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会员之家
›
社会万象
›
下一个老龄化行业即将到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440
回复
0
下一个老龄化行业即将到来
[复制链接]
周展
周展
当前离线
积分
6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4-6-6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致服装企业老板及管理者的一封信
尊敬的企业老板们及企业管理者们:
您们好!
自1992年7月建设
六安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又规划建设金安、裕安、城南、城北等数个新的开发区。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六安又规划建设六安市东部新城。二十年的开发和不断引资,六安有了很多本土企业和外来投资企业。其中服装企业是这二十年中增长最快的。2003年在建和已投入生产的大中型服装厂有数家,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外出的缝纫熟练工留在家乡的服装企业中工作。2006年后六安先后又进住数家大中型服装企业。就业岗位增加,劳动者选择性变大,至使服装企业中缝纫工流动变大。甚至有的大中型服装企业不得不减少生产流水线。人员的流动使企业不断增加成本投入以留住员工。这几年也有不少返乡创业的人在他所在的乡镇开办小的服装加工厂或作坊。很多熟练缝纫工就近上岗,使很多大中型服装企业陷入人员紧张的困境。企业又不断增加成本投入,吸引更多的人选择他们的企业。在面对人力资源紧张时,企业的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
2010年左右六安先后引入了数家拥有自主品牌的服装加工销售企业,还有一些品牌代加工企业。这种情况使服装企业的人力资源更加紧张。很多企业不断改变工作环境,宿舍条件及工薪等。成本投资又一次增加。这些企业都不断完善工作环境、宿舍条件、生活质量、增加工资薪金等。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且关乎企业生存的——人。六安从几家大中型服装厂到现在数十家大中型服装厂家已经经厉了十几年。从以前的一个月休息半天到现在的一周休息一天;从以前的十一点左右下班到现在的九点半左右下班。各方面条件不断的向好的方向发展。可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却被管理者们忽视了。
服装管理是一项很复杂的管理。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着最终结果。机器设备、流水安排、时间、员工情绪、员工心态都是主要的因素。而员工情绪和心态却被管理者们忽视或错误理解。
我是一个服装从事者,对员工情绪和心态有一些感触。在服装管理中很多管理者都不愿意或勿视员工沟通。所有决定和制定任务都是管理层进行决定的,员工不接受也得接受。有时候节日放假管理层出于好意给员工调休,让假期连在一起可以放长一点。但由于是管理层单方决定的,使员工情绪低落,用消极心态去接受放假决定。在规划任务过程中很多时候计划任务是可以完成的,但因为是管理层制定的,员工就以消极心态或无所谓或认为无法完成等心态去抵抗任务。在管理中管理者往往不知道员工真正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因为他们没有有效的沟通。管理层是根据工厂任务和自身经验去下达任务,不管员工的想法。更没有对员工进行正确的疏导。
管理者很多时候是用自己的思维或公司的思维看员工和事。总是以自身利益或公司利益为主体。从而没有注意员工的利益是公司利益或管理者利益的决定因素。在工作中对员工不公平罚款,这样做使员工慢慢对公司失去了归属感。在工作中员工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要一个准时上下班的时间制度,要一个劳有所得的工薪制度等。员工和管者一样都是为了自身利益。而他们比管理者更自私,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在工作中很多因素至使员工失去了积极性,更多的是消极心态。在消极心态下任务无法完成就成了习惯,慢慢他们就利用工作规定时间外的时间去做自己未完成的任务。使自身工作时间加长,管理者为了任务可以完成就默认了这一现象。慢慢就成了习惯,习惯慢慢就成了自然,自然就成了企业工作时间。回过头来员工又责怪企业加班时间太长,任务太重等问题。现在很多工厂频现早上六点多就有人上班工作了,晚上工作至十一点左右。时间久了就成了习惯。可细细想想,他们时间长了产量低了或只是平时的量,只有极少数人增加了时间的价值。
每年都有很多返乡人员留在家乡就职,但同时也有很多人离开原先的企业奔走于江浙沪地区。回家乡工作的人因为父母孩子,他们想在家乡工作可以照顾孩子孝敬父母。奔走他乡的人也是因为父母孩子,他们回想在家里的服装厂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金钱去陪孩子、照顾孩子和考敬父母(放假他们只想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他们无奈只得忍痛离开父母和孩子奔走于江浙沪地区。
现如今很多城市不断引资建厂,使沿海城市或发达地区陷入人力资源饥荒的困境。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进入劳动力输出大省或劳动力比较集中的地区去招骋所需人才。近几年竟争力大,不少外来招工的服装企业使用红包福利吸引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六安服装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也许六安已经有人力荒的现象了。
如果我们今天不正确、认真面对我们存在的问题,有一天我们也将陷入用工荒的困境。希望服装企业的老板及管理者们认真看待现状。解决现有存在的问题,让贵企业的员工有更强的归属感。可以得到更人性的对待,有个更合理的工作时间,更公平的工薪制度,更公正的奖惩流程。让在家乡工作的人有信心留在家乡,留在您的企业中。让在外务工的人希望回到家乡进入您的企业效力。
在六安有不少外地务工人员,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聚集于六安,这几年六安的发展让他们有了信心留下来,可近几年服装企业的优势逐年减小,慢慢他们有的还是选择去江浙了,因为那里综合条比六安好些。是谁让这些优势消失了呢?
古代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是人和。六安服装企业有天时、地利,可人和却慢慢没有了。很多人都陷入两难之地:在六安服装厂工作工资没有外地高,时间比外地长,制度严格且不公平,拖班频繁等问题。可出去又舍不得家里的孩子和年老的父母。未婚的父母又不允许外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大多选择以消极心态去面对或经常换工作环境。不断寻找可以出去的两全的办法。
我身边有很多的亲朋好友都是做服装的,无不例外都抱怨服装厂太累。有的已经改行,有的正准备改行,有的在寻找不做服装的机会。没有一个想在服装行业继续做下去的。我也不想干下去了。可我想改变现在的不良情况。我不想有那么一天年轻人不会去做服装这一行业,我不想这个行业慢慢老龄化。最终这一行业不得不成为劳动力最为紧缺的行业之一。现在高中、专科、本科已普遍化,年轻人有了更多的知识,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服装行业渐渐被人们曲解和排斥。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反感这一行业。从事此行业的人对其进行夸张或不切实际的批评和痛斥,使年轻人更加对此行业心生畏惧。走入服装行业的年轻人将越来越少。从事此行业的人也慢慢离开这个行业(有的因为年龄,有的因为改行或嫁人)。也许五年,也许十年或二十年后服装行业将进入老龄化。正如现在的建筑行业一样。到那时成本投入将变的很大,工作效率也低。
我不想看到有一天服装从业者老龄化。
我不想看到有一天服装加工是高投入的行业。
我不想看到有一天服装将成为高价商品。
可我该如何改变这个情况呢???我不知道。可我知道我什么不该做:不可将自己的思想封闭在自我空间中;不可不在乎身边的亲朋好友和同事;不可用不同的眼光审视别人;不可忘却别人的思情。我做到这些也许改变不了现在的情况,但我可以改变我自己。
快速回复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
上传
点击附件文件名添加到帖子内容中
描述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六安大地影院
六安新周报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