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5岁时,他已经是小有成就的包工头,家庭事业都让人羡慕。29岁时,一场突发的脑溢血,没要去他的命,却让他终身残疾。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起来,消沉三年,是第二任妻子的不离不弃让他重拾生活的希望。他最想成为一棵大树,为全家老少遮风挡雨。
突发脑溢血壮小伙成残疾人
8月14日,吃过午饭,瞿兵又准点出现在了新站区瑶海社区方桥瑶海家园大门口的便民亭。上午下雨,冰柜、孩子们的玩具,都收在小小的便民亭内,没有搬出来。下午天晴了,他一样样搬出来。由于脑溢血留下的后遗症,他的左手始终不停地颤抖,右眼是睁不开的。搬起东西来有些动作不协调。
36岁的他,黑发中密布着白发。“我着急啊,以前的我可不是这个样子的。”瞿兵说,25岁时他已经是个包工头了,照顾一家人的生活不成问题。可2007年12月12日,29岁的他突然昏迷在了卫生间里。起初家人还以为他是喝多了酒。结果送到医院,诊断为脑溢血。
瞿兵在昏迷了28天之后,醒了。可他的右眼已经失明、左手再也不能自如拿东西、双腿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奔跑了,通过残联鉴定为肢体二级残疾。更让他接受不了的是,生活不能自理,记忆力衰退。
女儿只有4岁,自己不能工作,全家靠70多岁的老母亲维持,他恨透了自己,一度想买老鼠药结束生命。
困境之中妻子不离不弃
生病前,瞿兵和第一任妻子因感情不和离了婚。新女友才谈两个半月,他就出事了。“我妈劝她离开我们家,说这个时候她离开我们全家人都不会反对,但她没有。”女友不仅没有离开自己,反而将上班地点从巢湖申请到了合肥,方便照顾他。两年后,她选择在圣诞节,也是她生日这天,和瞿兵领取了结婚证。
随后,妻子又给他添了一个可爱女儿。一家五口生活不易,社区给办理了低保。瞿兵也在全家人的鼓励下,接受了残疾的现实,尝试去找工作,但因为身体原因这个愿望并未实现。2013年,在社区的民生工程宣传中,他得知有便民亭这个项目,便主动到社居委要求申请便民亭项目。
他说这个便民亭不但能帮他减轻经济压力,也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如今妻子上班,老母亲做家务又要带孩子,他经营便民亭,在今年的民生工程残疾人托养服务中,他享受到了每个月600元的残疾人居家安养服务,志愿者每月上门为他们做家政服务。
“我现在就想找个适合的工作。”希望有人能提供一份适合他的工作,好减轻家人的负担,“我想重新成为一棵大树,能为全家遮风挡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