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业正处于扑朔迷离的巨大变局中, 房产行业“寒冬”已至,如何才能走出困境?是很多人所关心的问题。
长期以来,房地产业对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筹集税收起到重要作用,部分城市卖地收入与房地产相关税收甚至占到财政的半壁江山。然而,“土地财政”也带来了诸多不良后果:对土地的巨大需求,导致部分地方政府千方百计征地开发,挤压了耕地资源,也酿成了不少社会矛盾;片面倚重房地产投资,还致使地方政府发展其他产业和鼓励居民消费缺乏动力;房价、地价高企,居民生活成本随着水涨船高,投资环境也趋于恶化;房地产泡沫出现,风险累积……过度“房地产化”引发的种种问题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埋下隐忧,值得警惕。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这或许会影响到地方政府取得的短期收益,但长远看,房地产行业洗牌正是“去房地产化”的过程,是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房地产业正面临洗牌,但是洗牌后的市场肯定会更加健康。“如今的房地产市场泡沫很多,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稳中有降,个别滥竽充数的小 开发商会被兼并或者破产,而大开发商则可以整合优势资源更好地发展。”安徽省房地产协会副秘书长李国昌表示,房地产业洗牌是大势所趋。
据传,国税总局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结构性减税的具体内容。但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推出房地产税的全面实施,做为未来地方上的主要税务来源,无论楼市走势如何,国税总局都会坚决推出 房产税。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吴晓灵表示,抑制商品房市场的过度投机是为了平抑房价,长期采取限购政策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相悖,应该更多地运用税收手段调节。可以用高额递减的增值收益税收和在扣除每人一定住房面积后开征存量房产税的方式加以调节。鼓励富人长期持有房产,并将房产投入租赁市场,解决租房市场房源的问题。
倪金节表示,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告别房地产泡沫、转向实体经济繁荣才是正道。若这一次我们再度重启货币刺激,房价又一次暴涨,那中国只能错失实体复兴的最后机会。要知道,目前正值一轮新的产业革命时代,大危机之后,美欧的新产业、新科技正在一日千里。
温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很多几年前尚且无法想象的新名词、新产品,在这两年已经大面积出现。
而中国在科技和产业革新方面,已经开始再次被甩在后面。若这一次完不成房地产大革命,整个国家仍旧被房地产泡沫所笼罩,只怕十年后回头看,我们一定是又一次的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说,这一次,请调控务必顶住压力,加快推进制度变革。历经了十几年的超级繁荣,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确到了需要回归理性的时刻。至少,商品住宅势必将回归其居住的属性,投资属性渐渐褪去,同时保障房占据主角。解决大多数的住房问题,是不可能通过做大房价泡沫来完成的。这一次,和以前的每次调控真的不一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