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538
  • 回复3

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景区QQ30578960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2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景区
白马尖距县城90公里,在磨子潭镇境内。白马尖成山于燕山运动晚期,为花岗石山体。山势磅礴,巍峨壮丽,聚高、雄、峻、特为一体。山峰形似白马,立地摩天,海拔1774米,为大别山的最高峰。  白马尖与多云尖遥遥相望,并称姊妹峰。二山之间常年云雾翻飞缥缈,波澜起伏,浩瀚似海。山中林深谷幽,清溪激湍,交响成韵。其形状各异的怪石,惟妙惟肖:虎头岩形似饿虎扑食,飞来石拔地而起,蛤蟆石岿然不动,拱状石似动非动……
  白马尖仍为原始森林。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金钱松、青钱松、红豆衫、香榧、巨紫茎、都枝杜鹃、天女花、黄山松、金钱豹、麂、果子狸、豪猪、白冠长尾雉、甲板龟、娃娃鱼等应有皆有。   白马尖高峰耸峙,群峦环绕,险拔峻峭。登峰俯视,东方岳西的千脉群山,南面英山的鄂水故道,西北金寨的万顷桑园尽收眼底,斯巅神奇,观者有纳五洲风云之慨叹!游者攀援在密林深处,耳边时闻莺歌声、豹鸣声、瀑跌声,给人神秘莫测、回归自然之感。这是一片未被开发的处女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较好,是一个具有大别山区典型特征的、旅游价值很高的风景区。多云尖上建有多云寺,为条块石垒砌而成,古老而原始,相传建于汉初,庙内所藏古物,具有一定的考古和观赏价值。
第一次登1777米高的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是在1988年春,那是随师傅扛着二十多公斤重的摄像机和三脚架往上爬,且是有住在山脚下的农民兄弟以砍刀开路登攀的。因为那时摄像机极少,登山前所有的人没想起带上个照相机,后来有了《大别山主峰——白马尖》电视风光片,却没有留下风光照片,拖了几年有次上山后发现照相机的快门却不能打开……再后来,总是有那么多想去又没有空去的理由。
  不知道那天是因为什么,鬼使神差第三次往上爬了。
  白马尖的原始森林植被十分好,听山下的大伯说,原本有万亩的山林,大的树径有三米粗,可惜在七十年代初砍了一部分。现在白马尖上下的林子只生长了三十多年。因为这里有个国有林场,现在保护得十分完好,看不到滥伐的痕迹了。
  白马尖有条终流不息的溪涧水,使得山林饱含湿润,微风常伴细雨,总是那么凉爽;也许是那条峡谷间有股强风,在盘旋而上的时候却能助力一番。
  白马尖的风为什么总是向北吹?山顶间的松枝都是倒向北。在片马岩结构的山石缝里,生出一棵棵古松和稀有的大别山都枝杜鹃。
  我不想用那么多美的词句描绘白马尖的景致,作为一个本地人,说得华丽了未免让人觉得有点言过其实。因为我上山前作了充分的准备,摄影器材全备齐了且是万无一失。从上山到下山我一路没闲着,后来看了相机的计数器拍了160张,细挑之后可选用的足有30余张。
  在编这组《大别山主峰白马尖风光专题摄影》前,一日在饭间巧遇文友唐云洲先生,说是不久前在登到白马尖半山时,部下打了十多个电话催他下山赶个重要的会议,唐先生只好恋恋不舍地折回了,尽管这样后来他却能写首诗曰:
久负凌霄志,今抚白马头。
雾锁深山秀,云飞大谷幽。
松风无亦有,溪水断还流。
势伟形多胜,此中任漫游。
我十分感叹唐先生能对白马尖有那么深的体会,也许是山高水深有仙有神有灵气,使得大凡登过此山的人都能感悟一番。我在电脑中反复审看所拍的照片,也许是看久了便熟视无睹,对那些历历在目的奇松怪石不能感叹什么,但每每却想,当年那些砍伐大军为什么没把这些奇松砍下付之一炬呢?
  大自然所赋予的应该是永恒的!

