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为是

转贴:强悍硬贴——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械简史(科普贴)全新加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1957年
57式26mm信号枪
57式26mm信号枪是中国仿制前苏联1926年式26mm信号手枪的产品,1957年生产定型,专供指挥及联络使用。
口径:26mm
全长:220mm
全重:0.9千克
发射高度:100米
发射方式:单发
弹种:红、绿、白三色


57式7.62mm重机枪
    57式7.62mm重机枪是仿制前苏联SGM中型机枪,1957年生产定型,大量装备部队,后被67式轻重两用机枪取代。
    57式重机枪战斗性能和结构大部分与53式重机枪相同,不同主要有:枪架为框型轮架,65年改成三脚架;枪管比53式长2mm,且外部有纵向散热槽等。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二次供弹,实施连发射击。
口径:7.62mm
    全长:1500mm
    枪管长:722mm
    瞄准基线长:670mm
    全重:29千克
    枪身重:14.5千克
    枪架重:14.5千克
    初速:865米/秒
    理论射速:600发/分
    战斗射速:300发/分
    有效射程:1000米
    弹箱容量:250发
    枪弹:53式枪弹 7.62×54mm
20070829_841fccf6886c9a252e783UWi4iIkmYSQ.jpg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1958年
58式7.62mm连用机枪
58式7.62mm连用机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闭锁片撑开式闭锁方式,弹链、弹箱供弹,将弹链供弹机构取下后,可换装53式轻机枪的弹盘供弹;采用可更换枪管。
口径:7.62mm
全长:1272mm
枪管长:605mm
瞄准基线长:616.5mm
全重:12.9千克
初速:840米/秒
理论射速:600发/分
战斗射速:230-250发/分
有效射程:1000米
弹箱容量:250发
枪弹:53式7.62×54mm机枪弹
20070829_8f639afe6f1c32285c1awLwuxSMp9fJR.jpg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58式14.5mm双联高射机枪
58式14.5mm双联高射机枪是仿制前苏联ZPU-2高射机枪,1958年生产定型,曾大量装备部队。
该枪由2挺56式14.5高射机枪枪身、58式四联高射机枪瞄准镜和两轮枪架组成。
该枪采用气体助退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机头回转、断隔螺与枪管连接闭锁的闭锁方式;闭式弹链和弹箱供弹,实施自动射击;采用气冷式可更换枪管。
口径:14.5mm
全长:3900mm
枪管长:1342mm
全重:560千克
单管枪身重:19.5千克
初速:980-995米/秒
理论射速:1100-1200发/分
战斗射速:300发/分
有效射程:2000米(高射)1000米(平射)
弹箱容量:2×150发
枪弹:56式枪弹14.5×114mm
20070829_2b790b26171aedb9d03daUvgpsmIQx2B.jpg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1959年
59式9mm手枪
59式9mm手枪是中国仿制前苏联马卡洛夫9mm手枪的产品,1959年定型。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单双动击发机构。尽管官方一直称没有装备部对,但是在越战中大量装备军官,并且在空军部队中有大量使用。
使用中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空仓挂机状态关闭保险,否则保险会脱离限制位,拆卸下保险和击针。
口径:9mm
全长:163mm
枪管长:93.5mm
全重:0.81千克
瞄准基线长:130mm
初速:314米/秒
射速:30发/分
射程:50米
枪弹:59式手枪弹
9×18mm
弹匣容量:8发
20070829_c6a2aecd1c7ef39a0ee95xYhtrl09H8b.jpg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59式7.62mm坦克前列机枪
59式7.62mm坦克并列机枪
59式7.62mm坦克机枪是在57式重机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该枪采用电击发和手击发装置;其基本结构和战斗性能与57式重机枪相同。
20070829_70d7fdc5663a20aa87e5ZaBePq5ryNHV.jpg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59式12.7mm坦克高射机枪
59式12.7mm坦克高射机枪于1959年生产定型,曾是我军装甲部队的主力车载高射机枪,现已被W85式高射机枪取代。
