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9630
  • 回复51

[摩托车] [注意][推荐]低价车的猫腻,让我告诉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8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color="#f70909" size="7"><strong><font size="6">低价车的猫腻,让我告诉你</font><br/></strong></font><font size="3">很多人不解的问题,为什么同类型的车有些只要3~4000甚至2000多,而品牌的最少也要5000左右?在买车的时候,做低价车的经销商也许会告诉你,品牌车就是一个牌子值钱,而且广告费用高昂,其实东西都差不多。如果你庆幸得到这样的回答,那么实际的不幸已经随你而来。这里我要告诉你,低价车的猫腻。 <br/><br/><strong><font color="#0909f7" size="4">1:外表。</font></strong>
                        <br/>有些朋友发现,嗯,现在便宜车的外壳也很不错呀,漆很亮,也很厚实。但是,如果你注意下那些买了一两年的低价车,却发现,颜色退了,并没有碰撞,有些地方却裂了。 <br/><br/>提示:优质外壳采用ABS材料,加工难度大,强度高,耐碰撞。热胀冷缩系数小。而低价车的外壳往往使用低价丙烯材料,成本仅为ABS的30%,只有通过加厚提高强度,热胀冷缩系数大,接缝易开裂。优质外壳喷涂使用高档聚酯漆和先进喷涂工艺,耐水耐晒。低价车的外壳喷涂则为普通调和漆,只适合室内使用。 <br/><br/><strong><font color="#0033ff" size="4">2:车架和轮毂等大金属件。</font></strong>
                        <br/>钢材和铝锭都不是便宜货,因此,这些东西上做点手脚既省成本又不易被消费者注意。车架腐蚀断裂和轮毂崩裂的报道大家都听说过吧。 <br/><br/><font color="#3809f7" size="4"><strong>3:电气原件。</strong></font>
                        <br/>点火器,闪光器,灯具,仪表,开关等等。是不是感觉低价车的这些东西很容易失效呀。 <br/><br/>提示:凌鹰使用的上海NS仪表,出厂价就要100大几,客服售价300以上。而市场上相同的仿冒品只要30元。一只CDI,便宜的只要10元。而直流数字点火器最少50以上。凌鹰的手把开关总成,200多一套,正常最少使用5年,而低价车采用的不过2~30元,这些出自手工作坊的零件,往往是低价车的至爱。 <br/><br/><strong><font color="#0909f7" size="4">4:化油器。</font></strong>
                        <br/>化油器的品质对于机车的影响相信大家都深有感触。涉及油耗和启动行驶问题。有些低价车,买来时什么都好,但是时间稍长就又是冒黑烟,难启动,耗油高,加速不均匀,最后只有更换。反观品牌车,基本是从一而终。 <br/><br/>提示:化油器是相对精密的部件,即使有些外表铸造痕一般,这个部件讲究的是“内功”品牌车的化油器基本是TK,mikuni(米库尼,又叫三国),keihin(京滨),国内德利deli,中诚,最少也是坤孚kf。一只125用等真空的TK出厂价就是400以上。德利,中诚也要百多元。 <br/><br/>而随便看看杂牌车的化油器,什么怪牌子都有。而装升尉sheng way化油器的还算是很有“职业操守”的了。这些化油器多为福建和浙江的小厂,多以福建福鼎为多。曾经见过一只化油器的厂家竟然是某某煤气用品厂,不错,似乎还有点瓜葛。市场上,只要60多元就可以买到一只125踏板使用有名有厂的“正规”等真空化油器。80多元就可以买到升尉shen way。而这些产品的质量,就如它的价格一样低劣。 <br/><br/><strong><font size="4"><font color="#0909f7">5:发动机。</font>
                                        <br/></font></strong><br/>买新车的时候,你会感觉,低价车的声音很不错,甚至比品牌车的声音还小。但是几千km以后,却发现声音发散。接着就是各种各样的怪声音来了。 <br/><br/>提示:优质曲轴轴承多为F级以上高速轴承,噪声小,耐磨损,运动阻力小。一对NTN的高速曲轴轴承要价160以上,而低价车的配用曲轴整只都只要100元左右,上面的轴承为普通产品,只适合低速场合,高速运转极易产生间隙。品牌车的气缸,活塞,摇臂等等滑动摩擦表面都采用了硬质合金镀膜,而低价车的仅仅是表面抛光。我们可以看见,很多行驶了几万km的品牌车,摇臂表面依然基本平整,没有明显磨损的痕迹。而一些低价车的摇臂,几千km就已经出现很明显的划痕,即使有些低价车还使用高价合成机油。先天不足靠后天保养是徒劳的,机油只能延缓磨损,却不能改变本质,对于劣质配件,也许发动机的每一个运转周期对它造成的磨损都是致命的。这些就是低价车几千km声音明显发散,变化的原因。 <br/><br/>综上所述,图一时的便宜购买低价杂牌可能会让你损失大量的维修费用,燃料费用,时间和精力,影响心情。而且,也难以体会真正的驾驶乐趣。因此,鄙人也全力反对购买杂牌,何况如今品牌价格也下降了不少。如果你不希望有上班迟到遭领导斥责,半路推车被人嘲笑,以及忍受MM抱怨的目光等等等等,那么,买车前请三思了。 <br/></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7 16:50:56编辑过]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6-7-18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6-7-19 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对![em01]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7-21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color="#f70909" size="7">我就搞不明白:我们六安人怎么就喜欢买杂牌的摩托车!???</font><br/>&nbsp;</strong></p><p><font size="6"><strong>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独自孤独的大力宣传品牌摩托车的原因!</strong></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0 23:07:49编辑过]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8-17 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color="#0909f7" size="5"><strong>终于患上“名牌综合症”</strong></font></p><p><font size="3">在广大消费者中,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士与另一部分迫于面子问题的人群在个人消费中逐渐产生了对名牌的依赖,基本上到了非名牌不买的地步,这即是所谓的“名牌综合症”。最近,有关机构又对此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患上这种特殊病症是由于大脑前额叶中长皮层所致,该部位有着趋炎附势的特性。</font></p><p><font size="3">我们姑且不对这种症状发表评价,当从市场与消费的角度看,患上“名牌综合症”是好事,说明消费能力够了、消费品位高了、消费视野宽了、消费观念成熟了。众所周知,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消费以杂乱著称,所缺少的正是患有“名牌综合症”的消费人群。可喜的是,自2004年以来,这种窘境正在改变,中国越来越多的摩托车消费者终于被感染,患上了“名牌综合症”,换句话讲就是品牌意识明显加强了。</font></p><p><font size="3">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源于以下相关信息:</font></p><p><font size="3">其一,自2004年以来, 品牌车的销量呈急剧上升状态;</font></p><p><font size="3">其二,自2004年以来,品牌集中度稳步提高,2004年前十名品牌的产量占到总产量的61.6%,到了2005年一季度,前十名所占比例估计达到65%左右,可以说,中国的品牌集中度达到了有史以来第二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font></p><p><font size="3">其三, 来自日本和台湾等地的外来国际品牌得到了市场的实质性认可,销量上升更快,大大超出人们的预计;</font></p><p><font size="3">其四,原来成为杂牌车福地与安乐窝的乡镇市场也逐渐交由品牌车来统治了;</font></p><p><font size="3">之所以中国名牌摩托车一下子翻身做主人,并非中国消费者一夜之间成熟了,</font></p><p><font size="3">也并非“名牌综合症”“非典”般易于感染,更不是众多品牌车生产厂倡导的直接结果,而是有着一定的市场和社会背景,若加以分析,无非在于以下几个方面:</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第一,经济与市场规律使然,低端消费与劣质盛行都只是特定环境下的短期行为,不仅ZF不允许,市场规律也不会答应。</font></p><p><font size="3">第二,在与合资与外来强势品牌的竞争中,国内品牌感到了差距;在与杂牌的对抗中,国内大品牌又感觉很受伤,在综合品质与价格两极要素后,国内品牌只能有一种选择——生产销售尽可能高的质量加上尽可能低的价格的混合物,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品牌车有了相对适中的价格,从而使相当多原来无力购买品牌车的消费者上线,轻而易举地加入品牌消费的行列,品牌生产与品牌消费得以有效对接。