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368
  • 回复0

[六安事儿] 【美好乡村安徽行】裕安区美好乡村建设 解决了就业富裕了村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红鱼 于 2015-1-2 11:07 编辑

整齐划一的房屋、宽敞洁净的广场、精巧别致的凉亭……若不是亲自体验,很难把这种场景跟农村结合起来。在六安裕安区苏埠镇南楼村和苏南村,人民网安徽频道看到,过去典型的空心村转眼变成了美好乡村示范村。

通过走访了解到,让南楼和苏南彻底改写过去“脏乱差”历史的,是持续开展的美好乡村建设。不仅让环境改善了,方兴未艾的产业还带动了村民的发家致富。

北钱庄南粮仓 中间落个小天堂

由于土地流转政策,常年在外做物流的许通看到了机遇,果断回乡创业,成立起了裕南春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他眼里,虽然天天跟土地、老百姓打交道,但能带动村民致富解决村民就业就是好事儿。

眼下马上就要到莴笋、西兰花、香菜等诸多蔬果上市的时候,许通说,这也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为了让合作社能够正常运转,目前提供了30多个就业岗位,涉及采摘、施肥以及日常的蔬果大棚养护。等后期养殖业和观光旅游发展起来,还能解决更多的村民就业问题。

QQ截图20150102110357.png


方平霞正在电动缝纫机上加紧赶制衣服

和许通一样,被家乡利好政策吸引而返乡创业的还有方平霞夫妇。“人回来,在外地兴办的厂子也跟着回来。”方平霞说,之前在外地办服装厂,如今在老家自己盖厂房,不仅人力成本降低了,房租成本也节省了,最关键的是可以照顾到家里老小,在家门口创业心里就是踏实。

据了解,方平霞的服装厂主做外贸,产品远销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目前服装厂已逐步走上正轨,在订单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火的同时,也解决了五六十个留守村民的就业问题。  

说到南楼村的变化,作为老村委会主任的鲍远峰最有发言权,自从实施美好乡村建设以来,南楼村流转土地1500多亩,引资开发观光休闲农业300亩;规划以木材加工、服装、包装、水泥预制品等为主要项目的农民工创业园占地200亩,目前已落户企业20余家。

除此之外,土地流转之后南楼村对农民实行了集中安置,在已建成并入驻的22幢安置房小区,各种配套完善,功能齐全,全部按照城市社区化标准建设,广场、绿地、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让村民在农村就能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

如今,但凡提到南楼村,在当地最为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北钱庄南粮仓,中间落个小天堂。”也正因为此,南楼村不仅入选安徽省首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同时也成了全国创建美丽乡村试点村。


传统产业带动 业兴景美气象新

在苏南村,因为美好乡村建设的推进,看到的又是另一番业兴、景美、人和的气象。

采访中了解到,该村以苏南豆腐、手工挂面、食品加工等传统手工产业为支撑,积极发展壮大竹木大市场、水泥预制厂等主导产业。整治改造豆腐一条街,集中豆制品、挂面加工110多户,年产值近700万元。

QQ截图20150102110458.png

李纯友夫妇又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平均每天十几个小时都忙于做豆腐

今年49岁的李纯友从事豆腐加工18年,其爱人祖上三代以做豆腐为生。“业兴才能家旺。”李纯友深谙其间的道理,此前由于豆腐街脏乱差等诸多环境原因,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仅能维系家里的正常开支。

借助美好乡村建设,苏南村对豆腐街进行了环境整治。过去,这里布局混乱、臭气熏天,前来买豆腐的消费者叫苦不迭。现在,整改过后的豆腐一条街街面宽阔,两旁的院墙文化颇具特色,豆腐作坊经过整修,焕发了新的生机。如今,走在苏南村,一点异味没有,扑鼻而来的是满街的豆香。这也是村里豆腐街能够“火”起来的一个主要原因。


QQ截图20150102110506.png

说到豆腐街整治过后带来的收益,李纯友爱人笑得合不拢嘴

李纯友最能感受到环境变化给自己生意带来的改观。环境好了,买豆腐的顾客也多了起来,旺季的时候还时常脱销。“生意火了,收入自然上去了,如今除去孩子上学和基本开支费用,一年下来还有不少的盈余。”说起变化,边忙活边打豆浆的李纯友笑的合不拢嘴。

不论是南楼村的合作社和工业园,还是苏南村的豆腐街,在六安市裕安区区长看来,打造美好乡村,要有产业的支撑,建成的乡村才能既管看又管用更管长远,真正让不能离土离乡的农民享受城里人的生活,就地致富实现安居乐业。

近年来,裕安区坚持把美好乡村建设纳入“首位工程”,12个省级示范村涉及投资7000多万元。截至目前,12个省级示范村建设已基本完成,根据安排,2015年该区拟再打造12个省级村。(人民网)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