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690
  • 回复2

[六安民生] 六安:吃空饷现象再调查:有人占位等甜头 “空岗”竟也交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1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城外的人想进来,要的是编制;城里的人想出去,不想放的还是编制。不久前,本报曝光一国企分公司老总计某在金寨县委党校“吃空饷”事件,引起了读者的关注。连日来,记者又赴全省多地调查,与多名“空编”人物进行了对话,试图找到“空编”的真正原因。


  曾递交辞职信,单位没有批准
  3 月13 日晚9 时许,计某打车来与记者见面,他身材高大,说话平稳有力。但一提到“吃空饷”的事,计某就会停顿好久,声音也不自觉地低了下来。“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录音。”计某总结了自己几十年的经历,关键词是“很努力”。


  “高中毕业后,我就没有再上学,而是找工作。我自己努力学大专、学本科。”计某回忆起自己的打拼经历,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一些,“我后来有幸考上省委党校研究生,在省委党校学习的两年,我学习知识、长了见识。”计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金寨县委党校后,马上成为了骨干。


  “当时评中级职称,你不知道,在六安地区,我是‘硬件’最‘硬’的人。”计某说,“现在你们都能查到我写的论文。”
  计某回忆,他从党校研究生毕业进入金寨县委党校时很年轻。


  “党校比较适合老同志。”计某说,在党校很平稳,可这个地方和他那颗年轻的心格格不入。“后来有了(政府鼓励在编人员外出创业)机会,我来到这个国企,这个国企给了我很大的发展空间和余地。”计某说,他一步步打拼过来,也在国企分公司内出了彩。
  提起自己一直不愿意回党校的原因,计某只是强调,党校的月薪就2000 多元。


  “其实我近年来一直在想着党校辞职的事情。”计某说,蹊跷的是,最近他第一次向单位递上辞职信,单位居然没有批。计某强调:“我可以用我的党性保证,我说的话是真的。”
  而在媒体曝光的当日,金寨县正式辞退了计某。计某还告诉记者,他1993 年外出创业后,党校的在编岗位还是正式的,既然有在编岗位,就能得到政府部门划拨的在编工资。


  可是几年之后,他发现工资停发了。“我没有再领到工资了。我的岗位是在编的,工资肯定是照发的,可我有没有拿到,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计某说。
  对此,记者致电金寨县县委党校,该校办公室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你可能不了解我们基层党校,我们人员少,资金少,很多活动不好开展。”


  于是,当计某离开岗位外出创业后,该党校出现人员不足的情况,就从该县教育部门借调了一名人员,在计某的岗位上工作。所以,该校将计某岗位上的部分工资,用于借调人员薪水的发放。“它(计某工资),解决了我们学校一点活动资金的问题。”该负责人说。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岗十年之后,退休待遇来了
  金寨县“空编十年”的人员不止一个。10 多年前,王强(化名)在金寨县财政局工作。从2003 年至2013 年,他离开工作岗位在外创业。“空编十年”之后,去年在金寨县财政局办理了退休手续。


  记者了解到,2002 年12 月,金寨县委印发了《金寨县鼓励中青年干部外出创业锻炼暂行办法》。
  2003 年3 月,全县相继有139 名中青年干部被批准外出创业锻炼,因家庭困难、合同到期等原因,先后有50 多名外出创业锻炼干部已批准返岗上班,还有82 名干部在外创业锻炼。3 年后,金寨县催没有按时返岗人员返岗,王强仍未回来。去年7 月份,金寨县下文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王强名字赫然在列。


  王强到底去了哪里?金寨县在编不在岗和违规领取财政资金人员专项清理工作领导组负责人称,他们也不是很清楚。
  然而,知情人透露,为了留住编制,王强不时往返广东和金寨两地,和多个部门联系密切,并积极投入到家乡的慈善事业。去年12 月份,金寨县委组织部等部门陪同金寨在外(广东)创业者协会成员,到该县多家敬老院献爱心时,王强作为该协会的领导之一,向敬老院人员献爱心。


  经过多方打听,记者终于了解到,王强外出创业后,远赴广东,如今已经成为广东一家会计公司的总裁。这家公司实力不菲,去年在广州近500 家会计企业中排到了前50 位。
  身为财力雄厚的公司总裁,王强为何不辞去财政局的岗位呢?


