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记者从六安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从1999年我市发现首例艾滋病,到如今,我市艾滋病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
一夜情竟有了“艾”
连续数天高烧不退,六安的高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医院住院治疗,原本以为吊两天水,拍几张片子,就可以回家了。谁想医院给出的诊断如晴天霹雳,让老高一家难以相信——他被传染上了艾滋病。
“40多岁的人了,得了这个病,让亲戚朋友知道了,我脸往哪搁……” 老婆一气之下,离开了病房。病床上的高先生失魂落魄地躺在那里,眼中噙着泪,后悔不已。
事情还要从一次应酬说起,那天高先生和几个生意上的朋友小聚,酒足饭饱之后,朋友提议去唱歌。没想到,那晚遇到陪唱小若,而且两人聊得很愉悦。转眼已是凌晨1点了,高先生便把小若带回了宾馆。
“也许是因为酒后乱性。”高先生说,事后两人再也没见过,也没有联系。
回过头来,他才意识到,这些日子,发生在自己身体的异样是怎么回事:4月,晚上睡觉有时冒汗,经常醒来全身湿透;5月,总是感觉关节酸痛;6月,似有流感症状……直至连续数天高烧不退,才到医院治疗,谁想到一夜情竟有了“艾”。
同性恋得到“艾”
25岁的外地小伙小涛被确诊为艾滋病感染者,得知这个消息时,他显得很平静,“因为我是同性恋。”
这些故事说起来很遥远了,跟别的“同志”一样,小涛从记事起,就对女生没感觉,看到喜欢的男生心跳加速。
“那时,年纪小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喜欢和他在一起的感觉。一次,玩晚了,他就提出去旅馆休息休息。听到这话,我心里虽然害怕但还是去了,其实还有点小小的期盼。我什么都不懂,也没有采取什么保护措施。除了刺激,没什么特殊感觉……” 得知自己得了艾滋病,小涛竟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失踪了,圈里的朋友在六安再也没见到他。
外来媳妇“害”了一家人
老实巴交的村民小郝(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和一个“艾滋病”老婆生活了三年,如今,连两周的女儿都成了艾滋病患者。
叶集某村的小郝,2007年经朋友介绍,认识了缅甸姑娘小敏(化名),当年便结婚,并生了一个女儿。小郝很能吃苦,每天早出晚归挣钱养家,一家三口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
但就有几个月前,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老婆小敏疑似感染肺炎住院,经医院诊断不是肺炎,她是艾滋病患者。小郝和女儿做了血样检测,报告显示均为“阳性”。
得知这一情况后,小郝沉默不语,没想到娶了外来媳妇竟“害”了一家人……
六安“艾情”同性传播呈上升趋势 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马功燕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我市同性传播上升趋势明显加快。男男性行为现象存在已久,但由于这部分人群身份不公开,活动隐蔽,很难与其接触。
中、老年男男性行为人群多在僻静处,公共厕所、桥头等处出没,寻找性伴、发生性行为。青少年男男性行为人群大多通过上网聊天寻找性伴侣,网上性取向,网下性行为,十分活跃。
经性途径感染人数的增加,打开了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通道,也是疫情由城市向广大农村扩散的重要途径之一。
另外,从近几年了解的情况来看,艾滋病正在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过去我市艾滋病病例主要集中在既往献血(浆)人群、受血者,现已波及到一般人群,在普通农民、工人、家庭妇女、学生、儿童中均发现了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静脉吸毒、不安全性行为包括男男性行为的广泛存在,人口的频繁流动,外来媳妇,大众知识缺乏以及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等,都加速了艾滋病的传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