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0133
  • 回复168

中华鱼类图谱大全 你钓上过几种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3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头背部骨板光滑。背鳍前骨板一般为12~14。幼体骨板之间的皮肤光滑,成体较粗糙。头部皮肤布有梅花状的感觉器一陷器。鳃耙14~28。   为洄游性鱼类,栖息于大江河及近海底层。秋季上溯至江河上游水流湍急、底为砾石的江段繁殖,产卵期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卵为粘性。一般成熟雄鱼重80市斤以上,雌鱼重240市斤以上。亲鲟在生殖期间基本停食,幼鲟主食各类底栖动物,成鱼食昆虫幼虫、硅藻及腐殖质。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名: 长江鲟
俗 称: 鲟鱼、沙腊子

各行骨板问的皮肤遍布颗粒状细小突起,极为粗糙,头背面在幼体具有明显的小刺。背鳍前有10~12块骨板。鳃耙33~54。   为淡水定居性鱼类,栖息于长江上游水流较急、石质河底的十流中。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达到性成熟的个体,雌鱼体重为20市斤左右,雄鱼体重10市斤上下。鱼卵可加上成鱼子酱,鳔和脊索能制作鱼胶。分布于长江上游。可在上游建立人工孵育场培养幼鱼放流,并可作为大型水库的放养对象。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名: 白鲟
俗 称: 象鱼、鲟钻子


  头部特长,占体长的1/3,小个体约占体长的1/2,布有梅花状的感觉器一陷器。吻延长,呈剑状,其腹面具短须1对。眼甚小。口大,下位,弧形,上下颌均具细齿。鳃孔大。鳃膜后缘尖。体表光滑无鳞。   栖息于江河中下层,有时进入大型湖泊。健游,性凶猛,主食鱼类,也食虾、蟹等。春季在长江上游产卵。是著名的珍稀鱼类,为我国所独有,在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生长迅速,个体特大,“千斤腊子,万斤象”之“象”即指白鲟。曾记录过体长达7米者。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名: 鲥
俗 称: 三黎鱼、三来


  体侧扁,腹缘有锐利的棱鳞,排列成锯齿状。口大,端位,上颌正中有一缺刻。鳞片大而薄,无侧线。   洄游性鱼类,生长于海中,每年4~6月溯河行生殖徊游,6~7月产卵,卵浮性。产卵后亲鱼即降河归海,幼鱼进入支流或湖泊中肥育,以浮游生物为食。9~10月人海。   个体较大,肉细脂厚,为鱼中上品,久享盛名。产于长江以南各人河流。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名: 短颌[鱼齐]
俗 称: 毛花鱼

体形长而侧扁。上颌骨后伸不超过鳃盖后缘。无侧线。纵列鳞68~77。胸腹部具棱鳞。胸结上部有6根游离的丝状鳍条。臀鳍基部极长,与尾鳍相连。 为纯淡水生活的种类,栖息于江河中下游和湖泊中。食水生无脊椎动物。生殖季节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肉味鲜美,为群众喜食的鱼类之一。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名: 银鱼
俗 称: 面条鱼、面鱼

体细长,为体高的11倍左右。下颌缝合处有肉质垂。舌上无齿。胸鳍条8~9。体透明。 洄游性鱼类,3~4月从海中洄游到江河口咸淡水中产卵。亲鱼产卵后死亡。生活在水体上层。个体虽小,但在生殖洄游期间数量较大,形成鱼汛。味颇鲜美,深受群众喜爱。分布于东海、黄海及江河口咸淡水区域。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名: 大银鱼
俗 称: 银鱼

体细长。头部上下扁平。吻尖,略呈三角形。具有舌齿。背鳍起点至尾鳍基部的距离大十至胸鳍基部。体透明。 在海水淡水中都有,一般活动于水体。上层,在江河、湖泊宽阔的水面中产卵,生殖季节为1~3月。个体小,常见个体体长为150毫米左右。主食小虾、小鱼。分布于我国沿海和江河中、下游及附属湖泊中。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名: 太湖短吻银鱼
俗 称: 小银鱼

体细长。头部扁平。吻钝,呈弧形。无舌齿。背鳍起点距尾鳍基部小于至胸鳍基部的距离。体透明。 纯淡水种类,生活在水体中上层。以浮游动物为食。繁殖期3~7月,在湖边水草丛生地区产卵。个体小,繁殖力强,数量较大。味鲜美,经加工鲜冻,或晒成鱼干畅销国内外。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名: 鳗鲡
俗 称: 白鳝、鳗

体长,圆筒形,尾部稍侧扁。上下颌具细齿。鳞甚小,隐埋于皮下。背、臀鳍低,基部长,后端均与尾鳍相连。胸鳍小,圆形。腹鳍缺失。体无斑点。 降河性洄游鱼类。海中产卵。仔鱼为透明的叶鳗,春季,当仔鱼发育成幼鳗时,成群游人江河,在于支流或湖泊中肥育,成熟后降河泅游至海中繁殖,以食小负、蟹、虾和水生昆虫为主。一般夜间活动。生长迅速,肉质细嫩多脂、营养丰富。现已进行人工养殖。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各河流。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名: 中华沙鳅
俗 称: 钢鳅

中文名: 中华沙鳅
类 别: 淡水鱼类
拉丁名: Sinibotia superciliaris Gunther
英文名: Botia (Sinibotia) superciliaris Gunther
俗 称: 钢鳅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