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587
  • 回复6

年度最具性价比硬件TOP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6 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性价比绝对是DIY永恒的话题,否则也就大可轻松地选择品牌机了。对于厂商而言,性价比又是一个“遮遮掩掩”的处理态度,因为过于提高产品的性价比无疑会伤及中高端产品线,而完全忽视性价比又无法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在这样的矛盾中,多数厂商采取了迂回战术,即不间断地提出一些高性价比产品。对DIY用户而言,如何拥有一双慧眼去识别厂商抛出的彩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临近年末之际,我们为大家精心选择了年度性价比硬件TOP10。尽管相关的奖项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其反映的客观事实也的确不容否认。此外,我们也欢迎大家积极参与留言,将您心目中的高性价比产品与我们一起交流。

一、Socket 754救命稻草——AMD 64位闪龙2500+

  从K7时代开始,AMD与Intel分道扬镳,其接口与Intel芯片组不再兼容,而速龙、毒龙、闪龙分别奠定了K7时代的辉煌。时过境迁,AMD于今年6月底正式停产所有的K7处理器,Socket A时代就此终结。经典逝去之后自然需要另一个神话来接替,以AMD为生的AMD自然明白这一道理,而今天的主角便是64位闪龙2500+处理器。


AMD 64位闪龙2500+

  在高端产品方面,AMD的技术实力一直并不逊色于Intel,但是由于品牌价值以及经营策略的关系,低端市场对于AMD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在K7与K8的过渡时期,AMD理智地推出固守Socket A平台的闪龙(Sempron)系列作为低端市场的主打,而如今闪龙已经过渡到K8时代,在Socket 754平台上落地生根。

  然而尽管如此,市场对于第一代闪龙处理器并不买帐,平庸的性能与并不出色的超频能力使之远不如Barton 2500+这位大师兄。更为令AMD感到难堪的是,原本主打中端市场的Socket 754 Athlon 64也显得碌碌无为,这直接令Socket 754市场变得死一般寂静。此外,无法支持双通道的Socket 754开始受到媒体的口诛笔伐,在加上Socket 939主板逐渐降价,因此在今年年中时甚至有人断言Socket 754马上要退出市场。

  就在这样的危急关头,AMD推出了64位闪龙2500+,起到力挽狂澜的效果。64位闪龙2500+依然采用Socket 754接口,但是其变化在于激活了64位计算功能,而且加入SSE3多媒体指令集。另外不容忽视的是,采用90纳米新工艺的64位闪龙2500+在超频潜力方面令人喜上眉梢,让无数喜新厌旧的DIY玩家利马忘记了Barton 2500+,从而真正进入K8时代。


AMD 64位闪龙2500+

  关于64位闪龙2500+的性能,应当说是完全值得肯定的,尤其是在大幅度超频之后。对于K8处理器而言,由于内存控制器集成在CPU内部,工作时钟与CPU同步,可以直接读写内存中的数据,从而将内存延时降至最低,因此达到更短的潜伏时间,所有的读/写请求都缩短了反应时间,对于提高整体性能有莫大的帮助。不要因为64位闪龙2500+无法支持双通道内存而遗憾,更不要钻DDR2的牛角尖,即便是单通道DDR400,其整体性能也依旧令人满意。

经典指数 ★★★★☆
超值指数 ★★★★★
保值指数 ★★★☆

二、流淌着贵族的血液——Intel Pentium4 506

  对于Intel而言,Pentium永远是一块金字招牌。以往DIY用户只关注Celeron系列,并视之为性价比风向标,然而如今的Intel在面对AMD的挑战时已经不再那么处之泰然,将Pentium处理器引入中端市场实属无奈之举。在当前Intel的产品线中,我们会惊讶地发现:Pentium4 506的价格居然只有850元左右,甚至部分地区出现过更低的价格。而对比64位Celeron D系列,其价格差距已经显得很小,这在Intel桌面处理器的发展历史中是十分罕见。


Intel Pentium4 506

  平心而论,在转入NetBurst架构之后,二级缓存对于Intel处理器的重要性已经不如几年前那样明显,但是高端毕竟是高端。Pentium4 506的出现无异于Intel放出的信号弹,如果此时还固执地认为64位Celeron D才是唯一的性价比之选,那么未免显得太顽固不化。

  现在的情况与当初486时代十分相似,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AMD已经逐渐赶上Intel,甚至在技术上有超越之势。为此,Intel当然希望与AMD分道扬镳,其第一款64位处理器Itanium与AMD的K8采用完全不同的架构,甚至Intel一度认为没有必要在桌面平台发展64位计算。然而Athlon 64以及Opteron的快速发展以及业界的积极配合让Intel感受到一种恐慌,在台式机处理器上借用IA-64架构又无法实现出色的32位性能,矛盾中的Intel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EM64T架构成为未来Intel处理器的发展趋势。