</font></p><p><font size="3">第三,当消费者尝遍杂牌车的苦果之后,他们的二次消费必然直指品牌车,毕竟“<strong><font color="#f70909" size="4">三台新杂牌车敌不过一台品牌车”,</font></strong>更何况间接的经济损失与无辜的精力消耗,摩托车产品质量不是简单的算术,原来可以“3 小于1”啊!<strong><font color="#f70909" size="4">吃一堑,长一智</font></strong>,杂牌时代之后必然是品牌天下。</font></p><p><font size="3">第四,还是要谈到乡镇市场,这个从城市手中接管摩托车掌控权的决定性终端在经历最初的探索阶段之后自觉地走向成熟,经销商不再处于原始的资本积累,不再对经销杂牌带来的成长性烦恼听之任之,转而经销比较轻松、有档次的品牌车了,再加上部分县市级品牌经销商网络的下移,品牌之风自然在乡镇盛行了,而残留的城市市场原本就是品牌车的乐园,两相结合,自然是品牌车大行其道的时候了。</font></p><p><font size="3">第五,乡镇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高与农村道路状况的好转当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还有,在城市打工人员不仅带回可大把可供买车的钞票,还带回了城市里的品牌消费观念,从而引发并加速了乡镇消费观念的变化与更新。</font></p><p><font size="3">第六,几乎全部品牌车在遭遇城市禁限摩的碰壁之后把营销与炒作重点转向农村,凭借自身的优势很自然地把原来杂牌车独享的蛋糕据为己有。</font></p><p><font size="3">第七,杂牌本来就是一种不成熟的投机行为,当市场机遇不再的时候,他们很自然选择另谋出路,让路给品牌车了。 </font></p><p><font size="3">虽然中国摩托车消费的“名牌综合症”来得晚了一些,但是毕竟来了。面对这样美妙症状的蔓延,是各品牌企业进行“品牌塑造”与“品牌狂想”的时候了。</font></p><p><font size="3">可想而知,只有诸多品牌企业在“品牌”这个含金量很高的物件上巅峰对决、一决高下的时候,中国的真正名牌车就要诞生了,一个摩托车强国就要诞生了,患有“名牌综合症”的消费者就能就近享用来自中国的世界名牌了。</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3 22:03:13编辑过]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6-9-2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p>因为品牌的价格太贵了</p><p>一台车赚你1000多</p>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9-4 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嘴河马</i>在2006-9-1 22:59:11的发言:</b><br/><p><font size="3">因为品牌的价格太贵了</font></p><p><font size="3">一台车赚你1000多</font></p></div><p><font size="3">看来你是外行啊!呵呵!应该说是杂牌摩托车一辆是赚你1000多!品牌摩托车是赚你300-500!(包括厂家返利!)</font></p>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9-4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杂牌摩托车出厂价一般在1600-3000元!(拼装摩托车价格更低!仿冒本田、铃木、雅马哈的款式、打上假冒商标,出厂价在800---1000元!)零售价格在3000---5000之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3 22:17:10编辑过]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6-9-4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还在不在,在下有事相求?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9-4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font color="#f70909" size="5">摩托车市场进入品牌时代</font></strong><p>&nbsp;&nbsp;&nbsp;<font size="3"> 进入2006年的摩托车市场上,出现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摩托车的价格继续逐渐走低,摩托车已由以前的“贵族”产品变为普通消费者都能用得起的消费品;二是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知名摩托车品牌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地扩大,以豪爵、隆鑫、建设、嘉陵、力帆、宗申、轻骑、钱江、金城、新大洲本田等品牌为代表的摩托车正在逐步成为市场的主导。