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679
  • 回复38

硬件大集合:22款硬盘比较测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2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测试开始

硬盘战场上的竞赛似乎从未终止,特别是在容量和速度方面。因此,较之CPU和其它系统的性能,各牌硬盘的容量在过去的几年来,几乎都增加了一倍。但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我们还期待它在近期能有更大的进步和加强呢!

桌上型计算机的3.5吋硬盘市场,几乎是被少数几个厂商掌控了:日立(Hitachi)、Maxtor、三星(Samsung)、希捷(Seagate),和威腾(Western Digital;WD)。至于ExcelStor之类的厂商,也在这个市场上扮演次要的脚色,因为它的产品技术是来自于Hitachi。

Maxtor、Seagate和WD也生产外接式硬盘机,可以随时经由USB或Firewire插槽连上个人计算机。这个设计实用,因为市场上3.5吋硬盘机的成长率大不如前,因此发展其它适合的产品也就相对重要。这个设计不但提供了外接式储存器的选择,以便数据备分和增加弹性储存,也缩小了硬盘的体积,从2.5吋到1吋。但这篇报导并不包括这些更小的机种。

面临购买硬盘的抉择时,消费者通常考虑三大因素:价钱和容量间的取舍;性能表现和内建的特殊功能;厂商的商誉。其它重要的因素还包括噪音和散热,不过,这两样近年来都有显著的改进。一般来说,目前的硬盘机都很安静,如同轻微的嗡嗡声,只有读取磁头的动作会增加音量。

虽然硬盘测试对THG来说并不稀奇,但却一直少一份关于现今市场上硬盘的整合比较,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份报导中,我们不止囊括了众多的硬盘,还确保里面有包含了各种品牌和样式,如此一来才可以在众多的硬盘中做出有意义的性能比较。所有的硬盘都要经过我们新的测验组,其中包含了多种基准程序和测试。

硬盘机的市场成长:到了2008年,消费性电子(CE)的硬盘机(HDD)市场进货量将会成长30%,其中外储存器就占了10%。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论

就在我们写这篇报导的同时,Serial ATA(SATA)取代UltraATA的趋势显然蓄势待发。事实上,市面上贩卖的SATA机种要比UltraATA多,虽然说这两种接口应该还会继续并行数年,毕竟现在市面上还有许多UltraATA系统在流通,而且它们在被淘汰前至少都还会再升级一次。

且不可否认的,虽然照理说SATA的150和300MBytes/s的速度理当比UltraATA/133和UltraATA/100都来得快,但事实是Serial ATA只有在某些情况下才会比UltraATA快。且在实际使用上,不管你用的是何种接口,大部份的硬盘就算是在最快的情况下也还是低于80Mbytes/s,普遍维持在70Mbytes/s。实际使用时,总会有超过这些设计负担能力的情况,因为档案系统(这在Winsows安装中叫做NT文件系统)会花上一点时间,而且大量的硬盘循序存取也不常发生。

典型7200RPM硬盘机的搜寻时间通常在8到9毫秒间,因此,平均的读取时间会介于12到15毫秒。唯一的例外是WD Raptor family的10,000 RPM硬牒机,其主打的就是读取快速和高传输率。

除了完整而简单的布线(cabling)外,SATA的另一项优势,是可以在作业量庞大的情况下,依然提升整体的性能。有了硬盘控制器和硬盘机的支持,Native Command Queuing运作模式(又称NCQ)可以将驱动器里所有的指令分析别类出最有效率的顺序。这项设计是为了要尽可能的减少读取磁头的动作。

值得高兴的消息是,几乎所有的厂商都宣称,从钢珠轴承转换到液态轴承,就可以解决噪音的问题。把水平的磁场转换成垂直的磁场(就像垂直纪录的方法)可以提高数据的密度(通常是以每平方英吋字节来表示),因此可以有比今日市面上所提供的更高的容量。目前为止,厂商可提供140GB的盘片,并藉由在一台硬盘机内结合多盘片的方式提高总容量,不过相信不久后,单盘片的容量还会再增加。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诡异的市场?

归功于垂直纪录(将每字节的数据垂直磁化储存)的技术,数据密度可望快速提高。(资料来源:Seagate)

我们之所以认为在目前的时点上,应该要好好评估检视硬盘产业,是因为任何一个有在注意近几年硬盘发展的人都会发现,硬盘科技到目前为都没有显著的突破或增进。

除了WD 的Raptor外,硬盘机的转速到了7200PRM后即停滞不前;因此,过去两年来的性能提升非常有限。甚至容量方面也在250GB的硬盘机问世后陷入停顿,后来是由Hitachi打破僵局,陆续推出400GB和500GB的硬盘机,但这样的进步是因为它用了五个盘片而不是惯常的四个。

在2002年,以一个新硬盘取代一个用了2年的硬盘,可以让你在容量和性能上都大有改进;但在今日,同样的举动可能只会增加一些容量,但却无法提升硬盘整体的表现。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已在眼前:垂直纪录

每个单位数据的储存,都是藉由磁化盘片上小区域,在硬盘里由外而内、螺旋状地组织成固定大小数据区域。数据区域的组成方式一直都是水平的-也就是平行地散布在整面盘片上。

持续的将数据区域微缩化最后会造成「超顺磁现象」(super paramagnetic effect),这时每个被磁化的储存单位都会互相影响,甚至有时候会极性反转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无法回复的,将造成先前存放数据的消失。

