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裕安区鼓楼街道东门社区,有这么一对兄妹,哥哥叫陈大牛,今年90岁,妹妹叫许厚兰,今年80岁。虽然比哥哥年轻10岁,但是许厚兰在生活中却充当着“长辈”的角色,照顾哥哥半个多世纪,演绎出一曲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亲情赞歌,感动着周围的邻居。
许厚兰和陈大牛是同母异父的兄妹,陈大牛三岁那年,因误食了毒药,导致神志不清、甚至出现抽风等症状,家里人四处求医,但是依旧收效甚微。许厚兰20岁结婚时,考虑到父母年纪大,家里负担比较重,她想把陈大牛接到自己身边。她将这一想法试着与家里人商量时,丈夫的一句话打消了她的顾虑,“多个人只不过多双筷子,只要大哥不介意就行。”就这样,陈大牛住进了许厚兰家,而这一住就是几十年。
“父母在还能指望父母,他们老了,我哥哥就只能指望我了。”许厚兰说,陈大牛是五保户,从来没结过婚,自己是他唯一的亲人,不能丢下他不管。几十年来,在许厚兰的悉心照顾下,陈大牛穿着干净,生活简单快乐。许厚兰告诉记者,陈大牛的吃喝拉撒全部靠人照顾,神智不清时,还会不停地叫嚷。有时只要不注意,陈大牛就会趁机出门,她都不记得出去找过哥哥多少回了,还好周围的邻居帮忙照看。隔壁张大爷是许厚兰家的老邻居了,这么多年来,许厚兰照顾哥哥的事迹,他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有这样的好妹妹真是福气呢!我经常拿他们的事情教育后辈,家和才能万事兴。”
儿女成家,双亲故去后,只剩下许厚兰和陈大牛相依为命。每天早上五六点,只会只言片语的陈大牛就会嚷嚷着要起床,这也开始了许厚兰的一天生活。洗漱、穿衣、洗澡、洗尿片、洗被子,基本都是她一人承包,这些琐碎的事情都必须在上午九点前完成,因为接下来她还要到菜市场买菜。
买菜的时间反而是许厚兰最紧张的时间段,她必须尽快赶回来,如果陈大牛看不见她,就会叫嚷着找她。无奈之下,她只好每次出门时,把门锁住。午饭过后,许厚兰才能休息一会。几年前,陈大牛外出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再也不能站立行走了,只有靠许厚兰推着轮椅活动。加上轮椅的重量,许厚兰每天相当于推100多斤的重物。看着如此劳累的母亲,许厚兰的女儿劝她把陈大牛送到敬老院住。可她却说:“我年纪又不大,还能照顾他几年。”
其实许厚兰的身体并不是很好,有一次,许厚兰被女儿强行带去医院就诊,这才发现她长期患有糖尿病。在住院的半个月里,陈大牛一直独自在家,许厚兰的子女们轮流回家看护他。即使这样,许厚兰还不放心,治疗还未结束,她就提前半个月出院回家照看陈大牛。
尽管已年过八旬,许厚兰说她会竭尽所能地照顾哥哥的晚年生活,“作为妹妹,照顾好兄长是天经地义的事。人家都说我心地好,但是我觉得谁遇上这事都会这么做。”采访结束,许厚兰感慨地告诉记者,她这一辈子没啥心愿,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身体健健康康的,不生啥病,好好照看着陈大牛,与兄长简单快乐地度过这一生。(记者 杨秀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