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8月10日起,我市交警部门在城区开展为期3个月的摩托车、电瓶车等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如今,一个月过去了,交警部门查处摩托车、电瓶车违章有多少起呢?另外,市区的道路交通秩序有啥改观,整治的效果如何?记者进行了走访。
9月17日早晨,在市区大钟楼十字路口,路面执勤交警正在道路中央指挥和疏导交通。记者发现,在交警和交通志愿者的劝导、维护下,多数行人能按照红绿灯指示通行。电动车在劝导下,自觉的靠边行驶。随后,记者来到市区解放路与皋城路交口处,由于该处道路正在进行改造,一些附属设施还没有完工,丁字路口放置了一个临时交通信号灯,在短短二十分钟内,有10多位电动车主不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随后被交警拦下进行了处罚教育。在市区其他路口,记者发现,交通秩序较整治之前有很大改观,但仍然存在摩托车主不戴头盔,电动车闯红灯等现象。
记者了解到,交警一大队、二大队专门成立了集中整治摩托车、非机动车等交通违法行为工作领导小组,划定市区主干道为重点整治道路,整治骑乘摩托车未按照规定戴安全头盔,违章行驶;非机动车、行人不按交通信号灯行驶,不走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乱穿乱行及翻越交通隔离设施和机动车违反规定停车、临时停车,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等交通违法行为。
在整治过程中,也出现了少数电动车主、摩托车主蛮横不讲理或者不理解的现象。日前,在老纺织厂大圆盘路口,一辆由北往南行驶的电动车因为闯红灯被民警拦了下来,民警向车主讲解闯红灯的危害性,并告知其按照规定将要被罚款50元。一听说要罚款,这位骑电动车的女士一下子火冒三丈:“为什么就查我一个,你们把其他闯红灯的都罚完了再来跟我讲,否则罚我钱门都没有,让开!”民警只得和其继续沟通,看着陆续有其他的违法者被民警拦下并进行了处罚,纠缠了十几分钟的女士最终才接受处罚。
一位民警说:“相对于机动车,违法的电动车驾驶员和行人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在他们看来,《道路交通安全法》针对的都是机动车,跟自己没有关系,交警也处罚不了自己。”针对这一情况,交警二大队也想出了新办法,针对认识不到自己错误、不肯接受处罚的非机动车驾驶员和行人采取了站岗一小时,劝导六十分的方式让违法的驾驶员和行人去参与对其他违法行为的文明劝导中,从而起到纠正他人、教育自己的效果。
据交警一大队粗略统计,“两车”整治行动以来,共查处电动车、摩托车违章行为2000余起。交警二大队初步统计显示,截至9月10日,在日常执勤中,民警共查处摩托车、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共2500余起,通过集中整治行动,辖区交通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两车”整治是一项长期的行动,接下来,交警部门将继续强化整治力度,在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同时,强化宣传和教育的力度,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参与、支持城区“两车”整治行动,让广大市民做到文明出行、平安出行。(邬文元 储著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