这样的情况产生了一个问题;究竟数据可以密集储存到什么程度?但因为垂直磁性记录技术的发明,这样的限制也将被解除。顾名思义,这项技术就是把磁粒在盘片上垂直排列,大幅度提高了数据密度。根据Hitachi的预测,到了2007年我们将会看到总容量1TB的3.5吋硬牒,和20GB的1吋微型硬盘(MicroDrives)。

垂直磁性记录重新排列了磁粒的方向,在稳定的情况下增加每英吋的磁粒数。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购买指南

让我们回头来看看如何帮你现有的机器挑选一个最合适的硬盘吧!首先要注意的是,你所作的任何决定都要是满足你的实际需求。当然,买一个400GB的硬盘看来很有前瞻性,但它的要价是200GB的两倍多,这代表如果你只用得到400GB的一半容量,这样的选择很划不来。

这也是为何一般的使用者比较适合购买不超过250或300GB的硬盘。在这个范围内,价格和容量的相对关系还算可接受(每GB的价钱),而这样的容量也可以让你使用12到24个月。此范围的要价为100到150美元,算是合理的价格。

如果你是要换一台新计算机或将旧的重新组装,我们会建议你选择一种Serial ATA作为硬盘接口。有了命令队列(command queuing),不但布线简单,价钱上也只比UltraATA贵一些(或甚至一样)。若是你的计算机只支持UltraATA,那你就不需要多花钱装SATA控制器了,毕竟两者性能上的差异不是那么大。

如果同一台硬盘机有两个版本,唯一的差别在于快取记忆的容量,若是价差不大,那就选数量多的那一个吧!一般来说你最好选有8或16MB快取记忆的硬盘机。

最后我们在提供几个实用的建议。不管是哪家厂商,所有的硬盘机都可以应用在桌上型计算机上。若你在意的是运转时的噪音,那么你可以考虑三星或Seagate,虽然我们没有特别针对噪音作测试,但这两家的低噪音程度是众所知周的。

再一个提醒,若你的情况是特别注重系统驱动的速度,而且不想使用RAID 0数组,那么WD的WD740 Raptor依然是你的最佳选择。以74GB的容量而言,200美元或甚至高于200美元的价钱,比起其它选择的确贵许多,这代表你多花的价格会用在提升整体性能上─例如开启Windows或Photoshop─相对于其它桌上型硬盘而言。

现在,轮到硬盘机本身...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Serial ATA硬盘机

Hitachi SATA II Deskstar 7K80

Hitachi 7K80的内部只有一个盘片,共有两种容量:40GB和80GB。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它还包含了SATA II(300MB/s)界面,既然它的接口本身速度是118MB/s,并没有超过Serial ATA I的极限。数据传输率表现佳,但最快不超过60MB/s,一般维持在46MB/s。

单盘片的设计让7K80的作业快速,且这台机种也达到有害物质限制条例RoHS(restric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的推荐条件,可以减少PC和其它配备里的有害物质。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Hitachi DeskStar 7K250:前一代的冠军

自从7K500出次登台后,7K250就不再是市面上仅有的Hitachi硬盘机了,虽然它依旧非常出色。它备有三个盘片,单盘片的容量在未格式化前近90GB,7K500因此能提供250GB的容量,除此之外还有40、80、120、160,和200GB的板本可供选择。其它的机种内含的盘片则少于3片,有时甚至只有一片的部分。

所有的SATA版本都配有8MB的快取记忆,但这系列中的UltraATA/100系列机种只有2MB。所有机种的转速都是7200 RPM,噪音产出只比DeskStar 7K80或Seagate的硬盘机大一点。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Hitachi DeskStar T7K250:250GB的冠军

在第一次的测试中,我们称T7K250为7K250的「涡轮版」,而它也的确胜过7K250,这是因为它的数据密度更高:取代原本的单盘片90GB,这台T-model─希望奔驰汽车不介意我们借用它的名讳─单盘片里容纳了130GB的容量。这个系列中只有两个版本:60GB和250GB。为了其中些微的价差,我们推荐250GB的版本。

你也可以选择它的UltraATA/133版本,但我们尚未测试此机种。虽然说这台T7K250的SATA版本可支持SATA II,UltraATA的性能应该也不会相差太远。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Hitachi DeskStar 7K500:容量怪兽

很可惜的是,在这篇报导中我们未能取得DeskStar 7K400─Hitachi 2004年推出的领先机种。但这并不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我们拿到了更新的机种─7K500。

备有五个盘片500GB的超大容量,7K500是目前市面上容量最大的桌上型计算机硬盘,其它竞争机种最多只能提供320或400GB。有趣的是,Hitachi并没有提供较小容量的替代机种─要不就500GB,要不就都不要。

然而,62MB/s的传输率和62° C(将近 144° F)的高作业温度,并不能让7K500和其它领先机种相抗衡─而且你也要为它过大的容量付上相对的价钱。但在我们的应用基准和读取时间测量中,这台硬盘机的表现却优于其它机种,这再次证明了理论和实务并不一致。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Maxtor DiamondMax Plus 9 80 GB (6Y080M0)

DiamondMax Plus 9是Maxtor第一台SATA接口的硬盘机,它的容量可达200GB;我们同时也把80GB的机种包含在测试内。自然地,DiamondMax Plus 9不可能跟得上最新硬盘的脚步,但它处理工作的速度还够快。我们的SATA版本也含有8MB的快取记忆,而它的液态轴承则保证它会安静且良好的运作。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