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气温一路升高,繁花似锦,春风和煦,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记者在我市的一些公园等场所看到,不少市民都趁着周末带孩子放风筝,但是似有若无的风筝线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根据新闻报道,各地都有筝线伤人的事件出现。那么,我市的风筝市场如何?风筝应该如何放才安全呢?记者进行了采访。
市民安全意识弱 周六风和日丽,气温一路攀升。记者在滨河公园看到,公园旁的人行道上有五六个卖风筝的地摊,各式风筝一应俱全,大的宽有两米左右,小的则半米宽。卖风筝的小贩告诉记者,风筝的价格从15元到35元不等,而风筝线也根据价格分不同材质,有较粗的尼龙线,也有较细的玻璃线。记者摸了摸线的材质,发现贵一点的尼龙线摸上去较软,玻璃线则较硬。 记者看到,广场上有不少人放风筝,大部分都是家长放孩子在后面跟着跑,还有的家长则把风筝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放。而在采访中记者则发现,放风筝的市民对于“筝线易伤人”并无意识。记者询问一位正在广场上带着孩子放风筝的市民是否知道筝线容易伤人,他很诧异地说:“这么细的线不会伤到人吧?何况我们放得很低,我觉得不会有危险的。”卖风筝的小贩则告诉记者,如果风筝放得又高又远,最好戴上手套。因为当风筝在高空中被风咬住爬高时,整条风筝线就会越绷越紧,线越细就越容易割手,特别是孩子的手比较细嫩,一定要注意。
筝线伤人屡见报 记者通过百度搜索发现,筝线伤人的新闻事件还真不少,仅今年3月份发生的事故就屡见报端。据媒体报道,3月14日,重庆的刘女士被风筝线割中喉咙。其实不仅在重庆,温州、大连等地近日也发生过风筝线伤车、伤人事件。温州市一辆蓝色玛莎拉蒂的车主就报警说自己的车被刮擦了,罪魁祸首就是风筝线。大连市公安局则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作出“放风筝要防止筝线伤人”的警方提示。 此外,《东方今报》还特意做了关于筝线威力的实验,记者先将风筝放飞,待风筝飞到100米左右的高度后,风筝线处于紧绷状态。将风筝线一端固定在树上,记者手拿实验物品撞向风筝线,进行测试。记者手拿黄瓜、山药、香蕉模拟普通人跑向风筝线的状态,将黄瓜撞向风筝线,伴随“啪”的一声,黄瓜被风筝线截成两段,山药直接被“切成”两截,风筝线嵌入香蕉中,香蕉皮被割破。记者又手拿鲜猪肉,将鲜猪肉在风筝线上来回滑动,四次后,风筝线嵌入鲜猪肉中;十次后,鲜猪肉被“割开”约1厘米深。从这个实验也可见筝线的威力。
风筝放飞有诀窍 如何才能安全地放风筝呢?记者也采访了一些有经验的市民。在广场上,一位颇有放风筝经验的市民胡先生告诉记者,放风筝要选择空旷的场地,比如公园广场或者体育场,野外空地也可以,要避开设有高压线的地方和公路、铁路两侧绝对不能放风筝,风筝线可以选粗一点,棉线就较佳。 卖风筝的陆先生告诉记者,在放风筝的过程中若想安全,第一注意的就是收线不徒手,挂树要剪线,遇到大风时最好戴手套放风筝,“春天到了,好多家长都喜欢带孩子到广场上玩,特别是看到放风筝的,孩子们都喜欢看,其实这时候家长要特别注意,一定要离风筝远一点,防止筝线划到孩子。骑车的人也要注意,因为车速快,万一遇到筝线就更危险。孩子们放风筝可以选择小风筝,这样容易操控。”陆先生还说了一个诀窍,那就是如果风筝在放飞过程中拉力增大时,要注意及时沿顺风走去收线,如果风筝在空中相互缠绕,最好剪断风筝线,让风筝自然落下来,千万不要使蛮力。(记者 方吉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