白马尖距县城90公里,在磨子潭镇境内。白马尖成山于燕山运动晚期,为花岗石山体。山势磅礴,巍峨壮丽,聚高、雄、峻、特为一体。山峰形似白马,立地摩天,海拔1774米,为大别山的最高峰。  白马尖与多云尖遥遥相望,并称姊妹峰。二山之间常年云雾翻飞缥缈,波澜起伏,浩瀚似海。山中林深谷幽,清溪激湍,交响成韵。其形状各异的怪石,惟妙惟肖:虎头岩形似饿虎扑食,飞来石拔地而起,蛤蟆石岿然不动,拱状石似动非动……
  白马尖仍为原始森林。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金钱松、青钱松、红豆衫、香榧、巨紫茎、都枝杜鹃、天女花、黄山松、金钱豹、麂、果子狸、豪猪、白冠长尾雉、甲板龟、娃娃鱼等应有皆有。   白马尖高峰耸峙,群峦环绕,险拔峻峭。登峰俯视,东方岳西的千脉群山,南面英山的鄂水故道,西北金寨的万顷桑园尽收眼底,斯巅神奇,观者有纳五洲风云之慨叹!游者攀援在密林深处,耳边时闻莺歌声、豹鸣声、瀑跌声,给人神秘莫测、回归自然之感。这是一片未被开发的处女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较好,是一个具有大别山区典型特征的、旅游价值很高的风景区。多云尖上建有多云寺,为条块石垒砌而成,古老而原始,相传建于汉初,庙内所藏古物,具有一定的考古和观赏价值。
第一次登1777米高的大别山主峰白马尖是在1988年春,那是随师傅扛着二十多公斤重的摄像机和三脚架往上爬,且是有住在山脚下的农民兄弟以砍刀开路登攀的。因为那时摄像机极少,登山前所有的人没想起带上个照相机,后来有了《大别山主峰——白马尖》电视风光片,却没有留下风光照片,拖了几年有次上山后发现照相机的快门却不能打开……再后来,总是有那么多想去又没有空去的理由。
  不知道那天是因为什么,鬼使神差第三次往上爬了。
  白马尖的原始森林植被十分好,听山下的大伯说,原本有万亩的山林,大的树径有三米粗,可惜在七十年代初砍了一部分。现在白马尖上下的林子只生长了三十多年。因为这里有个国有林场,现在保护得十分完好,看不到滥伐的痕迹了。
  白马尖有条终流不息的溪涧水,使得山林饱含湿润,微风常伴细雨,总是那么凉爽;也许是那条峡谷间有股强风,在盘旋而上的时候却能助力一番。
  白马尖的风为什么总是向北吹?山顶间的松枝都是倒向北。在片马岩结构的山石缝里,生出一棵棵古松和稀有的大别山都枝杜鹃。
  我不想用那么多美的词句描绘白马尖的景致,作为一个本地人,说得华丽了未免让人觉得有点言过其实。因为我上山前作了充分的准备,摄影器材全备齐了且是万无一失。从上山到下山我一路没闲着,后来看了相机的计数器拍了160张,细挑之后可选用的足有30余张。
  在编这组《大别山主峰白马尖风光专题摄影》前,一日在饭间巧遇文友唐云洲先生,说是不久前在登到白马尖半山时,部下打了十多个电话催他下山赶个重要的会议,唐先生只好恋恋不舍地折回了,尽管这样后来他却能写首诗曰:
久负凌霄志,今抚白马头。
雾锁深山秀,云飞大谷幽。
松风无亦有,溪水断还流。
势伟形多胜,此中任漫游。
我十分感叹唐先生能对白马尖有那么深的体会,也许是山高水深有仙有神有灵气,使得大凡登过此山的人都能感悟一番。我在电脑中反复审看所拍的照片,也许是看久了便熟视无睹,对那些历历在目的奇松怪石不能感叹什么,但每每却想,当年那些砍伐大军为什么没把这些奇松砍下付之一炬呢?
  大自然所赋予的应该是永恒的!

预定

预定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10-9-22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来大别山主峰景区!给您意想不到的优惠!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2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期间大别山最高峰二日游:项目包括白马尖景点(大别山最高峰,海拔1777米)门景点门票、保险、大别山庄住宿1晚(四星级饭店)含早餐的。2人以上只要298元/位。预定电话:15055951998  或加咨询预定群72922584。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3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来大别山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