CPU-Z直接将EM64T识别为X86-64

  EM64T可以看作是IA-32与X86-64的结合体。原本IA-64架构在执行32位运算时使用转换器,此时效率之低下让调控能力极强的Inte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6 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日历壁纸

三、延续昔日的经典——ATi RV350

  对于ATi而言,前两年的产品线发展历程相当奇怪。备受瞩目的中端主力产品Radeon 9500居然因为成本问题而快速退位,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直接导致如今主流市场出现奇怪的局面:Radeon 9500的性能跨度贯穿整个中低端市场,普通64位显存的低频率版本可能还不如nVIDIA FX5200标准版,而高频率产品又不逊色于Radeon 9600,甚至直接挑战Radeon 9600XT。进入PCI Express平台之后,X550又意气风发。在很多消费者眼中,Radeon 9500已经成为一段传奇, 而这一传奇在2005年得到了延续。

  Radeon 9550和X550可以看作是ATi对付nVIDIA的重型武器,通过显存位宽与频率的演变,直接对抗从GeForce FX5200到GeForce 6600LE等一系列产品,这在ATi的产品线中可谓史无前例。标准版的Radeon 9550核心/显存频率为250/400MHz上,只需要使用4层PCB板即可制造,显存位宽可以是64bit或者128bit。从GPU核心来看,Radeon 9550与Radeon 9600完全一样,其RV350核心采用0.13微米制程,拥有4条渲染管道。


Radeon 9550的RV350核心

  然而表现在市场中,我们则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Radeon 9550和X550的价位从300元至800元不等,无论是显存配备还是PCB层数或是核心频率,都存在很大的差异,ATi对于厂商的这些做法也采取默认态度,毕竟激活市场更加重要。从性价比角度来衡量,不少超低价位的产品并不值得推荐。由于标准版产品的频率较低而且部分厂商为了节省成本而采用64bit显存位宽,因此整体性能很不理想,甚至远不如一些128bit显存位宽的FX5200。

  理性面对Radeon 9550应当是消费者的正确选择,不必过于追求超频表现,也更不能被低价位的产品所迷惑。如今市场上有不少500元以下的Radeon 9550,其中部分产品配备64MB 128bit显存,而且显存颗粒速度在2.8ns甚至更高,这类产品才是真正值得推荐的,毕竟128MB显存对于RV350核心的意义不是很大,只会造成成本的无畏提升。


399元的蓝宝Radoen 9550具备64MB 128bit 3.3ns显存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市场上出现不少采用GDDR2显存的Raedeon 9550,更高的频率使得其性能表现有了进一步提升,性价比也比较突出。进入到PCI Express平台,X550的表现也依旧令人刮目相看。如今不少配备双128显存的X600降价到399元,这简直令人感叹“性价比杀手”的到来。此外,当X550配合mBGA封装的高速GDDR显存颗粒之后,其速度为例被进一步释放,同样使用高速GDDR2显存的GeForce 6500因为显存位宽差距而无法企及。


GDDR2显存的X550

  经典指数 ★★★★★
  超值指数 ★★★☆
  保值指数 ★★★★

四、 不朽的SLI传奇——nVIDIA GeForce 6600LE

  在PCI Express显卡刚刚推出时,其性价比并不看好,当时nVIDIA的PCX系列对应AGP平台的产品时几乎没有什么性能优势,ATI的X300等系列也与同频率的Radeon 9550相差不大。更为重要的是,当时I915系列和nForce4系列主板价格不菲,甚至配套的LGA775处理器和DDR2也都是高端产品。毫无疑问,PCI Express成了硬件发烧友们最奢望的平台。


nVIDIA GeForce 6600LE

  不过时至今日,这一局面已经有了彻底的改观。不仅LGA775处理器、K8处理器和DDR2内存大幅度降价,相应的PCI Express主板也显得平易近人,特别是在nVIDIA推出nForce4之后,整个PCI Express平台的入门门槛大幅度降低。而在另一方面,新一代原生PCI Express显卡开始占领市场。nVIDIA通过NV4X的全新产品线布置令人刮目相看,不仅有面向低端市场的GeForce 6200TC,还有性价比突出的GeForce 6500以及秉承SLI技术特色的GeForce 6600LE,再加上前一段时期非常活跃的GeForce 6200标准版,整个显卡的时代潮流已经被nVIDIA由AGP推向PCI Express。


