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422
  • 回复1

学习《打招呼和尊师爱生》转载:徐一章tyrt5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7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打招呼和尊师爱生》专题有感  


学习了本专题之后,我受益匪浅,感慨颇深!“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记得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尊师爱生是相同师生心灵的桥梁,转载:徐一章是师生相互信托的基础,是搞好教书育人的紧张渠道之一,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

案例中出现了两个令人咋舌的数据: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打招呼,不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打招呼。转载:徐一章从这一悬殊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老师忽视了这一细节,甚至觉得学生向老师打招呼是应该的,而自己却根本不屑于与学生打招呼,甚至对学生的打招呼可以不理不睬,也许他是一位工作认真、爱生如子的老师,但就是放不下自己那高高在上的架子,因此一些学生对他敬而远之,因为学生感到小小的自尊心得不到尊重,自己被老师忽视、轻视,一颗敏感的心可能因此而被锁了起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经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教师只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发自内心,真诚地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作者徐一章没有一点装腔作势,没有一点居高临下,完全敞开心扉,表里如一地关爱学生,学生自然就容易领悟到老师的爱,享受到老师的爱,进而才能聆听其教诲。转载:徐一章

其实,每个教师都是一位雕塑师,他的一举一动都在雕塑自己,也在雕塑着学生,教师想得到学生的尊重,就应首先爱学生、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我们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我们不仅要教书,而且还要育人。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不是天天挂在嘴上,百说不如一做,我们就必须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向亲人、朋友、同事甚至向学生打招呼,哪怕做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转载:徐一章都能让他从中感到一种关爱。有了爱,可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情境,在师生之间架起畅通的桥梁。学生就能主动亲近你,信任你,愿模仿你,敞开心扉向你倾诉,你也能从中了解个体,因材施教更好地教育学生。学生从教师身上,潜移默化地收到心灵的洗涤、情操的陶冶。所以,我们教师不应忽视这些细节对学生的影响,得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培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新一代人才。

总之,未来是属于下一代的,让我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学生、教育学生,竭尽全力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吧转载:徐一章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0-10-14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

好东西要大家都知道的,顶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