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442
  • 回复3

[家有儿女] 手机会不会让孩子变“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8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一些号称“解题神器”的作业类APP大有攻占中小学生手机之势。据称孩子们遇到难题时可以通过它们求得解答——语音或者拍照上传问题,受到程序鼓励的老师或学霸就会把答案传回。开发者说,他们是想帮助被作业难倒的学生,但就怕“学霸”越来越牛气,“学渣”越来越娇气,这些APP以及正在被广泛应用的网络搜索引擎会不会让孩子们越来越“傻”?
  我随手做了一个实验,在百度搜索框内输入“我有一个梦想”以及“500字”的关键字,瞬间就蹦出来50000多个搜索结果,这些结果中大都多了一个关键字“作文”,估计不少孩子的作业都是在这些搜索结果的“指导”下完成的。也许这一代孩子的终极梦想就是发明一个无论输入什么样的作业都能给出现成答案的搜索引擎,最好再配上手写体的打印机。
  但偷懒总是要付出代价的,《科学》杂志报道的一项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显示,当我们知道可以从搜索引擎中随时提取信息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更懒得去记住那些信息,这就好像我有朋友总是打长途问妈妈同一道菜谱,自己却懒得记住。也许有人会说:记不住某国的首都在哪里又有什么大不了呢?但是认知科学的研究已经表明,孩子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有赖于大脑内所存储的知识,空空如也,只有百度、谷歌网址的大脑又如何能锻炼出思考能力呢?
不仅如此,一项调查显示,超过90%的美国教师认为他们的学生已经将研究某个问题等价于网络搜索,很多孩子再也没有耐心去图书馆深度阅读,更别提去亲身做点儿田野调查,他们已经习惯了十指动几下就马上得到答案,即使答案可能一模一样。这种现象的后果说得宏观点就是在一个鼓励多元化,追求差异化的时代,独立与独创恰恰是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说得微观点就是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会独立思考的人只能拥有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人生。
  当电子设备日渐渗透到教育中时,英国教育部门却做出了一个逆潮流的决定:从2014年开始禁止小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使用计算器。虽然也有专家质疑这样的禁令是一种倒退,但是英国教育部门警告,计算器的依赖已经让孩子们不再能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能力,而这些都是基本生存能力。1964年,当有人问画家毕加索,对新发明的计算机有何看法时,他说,“它们没什么用。因为它们只能给你答案。”也许有一天手机能给出一切答案,但即便那一天真的到来,我们的孩子也依然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来面对不确定的人生。要知道,百度再贴心也无法告诉你该如何生活。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4-10-28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手机本身就不是好东西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8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点我也承认,手机就不是好东西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8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们没有恰当的用好吧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