nVIDIA GeForce 6600LE

  在整个中低端PCI Express市场中,GeForce 6600LE应当说非常引人瞩目。尽管GeForce 6600LE和其它NV44核心一样只具备4条渲染管线,但它却是不折不扣的GF 6600系列产品。之所以这样命名便是因为其HDR以及SLI技术,特别是SLI技术令中端市场的选择余地瞬间变得更加广阔。如果说GeForce 6600目前的价格还是略显高昂,那么GeForce 6600LE显然是一座连接中高端市场的桥梁。电脑上能够显示的颜色目前是红、绿、蓝、Alpha等4个通道,每个通道8bit,也就是每个通道上2^8=256种颜色,存储一种颜色就需要4个8bit的空间,是32bit的空间。可是实际处理图片的精度依然不能满足要求,随着进一步图形处理运算,颜色部分就会产生变化,那么这么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6 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亮出尘封三年之剑——nVIDIA C51芯片组

  从nForce3开始,nVIDIA一直没有像很多人想象中那样按部就班地推出整合芯片组,甚至似乎在有意避免。事实上,出现这种局面并不让人感到奇怪,毕竟整合芯片组对于显卡市场的冲击实在太过明显,nVIDIA一直在谨防成为显卡市场的“创新声卡”。以技术研发实力来看,nVIDIA应当是最有资格推出整合芯片组的厂商。当年的nForce2 IGP凭借双通道优势完全战胜同时代的Intel Extreme,其整合的NV17核心几乎与独立版的GeForce4 MX没有区别,甚至渲染管线数量都未减少,只是因为没有取得P4芯片组授权而没能与Intel正面交锋。

  毫无疑问,所有人都在期待nVIDIA重现整合芯片组市场的辉煌。近期nVIDIA终于推出了C51整合芯片组,其合理的价格定位以及出色的性能将使得K8平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C51分为C51G和C51PV两个型号,其内置的显示核心分别为GeForce 6100和GeForce 6150。


nVIDIA C51南北桥架构图

  GeForce 6100与GeForce 6150都是基于NV44核心的GeForce 6系列产品,内置2条像素渲染管道与1个Vertex Shader流水线,全面支持Shader Model 3.0。这两款内置显示核心的区别在于频率与视频功能。GeForce 6100时钟频率为425MHz且并不支持PureVideo功能,而GeForce 6150时钟频率则为475MHz,并完全支持PureVideo功能和多屏幕输出。nVIDIA的PureVideo功能已经成为吸引视频玩家的利器,其硬件解码补偿与视频画质优化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事实上,即便是GeForce 6100也具备非常出色的3D速度,其425MHz频率对于整合芯片组而言已经非常惊人,大幅度领先于其它整合芯片组,这与nVIDIA全新的90纳米制作工艺也有很大的关系。


PureVideo中的硬件解码加速功能

  C51整合芯片组并非是单芯片设计,与之搭配的南桥芯片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针对中端入门级市场的nForce 410,另一个是nForce 430。这两款南桥的区别在于,通常与C51PV搭配的nForce 430多了千兆网卡(包含硬件防火墙)和RAID5功能,而且可以支持多达4个SATA2通道,也比nForce 410多提供一个PCI Express x1接口。令很多消费者感到兴奋的是,无论是nForce 430还是nForce 410,都将全面支持HD Audio,提供32Bit 192KHz 7.1声道音效。从整体表现来看,在K8平台有着更高地位的南桥芯片显然使得nVIDIA的整合芯片组性价比大幅度提升,而集成高性能3D核心的北桥也并没有让大家失望,跨入DirectX 9.0c与Shader Model 3.0也将因此而变得轻而易举。


C51G和C51PV的功能对比

  目前在K8平台推出整合芯片组的厂商有不少,然而如果整合芯片组彻底失去3D速度并不是可取的方案。大多数K8整合芯片组仅仅用“面向商用市场”作为托词,面对家用市场时也就苍白无力。而nVIDIA C51系列不仅能够实现平易近人的价格,还具备当前性能最好的集成显示核心,甚至其搭配的南桥芯片都功能不俗。再加上额外提供的PCI Express x16接口,用户再也不会感到整合主板是鸡肋,真正体现出整合主板高性价比的一面。


nVIDIA C51芯片组主板

  经典指数 ★★★★☆
  超值指数 ★★★★☆
  保值指数 ★★★★

六、承前启后的中流砥柱——VIA PT880 Pro芯片组

  尽管AMD的K8系列处理器在DIY市场聚集了大量人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如今Intel平台依旧占据着更多的市场份额。对于VIA的芯片组部门而言,成功捍卫AMD平台之后便要全力夺回在Intel平台失去的市场。事实上从Pentium III时代开始,VIA就在Intel芯片组领域与Intel原厂芯片组平分秋色。经历短暂的授权风波与PT800/880芯片组的成功试探之后,VIA的Prescott芯片组重新起航。在高端领域的PT894/PT894 Pro已经不逊色于Intel旗舰级芯片组,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将留给PT880 Pro芯片组,这也将是与I945P以及I915P芯片组形成混战的VIA主打产品,其在中低端市场的表现将令人十分期待。


