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假期虽然已经结束,很多年轻人还沉浸在春节散漫自在的氛围中,心没跟着假期一起收回来,假期形成的不良状态和习惯仍在延续,甚至一些人还出现了倦怠情绪。 闹铃响了,家住市区江南世家的李先生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他睡眼惺忪地瞅了一眼指向7点的时钟,决定按下闹钟,再睡一会。放了一个长假,每天过的好不惬意,突然间加入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中,真的有点不适应。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市民表示这个长假过的越舒适惬意,在节后面临学习和工作时越是打不起精神来。
陷入“假期综合症”难自拔 学生派:在皖西中学上学的赵同学今年初二了。他表示,在学校上课上自习时总是干劲十足。但每到了节假日,就开始懈怠起来。“回到家里,没有约束,晚上12点前睡不着,早晨起不来,还心心念着网络游戏。寒假作业基本上都是在开学的前几天一通狂补写完的,整个生物钟都乱了。快要开学了,心里好紧张,真希望时间过慢点。 上班族:假期虽然愉快,但时间有限,工作还是要继续的,不少上班族表示节后前两天完全不在状态,领导三令五申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但是那种惰性真的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己也不想这么懒散的。 宅男宅女派:整个假期都是宅在家里,每天除了睡觉就是上网,有的时候坐在椅子上一天都不挪地方,这种休假方式换来的结果很可能就是黑白颠倒,头昏脑涨,难以快速的进入到朝九晚五的生活当中。 游山玩水派:现在年轻人过年的方式越来越新颖,并不仅仅局限于在家过年,游山玩水过大年的现象层出不穷,不过如果游玩过度也可能患上假期综合症。假期里从大好山河走了一遭,沿途的精彩在心中难以磨灭,晚上睡觉的时候头脑中总是浮现出种种出游时的欢乐场景,兴奋的久久不能入睡,可一想到马上要开始工作了,心里就开始觉得焦虑不堪,更睡不着了。
收心之术各有妙招 “后假期”生活如何平稳度过,不同人群的“收心之术”也不相同。对于学生的上学焦虑症,皖西中学的陈老师说:寒假期间的孩子们都处于一种很放松的状态,没有了老师和作业的约束,生活上也很自由。所以很容易迷恋于电视剧,沉溺于电脑游戏里。所以在这个时候,需要用寒假作业和家长的指导来管好孩子,给他正确而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劳逸结合,有张有驰。否则来到了学校,一时就难以适应每天读书写作业的生活了。 市民王先生说:“假期综合症现在出现的越来越普遍了,面对这种情况,我自有妙招。在临近上班的前几天,就慢慢调整好作息时间。一日三餐在家尽量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上班的时候,不要突然就接很重的任务,头几天可以有计划的循序渐进。这样让身体和精神上都有一种好的适应过程。”(记者 王倩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