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为我省唯一一个经济圈,合肥经济圈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6月6日- 7日,以“共享发展机遇,同筑美好未来”为主题的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五次会商会议在定远县召开。
会上,合肥、淮南、六安、滁州、桐城五市及定远县共同签署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一体化建设、体制机制建设、产业合作等框架协议以及企业、园区合作项目,在多个领域全方面“抱团”发展,实现互惠互利。通过对这些协议和合作项目梳理会发现,“合肥经济圈”发展与壮大将成为安徽加速崛起的重要引擎,而作为经济圈重要一员——六安,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A 示范共建园落户舒城
合肥的家电、汽车,淮南的煤电,六安的钢铁和齿轮……近年来,随着合肥经济圈城市之间合作交流愈加频繁,六市(县)各取所长,集合产业优势,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作为合肥经济圈共建示范区来打造的“舒城·包河共建园区”,由舒城县和合肥市包河区共建,自今年起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合作共建园区建设,到2019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0亿元。园区位于舒城杭埠经济开发区,以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汽车、装备等为主导产业;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及房地产、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
合肥工投则与舒城县共同打造“工投·舒城中小企业园”,该园位于舒城杭埠经济开发区,用地约150亩,用于建设标准化厂房。首期6万平方米于今年投入使用。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重点引进电子制造产业,优先发展科技产业,打造集标准化厂房、电子、精密仪器制造加工为一体的科技工业园区。而合肥庐阳区将与霍邱县共建“庐阳·霍邱共建园”,该园位于霍邱县经济开发区,一期启动2平方公里。
此外,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将在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建立校区。该项目建设拟投资8亿元,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以上,计划分三期建设,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建成后可容纳10000余名在校生。此举,将加快推进新桥国际产业园产城一体建设,引领和拉动寿县职业教育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大批高端技能型人才。
B 合六或通“城际公交”
“312国道升级改造目前接近尾声,工程完工后从合肥长江西路往西 40分钟即可到六安。”会商会上六安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说,今后,两地居民互访或不用再去汽车站坐车了,城际公路快速客运系统将现在的城市间大巴车公交化运营,在沿线主要城镇设停靠点。
区域合作, 打好基础最为重要,作为合肥经济圈 5年来最重要成果之一,交通惠及更多民众。而给我市带来交通便利的不仅仅是312国道。
记者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发现,涉及我市还有合六南快速通道,其中六安段31公里,投资约14.1亿元,今年全面开工建设;G206合安路改建工程,S203淮六路改建工程,计划于今年开工建设。
会商会上,合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商合杭铁路已获立项批复,力争年内完成可研报告批复,涉及圈内合肥、六安和桐城的合安九铁路也在谋划前期工作,争取今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而合淮、合六、合桐等城际铁路正在开展规划前期工作。
C “六安老字号”迎新市场
正宗的老乡鸡、淮南牛肉汤、六安瓜片等特产可以在圈内任何一地品尝到。在《市场一体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里记者发现,各地将大力支持桐城商贸城等重点园区,百大、商之都、合家福等重点流通企业,以及同庆楼、迎驾、六安瓜片、亨得利、桐城小花、定远卜氏桥尾等老字号企业,采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在六市(县)拓展经营门店,完善销售网络。
与此同时,六市(县)还将加强在文博会、农业产业化交易会、羽博会、山水文化节、中国豆腐文化节、中国农民歌会、“梅白鱼”美食节、藕塘民族文化节等经贸展会活动上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会展活动的影响力与实际成效。
D 污染防治不再“各自为战”
近年来,国内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大气污染流动性强,跨界污染特征明显,“各自为战”不利于形成工作合力。为此在本次会商会议上新增“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专题,圈内6市县就共同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加快能源结构调整、防治机动车污染、实行秸秆联合禁烧、开展区域联合执法、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等达成协议。
按照协议,圈内6市县将探索建立统一的区域产业准入与环保政策体系,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推行边界建设项目联合会商,实行差别化的区域产业准入,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同时,区域内城市开展禁燃区划定,并逐步扩大范围,2017年底前淘汰所有黄标车。
今后,合肥经济圈内一个城市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时,要及时通报其他城市,同步采取应急措施。合肥市将通过建设空气质量超级站,提升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成后圈内城市的污染状况可一并检测,成果共享。 (张少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