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求职招聘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求职招聘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会员之家
›
六安百态
›
专家呼吁尽快制定举报法:10个反腐名人中9人遭报复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2002
回复
2
专家呼吁尽快制定举报法:10个反腐名人中9人遭报复
[复制链接]
大嘴河马
大嘴河马
当前离线
积分
38748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9-3-17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在刚结束的两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指出,2008年共立案侦查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10315件,涉案金额21亿余元;立案侦查贪污贿赂大案17594件,重特大渎职侵权案件3211件;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687人,其中厅局级181人、省部级4人,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境内外追逃工作,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200名。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指出,法院系统自查违纪违法人员712人,其中追究刑事责任105人。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某网站,以“你认为自己有举报FB的义务吗”为题,对3259人实施的在线调查显示:面对FB行为,40.1%的人认为自己有举报义务,30.8%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举报义务,其余29.1%的人表示“不确定”。
为何仅有41.1%的人认为反腐与普 通公民密切相关
“举报是反腐工作的一大利器。只有全民树立起面对FB积极举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才能真正刨除滋生FB的土壤。”清华大学法律专业研究生张铭说,反腐不能单独依靠某几个部门的力量,必须依靠全民集体编织反腐天网,每个人都应在这张网上扯上一根线。
调查中,像张铭一样认为反腐与普通公民密切相关的人占41.1%。35.9%的公众认为反FB与自己无关,原因是感觉即使举报也没有结果。19.5%的人认为反FB仅仅是国家有关部门的事情。
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的王浩表示了自己的无奈:“面对FB行为,每一个有社会良知的人都会感到气愤,每一个公民都应有举报的义务与责任。但是举报责任和是否举报又是两码事,没有合适的渠道,没有所谓的证据,那举报只能是徒劳的。很多人会视情况而定是否去举报,毕竟现在举报都要面对很大风险。”
调查发现,如果人们见证了FB行为,36.4%的人表示会去举报,34.6%的人表示会视情况而定,17.7%的人则表示“不举报”,还有11.4%的人只有在涉及自身利益时才会举报。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主任施杰在今年两会上的提案是“建议取消网络举报实名制限制”。他认为,目前公众举报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顾虑,多数是担心举报没有机构受理,起不到什么作用,还有一点就是担心遭到打击报复。单单这两点就阻碍了很多人举报的步伐,这不代表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或者责任感不高,我们要反思的是公众诉求的反馈、举报人的保护制度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调查中,公众给出的阻碍举报的因素排序依次为:担心举报“石沉大海”,得不到反馈(36.4%);担心举报后遭到打击报复(34.9%);担心没有“铁证”,举报没有结果(15.5%);不知道有效的举报渠道(7.1%)。
民调认同建立完善的举报人保护制度是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30年来,评出的10个反腐名人,其中9人都遭到打击报复。现在的越级上访现象,也说明举报受理机制方面存在问题。很多举报得不到有效回应,甚至经过层层转批后回到被举报单位,出现被举报人拿着举报信找举报人谈话的尴尬局面。”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说。
他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制定《举报法》或者《举报人权益保护法》,有效保护举报人。其次,在举报受理机制上,应将信访机构和监察机构合并,将受理民众信访投诉与对不良行政行为的调查处理结合起来。目前的信访部门仅仅起到信访材料报送和转送这种中转站作用,应使两者发生更大的合力作用,做到凡举必查,针对不同的举报方式,给予不同的反馈。对于典型案件和网络公开举报案件,应通过网络及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从而更大程度地调动公众举报积极性。
调查发现,对于我国目前举报制度的改进,35.4%的人首选建立完善的举报人保护制度,34.4%的人认为应充分利用网络渠道,9.9%的人建议充分借鉴香港等地的反FB经验,6.4%的人认为应做到凡举必查,5.4%的人认为应制定《举报法》,让举报有法可依,5.0%的人支持“加大对举报人的奖励”,3.5%的人选择“鼓励实名举报,但不排斥匿名举报”。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反腐,还应在干部任用方面体现引导性。”何增科说,中纪委党风室每年搞一个测评,对干部廉洁度进行民意调查,能不能把结果公开,将廉洁调查结果和干部任用结合起来,并接受公众监督?
施杰表示,全民反腐举报氛围的形成绕不开网络举报这一途径。取消网络举报实名限制,会使得网络举报受理不受限,也能实现对举报人最大的善意保护。
调查显示,公众对有效举报方式的排序依次为:网络曝光(35.8%)、传统媒体曝光(31.3%)、向纪委举报(17.2%)、向检察院举报(11.4%)、向上级ZF机关举报(3.3%)、向GA部门举报(0.5%)。
施杰说,纪检部门应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公众举报。比如设立专门机构处理网络举报,规范网络举报信息的收集、处理和管理程序,设立网络发言人等具体制度等。无论能否立案,都应该给举报人一个回复。这是对公众热情和积极性的最起码尊重和支持,也是我们全民反腐的强大助推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为是
为是
当前离线
积分
24177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9-3-17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ye :ye :ye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三月三
三月三
当前离线
积分
8075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9-3-18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官官相互的```千万别没事告小状```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