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962
  • 回复2

六安古地之樊哙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7 1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安樊哙墓
皖六安市汉"樊哙墓”位于裕安区青山乡陶洪集魏庵村淠河大坝东坡。 据清康熙二十年魏氏首修家谱“佛堂记”中记载:“准提庵之建启自应元公,应聘公(魏氏六世孙) 之功德也。庙旁有墓相传樊哙将军之冢莫悉其祥。而坟下有将军滩,河西有演武山称名已旧,其为古迹明矣,始无庙”。故墓碑在清前已有,究竟立于何年代至今无考。 (注:准提庵又称魏家佛堂,后称“魏家庵”。魏庵村因此得名。)
墓东侧有至今保存完好的魏氏宗祠(今属青山乡陶洪集魏庵村)。据魏氏宗谱记载,此祠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间。至咸丰年间,年荒岁乱,祠宇被焚,仅存伙房三间。光绪五年开始筹备重建,光绪六年庚辰科进士,官福建惠安知县魏挺梁,为荣宗耀祖,又捐资筹款,增修亮脊,檐阁,至光绪十三年竣工。
墓南方有良田数里,外有钓鱼台,张团山,圣人山等.
中文名称
六安樊哙墓
出土地点
皖六安市裕安区陶洪集魏庵村淠河大坝东坡
馆藏地点
陶洪集魏庵村魏老院
所属年代
汉代
参考文献
魏氏族谱从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往西北,越过约20公里蜿蜒曲折的山道,便到了与霍山县交界处的魏庵村,发源于大别山腹地的老淠河在这里变得地势开阔,河堤边的一个土坡上,刻有“舞阳侯汉樊哙”的墓碑茕茕孑立。                   现有樊姓后代维修重建墓碑,墓地。         樊哙墓”现六安两种推测
樊哙与六安有何渊源,为何在淠河古道有这个墓地?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中国先秦史学会皋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历史学会理事姚治中教授。姚教授介绍,据史料记载,樊哙出身寒微,靠杀狗为生,后随刘邦起兵反秦,功勋卓著,又娶吕后之妹吕媭为妻,既是汉朝“开国元勋”,又是“皇亲国戚”,刘邦得天下,樊哙被封舞阳侯,政治地位极高。樊哙卒于孝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死后葬于何处,《史记》、《汉书》均无记载。
推测一:随驾征战淮南国
关于樊哙到过六安有一种说法是“英布谋反说”,英布是六安人,历史已有定论,英布最初随项羽反秦,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后叛楚归汉被刘邦封为淮南王,都城均在六安西古城,所以六安汉时亦称淮南国。刘邦老迈认为英布有谋反之意,起兵讨伐,英布于公元前195年被其内弟长沙王吴臣诱杀,吴成将英布首级送到淮南国经刘邦查验后就地埋葬,现在六安市区尚有英布墓,那么樊哙有没有可能随刘邦来到六安呢?姚教授认为,英布谋反被杀时,樊哙还没死,汉高祖御驾亲征淮南国,作为高祖最亲近的将军,樊哙可能随同到六安征战。
推测二:后人建墓纪念
姚治中教授说,大别山区的淠河是中原通往江南的交通要道,南北朝时期为蛮荒之地,汉朝初年此处生活着九江蛮、庐江蛮、江夏蛮等诸多蛮族,现在发现“樊哙墓”所在的青山乡,当时称开化县(取愚昧人群从此开化之意)。汉高祖死后,吕后执政,后来大臣陈平、周勃发动政变,推翻了吕氏政权,樊哙之妻是吕后的妹妹,樊氏当然受到株连。他推测,也有可能是樊哙的后人避难经过淠水蛮荒之地,见此处适合隐蔽,部分人定居下来建樊哙墓以作纪念。
20190517_272531_1558085308475.jpg
20190517_272531_1558085308543.jpg
20190517_272531_1558085308682.jpg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19-5-18 08: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21 17: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