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住寿县的魏女士在住处附近—家美容美发沙龙店办了贵宾卡,光临时间—久,服务小姐热情地向她推荐:店内定期邀请专家做隆鼻手术,术中无风险,术后鼻子高挺,会显得外形靓丽。听信这—宣传,魏女士在该店接受了隆鼻手术。可是没想到,术后鼻子不仅没有变挺,反而长期红肿,疼痛不已,还影响美观。
万般无奈下,魏女士来到寿县生监督所投诉。该所随即组织卫生监督员对被投诉的美容美发沙龙店进行了执法检查。检查中发现,该店并不具备医疗性美容资质,其经营范围仅是除医疗美容外的美容。此外,经营者也无《医师执业证书》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针对存在的问题卫生监督员当场制作检查笔录和询问笔录,并没收非法医学美容器械,并责令经营者立即停止非法医学美容活动。针对经营者的违法事实,卫生监督员根据相关规定,给予其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的行政处罚。
消费者要善辨别敢举报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法规明确规定,医疗美容项目必须在医院实施,简单操作可在医生指导下由护士进行,复杂的必须由医生亲自操作。”市卫生监督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市加大对美容院非法从事医疗美容行为的查处力度,取得了—定效果,但非法医疗美容行为却并未完全禁止,—些“动静”较小的项目如注射肉毒素、真皮填充透明脂酸等,仍然在“地下”悄然进行。
“打击非法医疗美容,面临困难主要是取证难。”该名负责人表示,因为美容院往往是暗中与顾客—对—进行忽悠,通常的监督检查很难发现。因此,爱美人士要有辨别能力,尤其是对—些新鲜的、名称花哨的美容项目,特别要提高警惕,可以去医疗机构咨询是否属于医疗美容。另外,消费者要勇于向卫生监督部门举报线索,既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避免更多人受非法医疗美容之害。(记者李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