该枪的枪身结构、用途和性能,以及使用的弹链、弹链盒都与54式高射机枪相同。使用光学瞄准镜,枪身和瞄准镜安装在枪架上,枪架装在坦克或装甲车的炮塔上。
20070829_5538b40c85413f4d1d29eU5vrCkZnmNH.jpg 这支枪其实出镜率很高,这张照片是枪口没有单车轮胎的版本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1963年
63式7.62mm自动步枪
20世纪50年代末工业基础已经建立,人员队伍已有相当规模和水平,国家建立了考核武器的试验基地,部队对56式7.62mm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的装备、使用、训练也有了相当体会和经验,从战术需要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兵器行业开始设计全新的自动步枪。
主管部门虽然没有提出完善的战术技术要求和指标,但总的设计思想是明确的:以步枪性能为主导兼有冲锋枪性能。也就是把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合并成“步冲合一”的自动步枪。同时,明确提出保持步枪主导性能,增强火力,克服冲锋枪单、连发射击精度差的问题。理想上是由这一支新的自动步枪来取代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
63式自动步枪研制历时3年,于1963年设计定型,命名为63式7.62mm自动步枪。从性能、结构、战术用途上实现了“步冲合一”。
全枪结构以步枪为主,采用全长木质枪托,不要小握把,枪管前上方为上护木,带可折伸式棱形枪刺。外形与56式7.62mm半自动步枪相似。对于单、连发射击要求,则借鉴了56式冲锋枪结构。自动方式为导气式,活塞单独成件,行程27mm,闭锁方式与56式冲锋枪相同。击发机为挂钩击锤式,与机匣部件的联接则采用56式7.62mm半自动步枪的结构方式。弹匣基本上是冲锋枪弹匣,装弹改为20发,并考虑设有空仓挂机,弹匣作了相关变化。
1 射击精度
借用56式7.62mm半自动步枪枪管,保持其长度和制造精度,相应瞄准基线也较长。自动机对射击精度影响极大,为此作了重点设计。要保证枪机运动的平稳性,需加长机框导轨长度并限制与机匣导轨的配合间隙,使机框复进到位有良好的导入性,确保每次闭锁状态一致。同时要尽量使自动机质心与全枪质心接近,以减小运动件前后撞击产生的动力偶。
采用准直枪托,并改善其颈部和前部下面的形状,便于射击时握枪。
以上主要措施提高了单、点精度,100米单发弹着点散布约4.5厘米,点射70%密集界:方向_高低为20_20厘米,比56式冲锋枪有明显提高。
2 机构动作可靠性
而在63式自动步枪采用导气孔调节塞(56式7.62mm半自动步枪、冲锋枪均未设置)。调节塞上设大(Φ3.8mm)、小(Φ2.5mm)两个气孔。在正常条件下射击时用小气孔;在特殊条件下,如严寒、泥沙、泅渡江河等情况射击时则用大气孔。气孔调节方便,可在作战现场根据环境条件自行调节变换,自动机行程135mm,较长的行程可使抛壳、压倒击锤、复进、供弹等动作更加协调。
3 四棱刮刀式枪刺,提高了枪刺的强度、刚度和刺入深度。
4可用专用弹夹(56式7.62mm半自动步枪的弹夹)向装在自动步枪上的空弹匣压装20发枪弹,方便了空弹匣补充装。
20世纪60年代,以美、苏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继撤换了M14、CKC、FN等半自动步枪,取而代之的是以突击步枪为主的小口径班用枪族,小口径化、枪族化成为步枪发展的新潮流。
63式自动步枪起步设计时,当时战术思想特别钟情于传统步枪,一再强调要突出步枪性能,着重在中、远距离上命中率高,接近距离上要敢于刺刀见红,再适当加强火力就够了。所以下达的战术要求是以步枪性能为主兼有冲锋枪性能。因而设计定型的63式自动步枪除了可以连发射击,配装20发枪弹的弹匣以外,几乎与半自动步枪完全一样。经过20多年后到70年代末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战术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认为阵地攻防战的机会不多了,而战争的突然性、近战性、猛烈性、隐蔽性增强了。所以对步兵单人武器的要求是火力猛、命中率高、机动性好、动作可靠。这时,强烈呼唤的是突击步枪。
由于63式自动步枪从一开始就有违于步枪发展的总趋势,后来被撤装的命运便是不可避免的了。但是更关键是该枪质量有严重问题,尽管官方一直声称质量问题是由于生产混乱导致的,但是经过实际使用发现导气系统有严重的设计问题。
口径:7.62mm
全长:1342mm(枪刺打开) 1033mm(枪刺折叠)
全重:3.8千克
初速:735米/秒
射速:40发/分(单发)60发/分(点射
有效射程:400米
弹匣容量:20发
枪弹:56式步枪弹
20070829_60a76bdc4c788cfe2e16tWyVd0hPwUtx.jpg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56-1式7.62mm突击步枪
