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市民刘女士来到市消费者协会反映,自己购买的大衣外套洗后缩水,怀疑商品质量有问题。原来,刘女士花了800元在市区某商场购买了一件毛呢短大衣,洗过一次后出现严重缩水,无法正常穿着。她认为衣服面料有问题,要求商场给予处理。商家则认为是刘女士没有按照洗涤标识洗涤造成的衣服缩水,不应承担责任,双方产生纠纷。
经调查,原来刘女士洗衣前,并没有仔细查看缝在衣服内侧的洗涤标识,凭着经验用水洗。根据相关法规,这种由于是消费者因自己原因洗涤不当造成的缩水,无法要求商家承担责任的,最后刘女士只能为自己的大意“买单”。
记者了解到,关于衣物洗涤及相关服务造成的消费纠纷投诉,并不算少。目前市场上服装新面料、新工艺层出不穷,洗涤服装看似简单,洗涤方式却各有讲究。为此,市消协发布消费提醒,提醒消费者和洗衣店等商家,洗衣前,要仔细阅读洗涤标识,避免因洗涤不当造成衣物损坏或变形。另外对于衣服的洗涤方式及注意事项,销售者应加以提醒。
市消协提醒,目前我国执行的服装标识强制性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服装标志上必须标明洗涤方法,要标出洗涤标识的图形符号及说明,标识一般缝在衣服内侧。衣物怎样洗涤和保养,不能只凭经验。洗涤或送洗前,消费者要注意了解并查看衣服的材料成分和洗涤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如对一些标注图型无法弄懂应进行咨询后再进行洗涤。
若打算将衣服送到洗衣店,要与店家做好事前约定,避免出现问题无法分清责任。事前约定应尽量详细具体,约定项目应包括洗涤方式、水温、熨烫温度、服装受污位置、服装完好程度、取衣时间、洗衣费用等,最好以书面的形式约定下来并保管好,以便出现纠纷时索赔有据。对于无标识或已看不清标识的衣物,不管是送洗还是自己清洗,应首先搞清面料成分及工艺等问题,对洗衣店提出的洗涤方法也应考虑周全再签字洗涤。(记者 邱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