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苏埠中学的“高考”事件,在全国闹的沸沸扬扬,不仅在安徽卫视,甚至在央视已全面报道。难免会让人反思。
矛盾是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高考”事件也是当下每年都会发生的事情,而苏埠中学今天的事情却和其他的事件比却有着它的特殊性。透过此事件更可以看出它是我国城镇化的产物,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的前进以及高考的改革,更多的生源在城市中,在大城市中。曾经的新安中学与毛坦厂齐名,为何它也没落?说到这里有人会问同样是乡镇里的高中,为什么毛坦厂能成为全国高中里的典范,而苏埠中学却成了反面教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办企业怕资金链断了,办学校怕生源断了。学生在学校里的地位就像水一样,而学校就如航行在水里的帆船。苏埠中学现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生源,学生少,好的学生更少。毛坦厂因为生源广,经《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全国上下到此求学的人更是摩肩接踵,就如企业一样愿意贷款的银行太多了,何愁没钱求发展。苏埠中学现在的情况就好比吃了上顿没下顿般痛苦难熬。然而寿县现代信息职业学院为什么会选择苏埠中学招生,不选择毛坦厂?原因也很简单,利益驱使可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方面,更主要的还是苏埠中学现在好的学生少,能考上本科重点的人更少,他们知道这里的学生能考个二本的是凤毛菱角,所以寿县这所高校才敢来才有底气来招生。试问,你要是心里目标是重点你会有兴趣参观一个民办职业院校吗?所以这个事件只能在苏中里发生。
随着城市化的前进,像苏埠中学这样乡镇里的高中以后越来越难生存,只能是一个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兼并或者“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