1963年推出了仿制AKS的56-1式折叠枪托突击步枪,枪托向下折叠。56-1式冲锋枪是56式冲锋枪的改进型,1963年完成设计定型,随后装备我军。外国报刊杂志称其为56-1式突击步枪(Type 56-1 assault rifle),按中国习惯称为冲锋枪(56式冲锋枪、56-2式冲锋枪也一样)。此枪在56式冲锋枪上的主要改进是采用折叠式枪托,使枪更加紧凑,便于携带,它和56式冲锋枪一样,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机构动作可靠性很高,也是深受我军指战员喜爱的一种冲锋枪,现仍为我军的制式装备。
此枪不能上刺刀,其他结构性能与56式冲锋枪相同。
该枪全长874mm/645mm(托伸/托折),枪管长415mm,全枪重4.3千克,空枪重3.85千克,30发弧形弹匣供弹,使用的枪弹与中国7.62mm56式冲锋枪相同。
20070829_8c587b77ad50cc56371aRh9nhAsFy3Xp.jpg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56-1式7.62mm轻机枪
56式7.62mm轻机枪是仿制前苏联的RPD轻机枪,1956年定型,63年经改进设计定型56-1式7.62mm轻机枪,大量装备部队,是中国装备时间最长、装备量最大的一种机枪。
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闭锁片撑开式闭锁方式,以弹链、弹链盒供弹,仅能进行连发射击;采用固定枪管。
口径:7.62mm
全长:1037mm
枪管长:520mm
瞄准基线长:596.5mm
全重:7.9千克
初速:735米/秒
理论射速:650发/分
战斗射速:150发/分
最大射程:2000米
有效射程:800米
枪弹:56式枪弹7.62×39mm
20070829_1f355466681c16040a15dElhbPyQOFTK.jpg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2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1964年
64式7.62mm手枪
64式7.62mm手枪是1964年设计定型的国产第一种小型自卫手枪,尽管官方一直称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种手枪(可能是因为该枪的握把人机性能远差于原枪PPK这一独到之处吧。),但实际是国产52式手枪(仿德国PPK手枪)与MkarovPM手枪的改进版。
64式手枪采用了与德国华尔特PP系列手枪一样的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和双动动发射机构,可以单双动击发;有“弹膛有弹指示器”;有相同的复进簧安装方式和套筒的连接方式。
64式手枪相对于PP手枪的改进在于:(1)64式手枪采用了59式手枪的多功能保险机构,一个保险扳手可以释放击锤,同时锁住击锤、套筒、扳机,并使击锤在任何情况下都碰不到击针。这种保险机构性能比PP式手枪的好。(2)设计了实用的弹匣回闩机构。当复装弹匣一插到位,即自动回闩上膛, 64式手枪成为换弹匣时间最短的手枪。(3)增加了扳机护圈的射击保险(华尔特PP系列手枪的后期产品也有此射击保险机构)。
64式手枪的主要缺点有以下几点:
(1)握把设计不符合手形,人机工效差。
64式手枪弹匣的倾斜角与握把的倾斜角不一致,握把采用59式手枪的“整体后包式”电木护板包住没有钢背的“半钢式握把”,这种设计增加了手枪握把的宽度。
64式手枪握把长度是袖珍手枪握把长度,握把前边长40mm,宽44.5mm,长宽不合比例,弹匣底部没有手指托,只能两个手指握持(按中国人的手形设计,握把前边长度最短要53mm,才能3个手指握持住)。
为了减小握把厚度,64式手枪将握把护板两侧面设计为平面型,握把厚23.5mm,横截面近似长方形,这不符合人的手形;握持时手掌心悬空,握不到握把的侧面,使握把侧面的防滑纹失去作用。手与握把接触面积小,使人感到“握不实”。电木握把防滑性能差,光滑的握把前后面又没有防滑纹。由于握把不符合人手形,并不太大的64式手枪却使人感觉“64式手枪握把太宽大,握持困难”。
(2)64式手枪“半钢式握把”的设计造成手枪上重下轻,全枪质心偏上,又没有小拇指握持位置以抵抗握把的翻转力矩,射击的后坐造成枪跳严重。
(3)64式手枪的表面及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远不如国外现代手枪的精致漂亮,这是国产枪械的通病。
(4)64式手枪没有击针复位簧,在长期枪口向下保存的过程中,因为枪油干粘或是锈蚀,击针被卡死在最前方位置,突出弹底窝过多。子弹上膛的过程中自动击发底火,造成连发事故。
本来64式手枪的许多机构设计在当时是世界一流的,如果64式手枪注重握把的人机功效,甚至使用容弹量13-15发的双排弹匣(64式手抢握把的厚度几乎可以容下双排弹匣),增加击针保险;降低全枪的质心,使枪的表面工艺更精细精美些,那么64式手枪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优秀实用的小型自卫手枪之一。
64式手枪起初是为装备军队将官,在外观上很下功夫,一度称为将军手枪。但最终装备了部队指挥员和GA部门。
口径:7.62mm
全长:155mm
枪宽:23mm
枪高:100mm
枪管长:85mm
全重:0.65千克
初速:295-315米/秒
射速:30发/分
射程:50米
枪弹:64式手枪弹
弹匣容量:7发
20070829_a39d7083b68d3c47586aAAYDW2zkZQvy.jpg
六安论坛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