<br/><br/>&nbsp;&nbsp;&nbsp; <b>一、杂牌摩托车淡出市场</b><br/>&nbsp;&nbsp;&nbsp; 两年前,面对摩托车市场激烈的竞争和杂牌摩托车充斥市场的混乱局面,一些知名品牌摩托车企业曾发出了“国内摩托车市场太复杂,简直无法做下去”的感叹。据不完全统计,两年前在国内摩托车市场上销售的摩托车品牌上百个,这些品牌的生产企业大的年产几万辆,小的只有几千辆。之所以一拥而上,主要原因还是前几年摩托车的价格较高,生产摩托车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润。于是,投资几万、几十万组装摩托车的企业比比皆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一些小的摩托车企业开始降价,如70cc排量的摩托车,价格从5000多元逐步下滑到3000多元,有的品牌甚至降到了2000多元。<br/>&nbsp;&nbsp;&nbsp; 混乱的价格,导致混乱的市场,加上一些消费者的不成熟,一段时间里杂牌摩托车在市场上非常走俏。但时间一长,由于实力、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种种问题,杂牌摩托车的形象在市场上一落千丈。进入2006年后,摩托车市场已逐渐由混乱转入理性,市场上销售的摩托车品牌已从高峰时的100多个下降到40多个,市场上的杂牌摩托车越来越少。<br/><br/>&nbsp;&nbsp;&nbsp; <b>二、摩托车消费也要认牌子</b><br/>&nbsp;&nbsp;&nbsp;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年国内摩托车市场出现的品牌化趋势,和近年来摩托车企业激烈的竞争密不可分。通过激烈的竞争,使消费者对摩托车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许多以前认为只要是摩托车都差不多的消费者,也明白了不同品牌的不同区别,知道了选择品牌的重要性。<br/>&nbsp;&nbsp;&nbsp; 表面上看,一个知名品牌的摩托车和一个杂牌的摩托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进一步看,名堂可不小。<br/>&nbsp;&nbsp;&nbsp; 首先,从品质上讲,发动机、零部件档次的高低决定了摩托车成车质量的高低;其次,从售后服务来讲,知名品牌的摩托车都有较为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和“三包”保证。<br/>&nbsp;&nbsp;&nbsp; 据了解,目前国内知名品牌摩托车所用的发动机和零部件,一般都选用国内正规厂家的产品,甚至国外的产品;在品质的控制和管理上都非常严格,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br/><br/>&nbsp;&nbsp;&nbsp; <b>三、竞争刚刚拉开序幕</b><br/>&nbsp;&nbsp;&nbsp; 品牌时代的竞争,实际上是实力的竞争。刚刚进入品牌时代的国内摩托车行业,已能闻到浓浓的硝烟味。<br/>&nbsp;&nbsp;&nbsp; 在目前的国内摩托车市场,豪爵、隆鑫、建设、嘉陵、宗申、力帆、钱江、轻骑、金城、大阳、新大洲本田等第一集团的品牌占据了三分之二多的市场份额,五羊本田等第二集团也有很强的实力,且都还在不断地进行投入。种种迹象表明:国内摩托车市场上的竞争,已从以往的低层次价格战,发展到了更注重品质、服务,营销理念的品牌战。<br/>&nbsp;&nbsp;&nbsp; 国内摩托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已向国内的摩托车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企业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含量,还需要有好的市场营销策略,给消费者更好的服务,如:摩托车免费保养、送保险等等。<br/>&nbsp;&nbsp;&nbsp;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现阶段国内每年的摩托车的需求量只有1500万辆左右,而全国总产达一千九百万辆,数量还是偏多。因此,可以预见,面对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国内摩托车市场的品牌之争将越演越烈。</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7 17:08:46编辑过]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