VIA PT880 Pro芯片组

  Socket 478接口的Celeron D一改上一代Celeron4性能薄弱的问题,而且出色的超频性能吸引了大量用户,几乎占据Intel桌面处理器70%左右的份额。然而Intel已经打算逐步停产Socket 478接口的Celeron D,因为LGA775接口被钦点为接班人,这也是整个Intel产品线计划中的一部分。毫无疑问,未来LGA775接口的Celeron D J将会占据中低端市场,但是与之配套的芯片组却成为一大难题。

  I865PE/I848P以及VIA PT800/PT880都可以在主板厂商的改进设计下实现LGA775接口,但是此时成本还是相当高,也不可能量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等待新一代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6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廉价的天籁之音——Audigy2 ZS

  随着nVIDIA SoundStorm、Intel Azalia、VIA Envy24等整合型声卡芯片的诞生,留给独立型声卡厂商,特别是Creaive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不得不承认,声卡技术的发展几乎已经走到了终点,在短时间内很难有较大的突破。但是也应当认识到,目前整合声卡仅仅在DSP处理能力方面令人刮目相看,真正的音质表现并不能算是出类拔萃,因此独立型声卡尚有存在的价值。

  Audigy2 ZS声卡与Audigy2相比,前后置四声道信噪比提高2dB,而且前后中央声道与重低音声道从信噪比90dB提高到108dB!信噪比在90dB以上之时,如果用音箱的话是不易感到有背景噪音的存在,只有用中高档耳机才可以察觉到背景噪音的存在,所以Audigy2 ZS声卡在现阶段可谓是民用娱乐高档声卡了。Audigy2 ZS中的EAX ADVANCED HD音乐播放强化工具最有趣的新增特色,可以提供卡拉OK特效等,甚至支持实时去除音乐档案中的人声部分,直接转换成背景音乐,用户可以以最简单的方式拿来配唱,而不用以软件方式实现效果并不好的音频软件处理。


Audigy2 ZS

  目前市面上能够支持7.1声道输出的声卡不止Audigy2 ZS这一款,其他支持7.1输出的声卡在WinDVD或是PowerDVD播放软件相关音频解码功能的支持下,也能够获得不错的输出效果。但需要强调的是,Audigy2 ZS不需要依靠软件的解码功能,其强大的DSP主芯片能够代替CPU来完成这一工作,而且在解码效果上更胜一筹。Audigy2 ZS的价格大约为800元不到,部分DELL OEM版的价格更是只有400元不到。由于Audigy4的出现,Audigy2 ZS显然已经不再是旗舰级产品,也因此让价格大幅度滑落。但是对于真正追求性价比的用户而言,Audigy2 ZS还是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

  经典指数 ★★★★☆
  超值指数 ★★★
  保值指数 ★★★★

八、19英寸宽屏LCD该卖多少钱——Acer AL1916W给您答案

  相比传统4:3长宽比的屏幕,宽屏显示的优势很明显,越来越多的笔记本以及LCD厂商也将在今后所有产品线中全面启用宽屏技术。宽屏的分辨率更高,视野更宽阔,而且视觉感觉很好,可视范围比相同尺寸的普通屏幕要多出25%以上,对增大工作区域进行多窗口操作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娱乐方面由于16:9或者15:9的比例是DVD视频格式的标准模式,宽屏自然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真正意义的“个人影院”。

  除了常见的娱乐用途外,人们还创造出更多的宽屏使用价值。如很多软件都有浮动工具栏,使用4:3的屏幕时,无论将这些工具栏放在工作窗口两侧还是上下两端,它们都会影响屏幕中间的工作区。无论是遮挡工作区还是使工作区缩小,结果都是使用户操作窗口变小。然而使用宽屏之后,工具栏可以放在屏幕两侧,而中间的4:3工作窗口面积基本不受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宽屏还能在视野空间与节能效果上取得最佳的平衡。很多用户都认为14英寸宽屏LCD的视觉感不亚于普通15英寸LCD,而用在台式机的时候,19英寸宽屏的视野效果媲美于20英寸LCD。

