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尽孝,在不少人的印象里就是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可尽孝仅仅是这些吗?近日,提倡孝老爱亲的新“二十四孝”在网络悄然走红,里面的内容比大家意识中的“孝”文化更细腻,包含了我们在生活中关爱父母的诸多方面。
“关上手机,陪父母好好吃顿饭;给妈妈做个面膜;给爸妈打个电话;教爸妈用微信;带爸妈做体检;出差给爸妈带个小礼物;走慢一点,等等爸妈……”这样的新“二十四孝”让很多年轻人了解到,其实在陪父母吃饭的时候不玩手机、有空为父母照张相、教父母使用微信与上网都是“孝”的具体表现,就这些小事可以串起父母与子女的心,温暖爸妈的心窝,让尽孝不再让人望而却步,不再止步在大家的脑海。
带父母去旅游 王女士是位80后妈妈,她在看了新“二十四孝”之后也挺有感触的,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以后要在生活中多关心父母和公婆,给孩子做个好榜样。王女士介绍,她的公公就是位孝顺母亲的人,这也使他们小夫妻受到了感染。她的公公并没有和老伴一起来到六安城区居住,而是留在了寿县老家,为的是照顾90多岁的老母亲,老人与他的老母亲住的并不算近,不过每天还是要跑四五趟给老母亲做饭洗碗,安顿好老母亲,老人才回自己的房子去休息一下,每天如此。王女士说:“其实,我们也多次说过想叫爸和奶奶一起来六安,不过考虑到奶奶虽还能自理,但是年纪太大了,身体不太好,爸就只能留在老家照顾她,我们只要一有空,就开车回家看望他们,奶奶只要看我们回来,可高兴了。”
说到今后如何孝顺父母,王女士表示这几年都是他们小夫妻带双方父母出去旅游,一年国内国外旅游两次,给老人散散心。看了新“二十四孝”,她感觉对父母的爱是潜移默化的,就和她的公公一样,对父母的“孝”都在平时的点滴生活中,他们今后将以此为榜样,孝顺好双方父母和奶奶。
成为爸爸的微信好友 今年刚参加工作的李女士是位活泼的90后女孩,她说爸爸也有微信,在最初的时候,看到爸爸下载了微信,她挺诧异的,“觉得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不会使用微信。”可李女士发现,爸爸的微信很少发布内容,就算有转发内容也多是新闻,她几乎没有给爸爸点过赞。近期,她看了新“二十四孝”之后,感触很多,觉得每张图都成了一种提醒,“就像有人在网上说的——爸妈要的,其实不多;人生总共约900多个月,假设父母平均50岁,可以量化未来在一起的时间剩有1/3,假设一年见一次面,在一起的时间还不足1/900。”她说。
新“二十四孝”触动了李女士,她主要询问父亲是否还有弄不懂的微信功能,“那天我爸可高兴了,问了我好几个问题,我都一一演示给他看。”她开心地说,如今成了父亲的微信好友,时不时给父亲的转发内容点个赞。李女士表示今后她将注意不再在吃饭的时候玩手机,多和父母好好沟通,不再向父母乱发脾气。
网友:做起来不简单 针对眼下的“行孝”风,本地一些网友也比照新“二十四孝”检讨自己,“自己做的还是太少,这一条一条的真做起来,还真不简单。”本地网友“小叶子”如此说道,很多年轻人都忙碌着工作生活,压力大、节奏快,要想比照“孝”标准真不简单。网友“旧时光影里柠檬之夏”发布动态说,“新24孝之一,陪老妈看电视!不仅陪看,还要陪聊。适当发表意见,以预见剧情发展。”网友“飞驰”则表示“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我,现在的确没有大把时间陪在父母身边,只能留他们在本地生活,对比‘新二十四孝’很多都没做到,希望以后改进。”
不过也有网友提出意见认为,“我父母年纪很大了,教微信、电脑根本不现实,他们对这些事物接受能力差。我觉得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一味按‘图’做事。”网友“一抹淡云”说。(记者 李振欣 邱杨)
|