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217
  • 回复1

[六安民生] 毛坦厂中学-——“高考工厂”出品什么人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9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坦厂镇地处大别山脉的一个小山坳,偏僻得地图上都难以找到。往日人们对毛坦厂的记忆,仅仅是曾经的红色根据地。今天的毛坦厂镇,前来求学的学生和陪读的家长超过2万人,全镇的主要经济来源出自于学校,毛坦厂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考镇”。毛坦厂中学每年上万毕业生,高考本科上线率竟连续4年达到80%以上,就其高升学率来说,确实是一个神话,但同时也有人称之为“地狱”、“集中营”、“高考工厂”

    每年高考到来,这三四天时间,全国唯一的热点,就是高考。一切围绕高考,一切服从高考,用“如临大敌”形容之,绝不过分。我们理解高考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十年寒窗,冲刺就在此刻。为了高考,孩子放弃太多了,他们早已超出了“学生”的定义,在全国各地以毛坦厂中学为典型的各个“工厂”里,他们成了高考“生产线”上的“产品”!他们没有少年的活泼,没有青年的激情,不能用手机,更不能看电视、上电脑,整个校园被围墙包围,部分墙上甚至还能见到铁丝网。宿舍里,唯一带电的就是白炽灯,灯的亮起和熄灭,全是宿舍管理员在值班室操控……

    严格如“集中营”的管理,学生们每天的活儿,就是做题、做题,考试、考试。“进了高三,天天都是做题,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只有通过量变,才能引发质变。”在毛中的高一高二,每个月都会考试一次,高三还要进行“周周考”,每周一套语文模拟试卷,两三套数学试卷,两套英语试卷,以及两套理科综合试卷……

    通过这样的“锻造”,“流水线”下来的学生,固然应试成绩出众,毛坦厂中学这个“工厂”也升学率、收入“双丰收”。但这样的“高考工厂”,能出品什么人才?孔子论教育,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因材施教”。而“流水线”式的应试教育和高考冲刺,则要求抹去人性的全部棱角、消灭个人的任何特性,用相同的题目、唯一的答案,一个模型地“塑造”成批的产品。

    美国副总统拜登攻击中国缺乏创新:“我敢说,你们说不出任何一项创新项目、创新变革以及创新产品是来自中国。”虽然拜登之说十分偏颇,舆论也给予了全面批驳,但冷静地想想,我们的应试教育,是不是压制、局限、磨灭了学生的创新力呢?中国孩子成了美国麦当劳式的快餐品,如何品尝“舌尖上的中国”?!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4-6-9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办法中国就需要这样的工厂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