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9-1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它在改革家的思考里
像一座原子反应堆
产生着巨大的核裂变
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脉搏与时代的脉搏在一起跳动,诗的时代节奏感很强。诗的内在节奏与时代节奏有着紧密的联系,注重诗的内在节奏正是适应了反映时代节奏的需要,而时代节奏的强烈感又使诗的内在旋律有着明显的节奏感,使诗在忽略外在节奏时,不至于失去了节奏感。所以注重诗的内在节奏,忽视音节、字数的变化规律,正是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是诗体的一大突破。
诗歌的内在节奏属于形式的范畴,是情感流露的形式,不是感情的内涵意义,它的存在是为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服务的,它是诗歌感情因素的内部组织,感情的抒发往往要借助于这种形式。诗人正是用感情的节奏形式抒发感情,使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振,从而使双方更为直接地交流思想感情,使读者受到感染。如果内在节奏不存在,读者的感情就难以产生共振,诗人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就难以达到。所以我们研究内在节奏,总结其规律的东西,对于创作和欣赏都是有益的。对于创作来说,要使诗具有内在的旋律美和节奏感,诗人必须从生活出发,抒发真实的情感,同时又要使这种真实的感情适合内在节奏的形式,只有这样诗才具有感人的力量。读者在阅读诗歌时也正是因为诗具有内在节奏的存在,才能在其心灵中产生同样的感情,使读者更准确细致地体味到诗人的思想感情,使读者在感情上产生一种和谐感。
从近几年,一些诗人注重诗的内在节奏的诗中,我们感到内在节奏有不同的类型,即感情节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与感情表达有关。下面简单地谈几种常见的内在节奏型。
A.流线型的内在集中:指诗中感情的发展平稳,这种感情的流动是和缓的,
仿佛使读者感到诗人就在面前娓娓而谈,给人以感情上的潜在影响,同时这种感情比较连贯,诗似乎总是在一个感情的平面上缓缓移动。如舒婷的《回归》“不要睡去,不要/亲爱的,路还很长/不要靠近森林的诱惑/不要失掉希望/请用凉凉的雪水把地址写在手上/或是靠着我的肩膀/渡过朦胧的晨光/……”这种节奏型往往给人以恬静温和之感,适合于表达细腻而温柔的感情。
B.波浪型的内在节奏:指诗中的感情节奏如波浪一般,一会儿感情强烈,一会儿感情舒缓,感情起伏变化,诗的外在形式往往也随着内在感情的起伏发生参差的句式,思想感情也在这种起伏的变化中得到深化。如黄晓华的《归航》全诗共分为四段,诗人的感情两起一伏。第一段是感情的第一个浪峰“祖国/还有什么比归航更使我们激动呢!”;第二段诗人的感情比较舒缓,叙述航海的生活;第三段诗人的感情在倾诉思念之情中得到回升;第四段达到感情的更高峰“哦,祖国/……/还有什么/比归航更使我们激动呢!”诗人的感情发生这种起伏变化,不但是为了尽情倾吐感情,更重要的使感情产生升华,如王尔碑的《镜子》
珍贵的镜子被打碎了,(感情低沉)
别伤心,有多少碎片,(转折)
就有多少诚实的眼睛。(感情升华)
波浪型的内在节奏能使人们的感情产生一种近似于语音上的抑扬之感,使人们的感情发生回升的转折,适合于表达变化的感情,在艺术上给人以预想不到的效果。
C.递进式的内在节奏:指诗中感情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其节奏感极强。如舒婷的《致橡树》“我如果爱你/……/我如果爱你——/..…/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强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这种节奏往往使读者无法回避,仿佛如长江大河扑面而来,诗人的感情在递进中得以升华,其表达的感情十分浓厚,适合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D.复沓式的内在节奏:指诗中的感情重复往返,感情在重复中得以加深,同时表达出丰富的内容,使诗意更为醇厚,给人感情上的回环的节奏感。如顾城的《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