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楼街 一个跨时光的街 两种不同的生活
时光在打磨 六安的每一寸土地,总有走得早的,来的晚的。在这个暴雨重洗城市温度的一天,小编带着相机,走访老六安那曾经繁华的古楼街。 虽然小编不是地道的六安人,但走遍整个保留着老六安旧貌的古楼街,还是被它久远的历史留下印迹所感动。不走,不访,不知道,原来,老六安的曾经也是这样辉煌着,即使岁月斑驳了所有,但,老人们的话语还是能带给你震撼,仿佛一切都在你的眼前慢放……
从古楼街的东走到西 感受岁月烙下的印记 不是因为最新的拆迁消息,也许暂时我还不会再来看看你。古楼街,隐藏在六安最繁华的云路街之外侧,用一道水泥墙和没有印迹的“围栏”隔断了新与老的联系。 让我再看一眼,古楼街,你曾经繁华的容颜 也请你待我路过时,再讲一遍 关于那年,那时,那日的 峥嵘与繁华,生活的欣欣向荣 这里依然住着六安人,老六安的青年们。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更替,他们成了这段历史最后的见证者。 ▲黄梅影剧院 这里曾经是老六安最热闹的地方。在没有电视机的年代,六安人唱黄梅戏,唱庐剧,不说万人空巷,至少是人们最好的选择。 现在,只剩一座几层楼在这里,告诉前来的人,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 ▲六安县人民医院 早远的六安“县”人民医院,只不过,现在只留下来几栋楼而已。在门口休息的大爷说,这里的医生后来都去了市立医院。 不知,曾经在这里的新生命,会回来再看一眼吗? ▲第80号小区 陪着我一路走的老大爷只是说,这里曾经是公安局的家属小区。依然有着人火气的小楼,估计只有“第80号小区”更能让人感慨一下。 ▲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旧址 只剩下一座空的灰瓦房。从木窗棂看进去,里面只是一片空荡荡。大爷说这里是六安最有名的文物,但上面的“到此一游”又是什么呢? ▲裕安区人民武装部 一看名字,曾经这里一定是军队轰轰。现在,还有一幅门牌和小洋楼还在说,这里的故事,你们值得去探究一番。 ▲老六安的小巷 不管是看了几遍,都会觉得这里依然到处都有着浓浓的人之常情的感情。它们不冷漠,它们有感情,似乎不管你是生人,还是熟人,在这里,你依然能感受到家的味道。 ▲裕安区文化馆 这里是隐藏在浓浓商业气息里最宁静的场所,除去了那一幢前面的高楼。走进里面,文庙和古树,和古树下的阴凉,都是让人舒服的。 ▲鼓楼粮店 可以想像,曾经这里,有着多少人的拥挤,和丰收的兴奋。随着时光的游走,这里也将会随着时光,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摇篮——老城北小学 聊天的老人说,因为这里经常下雨出不了水,学校就搬了…… 当我要走时,老人说,你应该再看看这里…… ▲刘邓大军渡江作战临时指挥部纪念室 老人若不说,我一定不认为这里只剩外壳的、没有屋顶的小房子曾是伟人们指挥千军万马作战的地方。当我看到这块牌时,心里的崇敬油然而生! ▲老六安门牌号 岁月带走的是一代代人
但,有着锈迹的门牌 却自带一种指引 看到门牌,就知道 家,就是这里 ▲老六安的老房子 都说,一砖一瓦都有感情 更何况,陪着走过风雨几十年的家 这里有快乐,有痛苦,有幸福 更有着每年的平安祈福
古楼街 老六安的最后记忆
原来,老六安,真棒! 岁月如白驹一隙 带走的不仅是旧事物 有时,还有我们麻木的感情 但,偶尔来看看这些老物件 你的心,会有触动 你的心,会有汹涌 岁月,可走 但,老的物件不能丢! 有时候,一条横幅 带走的不仅是老六安曾经的印迹 还有一大片老六安人的感情 但,生活就是这样 一步不回头朝前走 N年后,站在这里的 将是更繁华的新六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