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关于“踩爆干燥剂,男童被炸受伤险些失明”的消息在网上热传,引起大家广泛关注。如今,食品干燥剂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作为“包装食品”的“标配”,小小一包干燥剂真有如此大的威力?专家表示,干燥剂属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定要妥善处置。
食品干燥剂挺常见
近日,记者在六安几家超市休闲食品货架区发现,像牛肉干、海苔、雪饼、梅干等孩子们爱吃的零食中,食品干燥剂是个“标配”。细细查看,在这些食品干燥剂中,常用的是石灰干燥剂,而在腊肉、牛肉干等肉制品及油炸制品零食中,多使用的是脱氧保鲜剂。大多食品干燥剂的包装上都标明了“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幼儿勿取”等提醒字样,也有少数仅仅标明是“干燥剂”。
家有幼童的市民王女士说,零食包装袋中的食品干燥剂她都提前取出扔掉,就是为了防止被孩子当做玩具玩耍。“孩子才 3岁多,以为干燥剂捏上去软软的是玩具,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存在误食危险,为了防止这种危险,索性提前拆开零食袋将干燥剂都扔掉。”王女士觉得,家长可以为幼童“过滤”掉食品干燥剂,稍有头疼的是等孩子稍大一点,能自行拆解零食包装时,可能反而对食品干燥剂产生好奇心。
处置不当存隐患
食品干燥剂究竟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采访到了六安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建中。张建中表示,一般市面上的食品干燥剂可分为硅胶、生石灰、三氧化二铁等几类,其中硅胶类的副作用较小,生石灰类干燥剂较为常见,其吸潮效果较好也较为廉价,故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比例较大。从他们之前接诊的情况来看,就曾出现过因儿童不当处置食品干燥剂的就诊病例,所幸的是,多为皮肤少量灼烧,症状不太严重。
“干燥剂中大多含有生石灰遇水后会发热,变为熟石灰,碱性物产生灼烧。此外生石灰遇水发热膨胀,如处于密封的空间内,压力增大可能会产生炸裂。儿童误食干燥剂或不慎弄进眼睛里, 影响较为严重。”张建中表示,误食生石灰干燥剂粉末的话,其最大危害是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放热,容易引起咽喉、食道烧伤或者胃溃疡。进入眼睛的话与眼液相遇,也会产生灼伤,严重者甚至产生角膜穿孔、白内障等问题。
遇问题分型巧急救
那么,如何让食品干燥剂爆炸或被误食的危险不再发生?在此,张建中也提醒大家,一般食品干燥剂的包装袋上,都会写着不能食用、不能浸水之类的提醒,买回食品后,如果包装袋内装有干燥剂,尤其是石灰干燥剂,在目前国家对此没有制定统一处置标准的情况下,最好将它直接扔掉。因为有些石灰干燥剂内不是颗粒状而完全都是粉末状的,拆开后可能会不小心喷进眼内,灼伤角膜。
如果有干燥剂不慎溅入眼睛里,应该尽快用清水反复冲洗。不便冲洗时,可以将双眼浸泡在水中,用手分开眼睑,转动眼球晃动头部。若是有孩童误食了干燥剂,家长也不要慌张,应先分辨状况。如果只是少量、轻微的误食,可以先在家里先喝清水稀释,进行催吐,减少吸收;若是孩子感到咽喉、食道部位有火辣辣的刺痛感,则要选择服用牛奶或生鸡蛋清。不过不论上述哪种情况,家长都应尽快送医就诊。(记者 邱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