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求职招聘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求职招聘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会员之家
›
六安百态
›
中国必将被房地产带入不归之路 ——兼谈眼下猖獗的“假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1762
回复
0
中国必将被房地产带入不归之路 ——兼谈眼下猖獗的“假按揭”托市问题
[复制链接]
草野微声
草野微声
当前离线
积分
335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9-3-25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当前的中国,尽管学历拥有率创造了历史,但由于教育的水分太大,真实的平均认知水平,仍旧处在海平面之下。其主要的标志,在于人们对是非观点的极度模糊,以及对丑恶现象的狂热追捧。基于此,在现代的华夏大地上,才出现了“只有房地产才能救中国”的奇谈怪论,以及由中央ZF出面竭力拯救房地产市场的“信心”行动。 房地产问题,可能是一个例外。一个人无论他居于什么样的高位,无论他是总理、副委员长等,只要他发表了他的房地产观点,人民就会自发地将他归入“既得利益集团”或“民生派”。这些当然要感谢近五年来公众参与的对房地产问题的深刻讨论。所以,不管是打着什么样的幌子,以什么样的理由拯救房地产市场,本质上就是在救助既得利益集团的掠夺之手,当然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不可能获得绝大多数人民的衷心支持。那么,这种所谓的房地产市场的“信心”,究竟能从何处而来呢? 世界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从来没有一个经济是依靠房地产获得成功的;依靠房地产的经济,最终只能走向不归之路。日本、美国已经演示给中国了,中国经济在房地产的带领下还能走多远,不需要几年就能看到最后的结局——在我看来,这个结局绝对不可能比日本、美国得到的好!
2003年以来的房地产政策,正是上届ZF上台之后,至今推行的一贯政策,之所以被绝大多数人民深恶痛绝,是因为它完全是一个由既得利益集团借助房地产开发,进行巧取豪夺的政策。这个政策的制定,是以剥夺农民和城镇居民对公有制土地的所有者权利和自由选择权利为前提的;而实施过程又如此血腥、巧取豪夺,丝毫不考虑对公众可支配收入的长期透支,这样的政策遭遇房地产市场危机,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时下,坚决支持房地产救市的,有中央ZF、地方ZF、
开发商
群体和银行体系。这些人为什么要如此置民情于不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意孤行呢?自然是利益驱使的结果。从中央ZF层面,房地产能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只要房地产不断涨价,房地产投资就可以确保中国经济动力十足,甚至“刹不住车”,根本不用为发展经济“绞”什么脑汁!另一方面,地方ZF卖地生财,可以大大减轻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压力,可以确保中央国家机关有钱花,“钱多好办事”,“下边的人都说好”。从地方ZF层面看,将土地从农民手中低价买入,然后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卖给开发商,不仅可以与
房产
开发商一道做地产商、发土地财,更重要的是这笔钱不列入地方财政预算,花起来无比随意、惬意。于是,为了获得来自房地产开发的各项税费和土地出让金,地方ZF自然与房地产开发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掠夺人民财富方面狼狈为奸了。房地产开发商群体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合法的“杀人越活”群体,他们自然要为自己的经营行为提供“合法”、“正常”、“新兴”等理论依据,更要求ZF不断创造条件,防止群众反抗,并为其更便利地掠夺提供新的政策工具。从银行层面看,中国的银行从来只认ZF政策,依靠高进入门槛的利差生存,基本不做增值服务,不需要什么企业家才能,只要拼命放贷就能赚钱,哪怕这些钱大量进入股市。这样的银行特别是国家控股银行,注定是预算软约束的,只要听从了国家政策,即使造成大片的烂帐,也不必担心银行破产。因为银行深信,掌握纸币发行权的国家,肯定会通过债务重组的方式,帮助银行大规模剥离不良资产
