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霍邱县人民法院孟集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一起亲属间工程合同纠纷,法官在办案中充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柔性司法手段修复亲情裂痕,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陈某系王某姑父,王某建房委托陈某施工,后因房屋施工结算面积争议,王某未支付陈某工程款,陈某诉至法院要求其支付12万余元的工程款并申请了诉讼保全。法院依法冻结王某账户后,王某因经商需要多次申请解封,陈某却不同意,案件陷入僵局,多年亲情濒临破裂。 办案法官深入研判案情后,发现双方矛盾源于沟通不畅与面积计算问题,考虑到双方亲属关系,决定以“柔性司法”破局。 法官优先解决王某面临的资金周转困境,如果账户无法解封,影响王某生产经营,双方的积怨只会越积越深,更不利于后续调解,于是法官询问王某是否有同等价值资产提供担保,并在收到王某提供的存单担保后,快速完成财产置换审查,解封其账户保障正常经营,为后续调解奠定基础。 针对房屋面积争议焦点,法官主动联系陈某与王某赴争议房屋现场勘验,邀请双方共同认可的亲戚作为见证人,现场测量并核算面积。勘验现场即调解现场,法官以“亲情感化+法律释明”双线推进,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促成和解。王某在法官见证下当场支付工程款,双方握手言和,王某特制“公正高效 倾心为民”锦旗向法官致谢。
本案中,法官通过财产置换解封、邀请见证人等人性化司法举措,灵活适用“现场勘验+即时调解”机制,将法庭搬到矛盾纠纷现场,并充分利用亲属关系纽带,实现“情理法”融合调解,既化解矛盾又修复亲情。下一步,孟集人民法庭将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抓手,践行“如我在诉”,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消弭于萌芽时,真正实现“办理典型一案,促进治理一片”的社会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