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大嘴河马

中华鱼类图谱大全 你钓上过几种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大口鲶

外形与鲶相似。口裂未端达到或超过眼中部的下方。上颌须达到胸鳍基部。胸鳍刺前缘具2~3排颗粒状突起。尾鳍不对称,上叶比下叶长。 多栖息于江河缓流区。性凶猛,白天隐居水底或潜伏于洞穴内,夜晚猎食鱼、虾及其他水生动物。雌鱼体长达700毫米左右达性成熟。4~6月,在江河砂石底质的激流浅滩处产卵。卵沉性。幼鱼喜集群。最大可长至一百市斤。经常捕获个体力20~40市斤。是重要的大型经济鱼类。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人江河中。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体长,后部侧扁。头平扁。口大,口裂未端止于眼前缘的下方。下颌突出,上下颌具细齿。成鱼须2对1颁须达到胸鳍未端。胸鳍刺前缘锯齿明显。臀鳍基部甚长,鳍条数目多。尾鳍小,微内凹,上下叶等长。 栖息于水体中、下层,尤喜在缓流和静水中生活。性不活跃,白天隐居十水草丛或洞穴中,黄昏和夜间外出觅食,以小鱼、虾为食。雌鱼体长200毫米左右达性成熟。4~6月产卵,卵粘附在水草上。在长江最大达5~6市斤,常见1~2市斤。肉鲜嫩、少刺,为群众喜食的鱼类。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缘

头平扁,颊部特别膨大。头宽大于体宽。上、下颌几等长,具绒毛状细齿。眼极小。须4对(见左上图)。背鳍位置靠近头部;背鳍刺光滑,较胸鳍刺为短。胸鳍刺光滑,包于皮内。脂鳍长,在与尾鳍连接处具有一明显的缺刻。尾鳍圆形。各鳍外缘呈白色。 底栖性鱼类,一般生活于山涧溪流。个体小,常见个体体长100毫米以下。分布于长江中、上游。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拟缘

外形与白缘[鱼央]相似。体较长。背鳍刺一胸鳍刺长度相等。脂鳍在勺尾鳍连接处稍凹,但不形成明显的缺刻。 生活于江河的底层。个体小,体长50毫米的个体已达性成熟。分布于长江中、上游。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纹胸

头平扁。眼小。上唇具小乳突,下唇薄而光滑。须4对,上颌须有宽阔的皮褶与吻部相连,未端超过胸鳍起点。颏部和胸部均具皱褶。体无鳞。背鳍刺短,光滑。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脂鳍与臀鳍相对。尾鳍分叉。 底栖小型鱼类。常在急流中活动,用胸腹面发达的皱褶吸附于石上,以昆虫幼虫为主要食物。5~6月,在急流石滩。上产卵,卵粘附于石块上。分布于长江中、上游。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鱼咸
体细长,稍侧扁。口上位,上颌短。呈三角形,下颌细长,形似针状。两颌相对部分具细齿。眼大。鳞薄。体半途明。背鳍与臀鳍相对。尾鳍分叉。 小型鱼类,生活于湖泊中上层。主食浮游生物,兼食昆虫等。分布于长江中、下游。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鱼将

体侧扁,背部平直。头略平扁,被鳞。眼大。口上位,横裂。无侧线。背、腹鳍均小。背鳍位厂体后部,几与臀鳍相对。尾鳍近截形。 生活于池塘、稻田及湖泊的上层。性活泼、喜集群。4~7月为生殖季节,分批产卵。卵膜具丝状物。个体从小,最大不超过40毫米。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各水体。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鳝

体圆,细长,呈蛇形。尾尖细,唇发达,上、下颁有细齿。眼小,为皮膜覆盖。左右鳃孔在腹面相联。体无鳞。无偶鳍,奇鳍退化仅留下不明显的皮褶。 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塘堰及稻田中,穴居,日间潜伏于洞穴中,夜间出穴觅食,为肉食性。能吞吸空气,借口腔及喉腔的肉壁表皮辅助呼吸,可适应缺氧的水体,且离水不易死亡、黄鳝具性逆转的特性,一次性成熟前均为雌性,产卵后,卵巢渐变成精巢。雌鳝达性成熟最小个体长约340毫米。产卵在洞穴中,亲鱼有护卵的习件。最大可达N市斤。分布广泛,产量高,肉味鲜美,具特殊风味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刺鳅

体细长。吻尖而突出,具游离皮褶。上下颌均具绒毛状齿。体被细鳞、无侧线。背鳍有33~34枚硬刺。无腹鳍。背、臀鳍基步极长,与尾鳍相连。 底栖鱼类,栖息于多水草的浅水区。个体不大,一般体长在250毫米以下。分布于长江水系。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江鲈

头大。平扁,体上鳞,皮上遍布小突起或皮褶。背鳍2个,基部相连。胸鳍大而圆。腹鳍胸位。尾鳍后缘稍圆。每边鳃膜上各有两条橙黄色的斜条纹,似四片鳃叶外露,故名“四鳃鲈”。 为近海洄游鱼类,能生活在咸淡水或纯淡水中。幼鱼4月溯河,在淡水中生长,肥育,12~1月降河。春季在沿海浅水地带产卵。卵成块附着在蚌类的空壳或砾石上以鱼、虾为食。个体不大,产量不多。但肉鲜嫩而肥美,自古闻名,为我国四大名鱼之一,以上海市松江县产者力最著。现已进行人工养殖。自渤海近岸至厦门均产此鱼。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