眼下就有一个很好的制造不良资产的手法。这个手法是房地产开发商和他们在银行的朋友们最熟悉的,它的名字叫“假按揭”。从根本上说,“假按揭”的产生,是由于银行信贷审查不严所致,也不排除银行人员与房地产开发商狼狈为奸所为。当然,如果银行强制性或哀告房地产商向他们贷款,在开发贷款还没有放松的前提下,只能遵循中央精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行开发商交来的每笔按揭申请;或者,授意员工与房企合作,共同作假以达成大规模放贷的“双赢”效果:对银行而言,钱放出去了,就可以放心计算预期增加的利润了;对房地产企业而言,不仅得到了最紧缺的资金,而且可以借助“假按揭”带动投机者入市,并对“持币待购”者形成强烈的示范效应。 最近深圳房价和成交量据说都在回升,但这是真实的情况吗?从网上签约资料看,有人趁者这次银行放贷运动,一个人做了600套预售房地产抵押登记。这种情况的发生,我相信这是银行部门高度配合的结果;如果这个人是炒家,除了银行纵容,中央ZF和广东省ZF救市房地产所提供的信心,恐怕是根本的动力所在。从结果上看,这个人究竟是“假按揭”制造者还是大炒家,其实已经很不重要;关键在于他通过住房消费信贷的方式,从银行套取了巨额信贷资金,同时也推动了楼市成交量的回升,造成了深圳市ZF、开发商、炒家欢欣鼓舞的房价上涨局面,吸引大量缺乏认知能力的消费者参与抢购,重温2003-2007年房地产暴涨和抢购的历史美梦。 梦毕竟是梦,再不可能回来了。
目前中国各地房地产供给过剩严重,普通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已经没有多少信心,房价即使在2008年有小幅回归,也远远改变不了目前“房价-家庭收入比”超过国际水平一倍以上的事实。这种伴生巨大房地产泡沫的市场除了大幅度回归,根本没有其他途径!因为,房地产价格作为经济景气的派生物,它所依赖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反转。 在我看来,2003-2007年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品出口导向和国内房地产疯狂推动的结果,是一个最不正常的、最畸形的经济增长时期。偏偏这样的经济还被最高层无比怀念,于是我们看到的一切救市方案和计划,根本的取向就是如何“再回到从前”、“怀念污染环境的日子”、“怀念疯狂房价的时代”。 然而,“逝者如斯夫”,依靠污染环境和掠夺百姓获得经济增长动力的时代,注定是难以重温了。目前全球经济严重衰退,出口衰减呈腰斩之势;国内收入严重分化,绝大部分人缺乏消费扩大能力。这样的情况,注定我国的经济增长失去了最根本的动力。
在出口和消费不振的条件下,试图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实在是倒因为果、后果难料。因为消费才是拉动经济增长(包括投资增长)的最终动力,脱离消费能力的过度投资,必然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更大破坏。除了房地产政策,包括中央和地方ZF主导的20多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都是以银行贷款为主要来源的。不加以正确的引导监督,这次庞大的投资运动注定会变成产生FB和豆腐渣工程的源头,更大的损失都是由银行承担,从而由储户最终承担的。 如果少数既得利益者的美梦,是建立在绝大多数人民财产损失、失去未来生活希望的基础上的。那么,促成这种局面的救市政策,则注定成为毒害经济和民生之举;而通过假象营造经济繁荣的,在真相败露之后, “信心”泡沫被戳破、兵败如山倒、身与名俱裂等,就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了。
让我们重温一下“饮鸩止渴”的典故。《后汉书·霍谞传》写道:“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用信心代替经济规律,就如同用毒酒止渴,还未到肠胃,咽喉就先烂了。在中国最先烂的有哪些呢?我看一是环境,特别是水资源环境;二是银行体系,所有的问题最终都指向银行信贷问题——这样的经济注定是危机四伏、一触即发的,还有哪怕一点点房价上涨的动力呢?! 所以,我奉劝有理性的中国人,千万不要被房市的假象蛊惑!只要稍有耐心,你就能亲眼看到,假按揭事件如连环地雷一样爆发的时候,那个时候将是中国房市彻底崩盘的时候。这也将应了“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的古话。只有投机的房地产市场崩溃,中国的经济社会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中国,才会真正迈向一条万众一心的健康复兴之路。
作者系曹建海,河北省永年县人,1967年12月28日生,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投资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