爬上60℃铁架 那叫一个热 时间:7月31日10:00 地点:三十铺镇 作业温度:45℃ 7月31日,记者来到六安农电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施工现场和露天作业场所采访。 上午10点,在三十铺镇,六安农电明诚电气公司的2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312国道10kv线路杆线迁移施工。 在三十铺镇和平路附近,四五个人正在进行变压器方架组装,施工人员侯青波踩着登杆脚扣,吃力的将重达70多公斤的方架,扛至高达15米的线杆上安装固定。 10分钟,20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在烈日直射下,记者携带的温度计显示气温已高达45℃。而侯青波仍在高处不停的作业,正在进行变压器高压侧引线的连接,记者摸着发烫的混凝土线杆用温度计测量,此时已到达最高刻度50℃。 仰望上去,可以看到侯青波和工友们的工作服,无一不被汗水湿透。但是他们没有一个喊苦叫累,听到的只有现场工作负责人的提示声和下达的指令声。 安装完毕,脸膛被晒得通红的侯青波,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对记者说:“这杆子爬在上面都烫肚子,铁架的温度高达60℃,赤手根本握不住!” 明诚电气公司经理吕少峰介绍说,三十铺镇附近的杆线迁移是312国道升级改造的一部分,需架设10kv线路15公里,240线杆,钢管塔20基。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施工人员每天凌晨5点就赶到施工现场,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每天9点过后,工人们脸上的皮肤被火辣辣的阳光晒得生疼,身上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记者感言:当看到工作人员身着湿透的工作服下杆,露出情不自禁的微笑后。我顿时被他们的工作热情给感染了,原来微笑和汗水就是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