  此外,用于台式机显示器的19英寸宽屏在字体方面也能处理得十分得当,不会像少数笔记本的超高分辨率LCD那样将字体缩得很小,可谓更加实用而自然。宽屏显示器还有一项被大家所忽视的优势,那就是更加均匀的屏幕亮度。宽屏屏幕照明灯管安装在屏幕下方,与传统4:3屏幕相比纵向距离缩短,横向距离长,较长的灯管设计和较短的照射距离使得光源能更好地利用,此时亮度保持均匀切边角可以达到和中心相同的亮度。


Acer AL1916W

  其实从成本分析来看,宽屏显示并不会明显提高产品成本,但是由于液晶面板切割时的产量因素,目前大多数宽屏LCD还是价格奇高,其中19英寸宽屏LCD普遍在4500元以上。然而令人不敢想象的是,Acer在年末推出了价格仅仅2499的19英寸宽屏LCD,型号为AL1916W。AL1916W并非是有价无货的噱头,只不过供应量偏紧,但是基本上在全国各地一线城市都能买到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6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九、解决燃眉之急——献给内存的集体奖

  也许你猜到的开头,但是你却猜不到结局。套用这句流行的时尚化来形容今年的内存价格走势无疑十分贴切。随着Vista这款全新的操作系统即将普及,未来用户对于内存容量的需求将是惊人的。此外,越来越的游戏软件开始要求大容量内存,而我们的64位处理器似乎也早早地为跨越4GB限制而做好了准备。在这种状态下,用户对于内存容量的需求将是史无前例的,或许明年1GB就会成为标配,而4GB才是真正的发烧级配置。


很实惠的DDR400内存

  在以往的几年,内存价格的波动总是牵动人心,而今年则呈现出单边下滑的态势。更加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还是DDR2内存的价格走势,因为我们的确低估了其普及速度。在年初,相同容量的DDR2内存价格会是DDR400内存的2~3倍,而在临近年末之时,居然大量DDR2内存的价格比DDR400内存还要便宜。尽管我们可以批评现有的低频率DDR2内存因为延时过高而显得性能一般,但是性能提高却是不可否认的。
对于如今的消费者而言,市场上低价位的DDR400内存随处可见,大量名牌512MB产品的价格都约在340元左右,因此我们将这一性价比奖项献给整个内存行业。至于DDR2内存,除了高频率的DDR2 667/800,其余也都在价格上显得平易近人。


如今DDR2内存也不再昂贵

  经典指数 集体产品
  超值指数 ★★★
  保值指数 ★★★

十、激光的魅力——罗技G5游戏鼠标

  平心而论,如今光电鼠标基本上已经发展到尽头,采用新型技术才是发展出路。罗技近期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其MX1000最大特色就是抛弃了传统的光学传感器,首次采用激光光学引擎。根据罗技宣称,其精确度可以达到之前鼠标的20倍,尽管很多用户对这一说法略有保留,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的确在精确度方面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激光鼠标原理跟光电鼠标差不多,只是把发光二极管换成了激光二极管来照射鼠标所移动的表面,如图我们也能清楚的看出它们之间一些细微的差别,激光光线具有一致的特性,当光线从表面反射时可产生高反差图形,出现在传感器上的图形会显示物体表面上的细节,即使是光滑表面;反之,若以不一致的LED作为光源,则这类表面看起来会完全一样。


激光鼠标的工作原理特点

  尽管MX1000的表现的确令人满意,然而其价格也不便宜,不符合我们的性价比原则。好在罗技及时推出了G5。在外型上G5和MX500并没有什么区别,G5采用了优质的ABS工程塑料作为产品外壳,整个鼠标呈生铁色,无论是在视觉还是触觉上G5都给人一种生锈的感觉。性能上,G5使用了类似MX1000的激光引擎,采样频率达到了2000dpi,这个速度肯定有一些玩家刚刚上收拾不太适应,所以罗技G5提供了On-the-fly实时灵敏度切换技术,通过鼠标前端的调节按钮,无需驱动程序即可通过鼠标中间的“+”及“-”键瞬间调节完成400、800、2000dpi分辨率间的切换。由于罗技G5价格仅仅是360元左右,比起其它高端产品可谓便宜不少,部分工包产品甚至价格更低,因此显得性价比非常突出。


罗技G5游戏鼠标

  经典指数 ★★★★
  超值指数 ★★★☆
  保值指数 ★★★★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11-21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hy :hy :hy 好帖子,看到的晚了。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12-25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宝显卡做工真垃圾蓝宝显卡做工真垃圾蓝宝显卡做工真垃圾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