  3 月18 日,记者致电远在广东的王强,一听说记者打听在编不在岗的事情,他显得非常紧张。“你说的我无法回答。”王强对于他在县财政局从2003 年一直保持编制岗位的事情,一点都不愿意谈起,称有事便飞快挂断了电话。
  昨日,记者致电金寨县财政局,该局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王强的在编岗位于去年下半年被列入了在编不在岗的清理行列,不过王强已经达到了退休的条件。


  “按照规定,在这个岗位上满30 年的,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去年年底,他(王强)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该办公室负责人说,王强响应县政府创业政策赶赴广州创业时,在规定的年限内是有工资拿的。可是期限过后工资就按规定停了。可是,王强办理了退休手续后,今后将享受在编岗位的退休待遇。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1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人都不在岗,照样交流调动
    记者在金寨调查时发现,2006 年,金寨县要求没有按时返岗的在编人员尽快返回岗位时,县审计局的梅某和县财政局的詹某也在列。

     时间一晃7 年过去了,据知情人士介绍,去年8 月份,该县干部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文,要求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该县股级以下的在编人员进行交流调动。其中,县财政局的詹某任县审计局财政金融审计股科员。而作为县审计局财政金融审计股的梅某则调入了县财政局。

      可是,时间仅仅过了两个多月,金寨县下文催在编不在岗人员返岗时,梅某和詹某的名字就被列入其中。
      记者了解到,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列入催返岗名单。“2003 年他们两个人外出创业,2006 年被县里催返岗了,2013 年再次被催。这说明两个人根本就不在岗位上,不在岗位上,这个编制居然能够交流调动!”一位知情人士说,这表明用人单位对此态度“暧昧”。记者将“幽灵”编制交流岗位的现象,反馈给了该县在编不在岗和违规领取财政资金人员专项清理工作领导组。该组负责人很重视,他告诉记者,在去年清编文件下达后,据他们调查,梅某和詹某再次返回了岗位工作,目前并没有离岗。

      至于两人的在编岗位为啥自己“交流”的事情,该负责人解释说,估计在干部交流轮岗工作领导小组拟进行岗位交流时,两人得知消息,又返岗了一段时间进行岗位交流程序。程序结束后,两人又不在岗了。


       延伸阅读
      去年清退“吃空饷”人员248 人               
      去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关于开展在编不在岗和违规领取财政资金人员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各地大量在编不在岗人员被清理出来。

     金寨县在编不在岗和违规领取财政资金人员专项清理工作领导组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他们对全县51 名在编不在岗人员进行清理,目前已经有20 多名人员办理了退休手续,有3 名人员被辞退,“其余的都已经返回岗位上班。”
     滁州定远县编办副主任丁发金告诉记者,去年定远县总共辞退和解聘“ 吃空饷”15 人。铜陵、宣城、宁国、霍邱等地也清理了一批在编不在岗人员。

      此外,自2003 年以来,六安金安区连续十年对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吃空饷”专项清理工作,截至2013 年共清理出各类“吃空饷”人员500 多人。
      记者了解到,去年我省纠正政府部门中公职人员“吃空饷”问题,查处相关问题642 个,清退人员248 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48 人。

      专家观点
       编制也要法制化               
       “空编现象屡禁不绝,存在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安徽行政学院行政管理学教授昂永生说。
        “财政是根据编制多少发工资。有的吃空饷人员是领到了工资,但有的人不拿工资。即便如此,只要有编制,退休待遇也不一样,所以他们还是希望能将编制留住。那么在这过程中,单位有可能直接享用了在编不在岗人员的工资。”昂永生说,财政资源分配是否规范,严肃,直接影响到编制管理。

         “说到底,还是编制管理法制化的问题,机构编制管理要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昂永生表示,一是要加强领导责任意识建设,领导对清编工作必须负起责任;二是编制部门不能只管人头,财政部门不能只管发钱。编制、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要从人事“进、管、出”三个环节加强监管。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