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3年前中考 “后进生”,3年后高考中的“佼佼者”
今年高考成绩一公布,六安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成绩单再次让人刮目相看,750多人考试,本科达线182人,文科最高分560分,理科最高分534分,这样的成绩与那些省示范中学相比或许还有差距;但对于三年前还被视为中考“后进生”的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成绩已算是奇迹。
该校副校长晁俊说,三年前这些孩子的中考成绩70%以上都在400-500分之间,还有不少是400分以下,这些学生在3年前的中考成绩算是比较差的了,3年一过,他们却成了高考中的“佼佼者”,说他们是高考的“黑马”,毫不为过。
连续5年,高考成绩位居全市市级示范中学前列,高考升学率呈现逐年攀升的良好态势,每年都有学生考入田家炳基金会规定的25所名校,并享受5000元的奖学金。教学成绩受到了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高考成绩显著,在金安区市级示范中学中,文理综合评比、文理科各单科成绩均为第一名。两个美术特色班达线率达到了惊人的90%。今年高考成绩在去年的基础上,本科达线率又有了质的飞跃。
校长刘仁贵说,近几年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学校发展的措施和方案,摸索出了一套高效的学校管理模式,校领导“跟班制”、班主任“坐班制”,生活教师24小时“陪伴制”,校风校纪发生了巨大改观,高考成绩的提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向教学要成绩,向管理要成绩,这是田中成功的不二法则。学校教务处随堂听课,督促教学,综合评比,保证了45分钟课堂教学的质量;在管理方面,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与班主任、生活老师一起,从早到晚,以校为家,并时刻与家长保持沟通,对孩子进行针对性教育;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三年前的所谓后进生,学习、身心全面成长,实现了跨进高等学府的梦想。
校长心声
因材施教创“奇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六安田家炳中学有一大批“黑马”,他们都有一个共性,“三年前的后进生,如今的优秀生。”
该校到底有什么“灵丹妙药”来实现这个转化?
校长刘仁贵的话可见一斑:“每一次考试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不能戴‘有色眼镜’去看待中考中的失利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亮点,只是有的人没有发挥出来。作为学校、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因材施教,才能成功转化他们。”
本报记者 朱天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