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健娟,舒城县桃溪镇枣林村人。2012年,原本残疾的父亲因脑出血导致瘫痪;母亲患有小儿麻痹症,必须拄拐杖才能行走。高中三年,除了学习,她还要照顾父母生活。困难压不垮她求学的信念和对生活的希冀,这个清秀平和的女孩,身上透着一股安静坚毅的力量。
带着父母去上学
陆健娟的父亲陶克运今年54岁,有先天残疾,腿脚不便,以前在一家公司工作,月收入1000多元。母亲陆文翠今年47岁,患有小儿麻痹症,拄拐杖才能行走,一直没有工作。在陆健娟的记忆里,父亲身体一直不好。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2012年,父亲突发脑出血倒在了地上。
“当时我在学校,妈妈打电话说,爸爸吃着饭,突然就倒在了地上。”陆健娟说,从那以后父亲没有再站起来,“只能坐在轮椅上或躺在床上,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家里的经济支柱突然倒了,这让家里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而为了给父亲治病花费的近10万元,大部分都是借来的。后来父亲又因为肠溃疡住院治疗花去了3万元,家里早已债台高筑。母亲行走不便,姐姐又在外地读大学,照顾父母的重担落在了陆健娟瘦弱的肩膀上。“我决定带着父母上学。”
起早贪黑忙碌着
陆健娟的家距离桃溪中学并不是很远,骑自行车约10多分钟。但是父母情况特殊,她不放心他们留在家里,就在桃溪中学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一年租金2000元钱。
每天早上5点,陆健娟就起床了,父亲大小便得有人伺候。每天她先给父亲把便盆倒掉,再把洗脸水端到床头,然后母亲给父亲擦洗身子,她做早饭。6点钟上早自习,6点40下早自习,7点钟就要上早读,陆健娟必须在20分钟时间内到菜场买菜,匆忙回到出租屋吃饭,每天一家三口的生活费仅10多块钱。
“她很懂事,乖巧,我觉得很对不住她。”陆文翠她心疼女儿,然而因为腿脚不便,身上也没力气,只能力所能及地做些事情。 因为生活负担很重,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多,陆健娟只能在晚上挤出时间复习功课,每天凌晨1点才能入睡。有时候学业紧张,她要看书到凌晨2点,而第二天照常5点就起床了。
对生活充满希望
据悉,陆健娟姐姐的学费全靠助学贷款,上大学后一直勤工俭学。桃溪中学得知陆健娟家的情况,免除了她三年的学费。目前,他们生活的来源主要依靠低保、亲戚朋友的帮扶和助学金。
自父亲瘫痪后,陆健娟没有穿过新衣服。然而如果学校组织公益活动,她都积极捐款,一次30元钱。“捐款的事是和父母商量后共同决定的。社会上有很多好心人关心我们,我们也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
前几天连日暴雨,雨水漫过门槛,到了脚踝,陆健娟一直用脸盆往外倒水。三间平房,只有一间不漏雨,一家人便挤在一间屋子里生活,两张椅子搭在一起就是一个简易小床。生活艰难,却压不垮她求学的信念和对生活的希冀。今年高考陆健娟考了理科519分,她报考了安徽理工大学,“困难都是暂时的,我会和姐姐一起努力学习,照顾好父母,相信以后生活会越来越好。”
舒城部分贫困学子的家庭状况及其高考成绩
汪姚文:男,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长期吃药。有两个姐姐,二姐还在上大学。568分(理科)
张舒琴:女,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依靠药物维持病情。为养家糊口,父亲仍在外打工。568分(理科)
李霞:女,父亲是家中唯一收入来源,腕部受伤无法做重活,母亲腰椎盘突出带着年幼的妹妹。505(文科)
黄丽:女,母亲受伤无法工作,家里曾经做工程失败欠下外债,姐姐还在上学,家中农田被淹。503(文科)
本版稿件 由 张杨 丁文婷 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 钟虹 宛婧/文 马杨/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