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茶叶像被开水烫过一样,快去帮我看看,该怎么办?”初夏时节,在位于大别山深处的霍山县佛子岭镇乌米尖茶园内,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妇女正被当地茶农们紧紧地簇拥着问长问短。这位人气很旺的中年妇女,就是佛子岭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张荣兰。
人如其名。张荣兰就像这大山里的兰花一样,默默地在农技推广领域散发出缕缕清香。1967年出生的她,如今已是高级农艺师。从屯溪茶校毕业的27年来,她全身心地投入,不叫苦、不喊累,把美好青春都奉献给了最基层的农技推广工作。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张荣兰的足迹遍及全镇161个村民组。她的敬业精神赢得了群众良好口碑,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充分肯定,先后被评为霍山县“优秀共产党员”、“敬业奉献模范”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六安市“优秀科技特派员”、被市政府荣记“二等功”一次。
农民信赖的“田保姆” “作为农技推广人员,看到农民们焦急的眼神,我心就难受。农民的信任就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张荣兰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只要农民们有需求,张荣兰总是随叫随到,被大家亲切地叫做“田保姆”。
由于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对无公害农药和测土配方施肥往往把握不住标准,说明书看不明白也记不住。张荣兰常常因此需要反反复复地往农户家跑上一趟又一趟、向他们讲了一遍又一遍。“对他们,根本不能简单地讲‘几毫升几升’这样的书面语,只能讲‘兑多少瓢水’这样最通俗的大白话。”农村工作的摸爬滚打,让张荣兰成了名符其实的农技推广专家。所以,农民们在农业生产上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张荣兰。
“吃螃蟹”的领头人 早在1998年,作为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的她就积极响应“基层农技人员走科技承包之路”的号召,以敢于吃螃蟹的勇气和胆识,率先承包了原迎驾厂村茶培场100亩茶园,开展技术示范。茶园当时已荒废多年,经过张荣兰的精心管理和低改,短短几年内,茶园就“华丽转身”,如今已是优质高产茶园,亩产干茶超过了60公斤。
为了提高制茶工艺和效率,张荣兰又在全县第一个引进首套茶叶烘炒机械,掀开了全县机制黄芽茶的崭新一页。机制茶不但简化了工序、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成本,而且凭着“茶香、色绿、条紧、条直”,从“小家碧玉”变成了“大家闺秀”,备受消费者青睐,身价倍增,并多次在各类茶叶比赛中获大奖。
同事钦佩的“女汉子” 提起张荣兰,同事们都直接为她点“赞”,异口同声地称她为“女汉子”。许多在男人看来都很难胜任的工作,她却主动请缨,而且总能出色地完成。与她共事15年的镇纪委书记何云金说:“每次下乡,大家都喜欢叫上张荣兰,她性格温和,与群众沟通有韧劲、工作方法很有一套,和当地村民都很谈得来,很多棘手的工作在她的参与下都能化难为易、迎刃而解。她特别能吃苦,遇到困难能顶、能扛。”
2010年6月23日的一场特大暴雨,导致佛子岭水库水位陡涨,网箱养殖户纷纷打来电话“告急”。为了尽快查灾核灾,张荣兰找来小船,冒着生命危险、顶着狂风暴雨,孤身一人划到养殖户身边,第一时间核实了养殖户网箱损失情况,并指导他们抗灾救灾。那次灾后,养殖户们都对她这个“拼命三郎”感激不已,纷纷要求放弃补偿,以减轻国家的损失。(张金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